一种超流态水泥土坑内地基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1048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流态水泥土由红黏土、粉细砂、水泥和水按照5:1:0.5:3的比例混合而成;该超流态水泥土流动性更好且成桩后防水性更好,防止出现断桩的问题;同时公开了一种超流态水泥土坑内地基加固方法,包括轴网控点的建立的步骤、施工排水的步骤、成孔的步骤和桩基施工的步骤;该方法在施工完成之后大大较少了沉渣超标的问题,拓展了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的适用范围。

A method of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in superfluid cement soil p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流态水泥土坑内地基加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基坑加固
,具体涉及一种超流态水泥土坑内地基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长螺旋钻孔泵送超流态混凝土后置钢筋笼技术是由日本的CIP工法演变而来的,它与普通钻孔桩不同,它采用专用长螺旋钻孔机钻至预定深度,通过钻头活门向孔内连续泵注超流态混凝土,直至桩顶为止,然后插入钢筋笼而形成的桩体,是一种新型的桩基础施工手段。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应用广泛,不受地下水位限制,所用混凝土流动性强,骨料分散性好,所用螺旋钻机即可钻孔又可压灌混凝土,操作简便,混凝土灌注速度快,成桩质量好,降低造价。然而现有的用于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防水性较差,且传统形式下的长螺旋灌注桩,在施工完成之后很容易产生沉渣超标的问题,只能在没有大量地下水的地层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超流态水泥土,该超流态水泥土流动性更好且成桩后防水性更好,防止出现断桩的问题;同时提供超流态水泥土坑内地基加固方法,该方法在施工完成之后大大较少了沉渣超标的问题,拓展了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的适用范围。一种超流态水泥土,由红黏土、粉细砂、水泥和水按照5:1:0.5:3的比例混合而成。一种超流态水泥土坑内地基加固方法,包括轴网控点的建立的步骤、施工排水的步骤、成孔的步骤和桩基施工的步骤;所述的轴网控点的建立的步骤包括以下工序:(a)以业主提交的测量控制基准点为控制点,建立闭合导线控制网,测定压灌中心点;随后放桩位;(b)按施工图用全站仪或经纬仪、钢尺放桩位,并作好记录、校验和复检;(c)桩位用钢筋或竹片做好标记并加以保护,以便施工桩位定位;(d)施工桩位一般使用竹片或钢筋头进行施放,每个桩位应注明桩位编号;(e)每隔十个桩位施放一个基准桩位,此基准桩位采用木桩及钢钉施放,同时在基准桩上标明桩位编号以便施工时利用此基准桩对相邻桩位进行复核;所述的施工排水的步骤包括以下工艺:在基坑的顶部和底部基础底板周围设置排水沟,并在基础建设外部的集水井上对地下室和主楼板的一侧位置上设置排水线路,在沟底标准高度上对底部以下将近500mm的部分进行控制;所述的成孔的步骤包括以下工艺:(a)钻机就位后进行预检,钻头中心与桩位偏差小于20mm,然后调整钻机,用双垂球双向控制好钻杆垂直度,合格平稳钻进,钻头刚接触地面时,先关闭钻头封口;(b)正常钻进速度可控制在1~1.50m/min,钻进过程中,如遇到卡钻、钻机摇晃、偏移,应停钻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后方可继续钻进;(c)钻出的土方及时清理,并统一转移到指定的地方堆放;(d)用钻杆上的孔深标志控制钻孔深度,钻进至设计要求的深度及土层,验收合格后进行水泥土灌注施工;所述的桩基施工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a)安放地泵,调整输送水泥土的管路以减少弯管;(b)超流态水泥土坍落度检测:配制的超流态水泥土塌落度应控制在180~220mm并具有较好的和易性、流动性;(c)泵送水泥土应连续进行,地泵料斗内的水泥土高度一般不得低于40cm,防止吸进空气造成堵管;(d)提升钻杆接近地面时,放慢提管速度并及时清理孔口渣土,以保证桩头水泥土质量,灌注提升速度控制在2.5m/min;(e)水泥土块制作:每台桩机每台班制作试块一组,并由专人负责,按照规范要求制作、养护和送检;(f)成桩后及时组织设备和人员清运打桩弃土,清土时注意保护完成的桩体及钢筋笼;(g)桩基检测:灌注水泥土桩施工完毕28天后进行检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超流态水泥土流动性更好且成桩后防水性更好,防止出现断桩的问题;同时提供超流态水泥土坑内地基加固方法,该方法在施工完成之后大大较少了沉渣超标的问题,拓展了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超流态水泥土坑内地基加固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超流态水泥土,由红黏土、粉细砂、水泥和水按照5:1:0.5:3的比例混合而成。参阅图1所示,一种超流态水泥土坑内地基加固方法,包括轴网控点的建立的步骤、施工排水的步骤、成孔的步骤和桩基施工的步骤;所述的轴网控点的建立的步骤包括以下工序:(a)以业主提交的测量控制基准点为控制点,建立闭合导线控制网,测定压灌中心点;随后放桩位;(b)按施工图用全站仪或经纬仪、钢尺放桩位,并作好记录、校验和复检;(c)桩位用钢筋或竹片做好标记并加以保护,以便施工桩位定位;(d)施工桩位一般使用竹片或钢筋头进行施放,每个桩位应注明桩位编号;(e)每隔十个桩位施放一个基准桩位,此基准桩位采用木桩及钢钉施放,同时在基准桩上标明桩位编号以便施工时利用此基准桩对相邻桩位进行复核;所述的施工排水的步骤包括以下工艺:在基坑的顶部和底部基础底板周围设置排水沟,并在基础建设外部的集水井上对地下室和主楼板的一侧位置上设置排水线路,在沟底标准高度上对底部以下将近500mm的部分进行控制;所述的成孔的步骤包括以下工艺:(a)钻机就位后进行预检,钻头中心与桩位偏差小于20mm,然后调整钻机,用双垂球双向控制好钻杆垂直度,合格平稳钻进,钻头刚接触地面时,先关闭钻头封口;(b)正常钻进速度可控制在1~1.50m/min,钻进过程中,如遇到卡钻、钻机摇晃、偏移,应停钻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后方可继续钻进;(c)钻出的土方及时清理,并统一转移到指定的地方堆放;(d)用钻杆上的孔深标志控制钻孔深度,钻进至设计要求的深度及土层,验收合格后进行水泥土灌注施工;所述的桩基施工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a)安放地泵,调整输送水泥土的管路以减少弯管;(b)超流态水泥土坍落度检测:配制的超流态水泥土塌落度应控制在180~220mm并具有较好的和易性、流动性;(c)泵送水泥土应连续进行,地泵料斗内的水泥土高度一般不得低于40cm,防止吸进空气造成堵管;(d)提升钻杆接近地面时,放慢提管速度并及时清理孔口渣土,以保证桩头水泥土质量,灌注提升速度控制在2.5m/min;(e)水泥土块制作:每台桩机每台班制作试块一组,并由专人负责,按照规范要求制作、养护和送检;(f)成桩后及时组织设备和人员清运打桩弃土,清土时注意保护完成的桩体及钢筋笼;(g)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流态水泥土,其特征在于:由红黏土、粉细砂、水泥和水按照5:1:0.5:3的比例混合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流态水泥土,其特征在于:由红黏土、粉细砂、水泥和水按照5:1:0.5:3的比例混合而成。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流态水泥土的坑内地基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轴网控点的建立的步骤、施工排水的步骤、成孔的步骤和桩基施工的步骤;
所述的轴网控点的建立的步骤包括以下工序:
(a)以业主提交的测量控制基准点为控制点,建立闭合导线控制网,测定压灌中心点;随后放桩位;
(b)按施工图用全站仪或经纬仪、钢尺放桩位,并作好记录、校验和复检;
(c)桩位用钢筋或竹片做好标记并加以保护,以便施工桩位定位;
(d)施工桩位一般使用竹片或钢筋头进行施放,每个桩位应注明桩位编号;
(e)每隔十个桩位施放一个基准桩位,此基准桩位采用木桩及钢钉施放,同时在基准桩上标明桩位编号以便施工时利用此基准桩对相邻桩位进行复核;
所述的施工排水的步骤包括以下工艺:在基坑的顶部和底部基础底板周围设置排水沟,并在基础建设外部的集水井上对地下室和主楼板的一侧位置上设置排水线路,在沟底标准高度上对底部以下将近500mm的部分进行控制;
所述的成孔的步骤包括以下工艺:
(a)钻机就位后进行预检,钻头中心与桩位偏差小于20mm,然后调整钻机,用双垂球双向控制好钻杆垂直度,合格平稳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海涛谢林冲刘克文周德标徐同越张良军杨纬卿刘海芳陈波卢俊李育红丁荣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投第一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