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卡的顶盖与侧围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84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卡的顶盖与侧围的连接结构,所述顶盖包括平直部和与所述平直部连接的圆角弯折部,所述圆角弯折部与皮卡的后风挡玻璃连接;所述侧围包括外板和与所述外板连接的内侧板,所述内侧板朝车内方向倾斜;所述平直部包括顶壁部和朝向车内弯折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也朝车内方向倾斜,所述顶壁部和所述翻边部的连接部与所述内侧板抵接,且在抵接处与所述内侧板形成开口朝上的槽形结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内侧板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槽形结构用于填充焊料;所述顶壁部低于所述侧围的顶端预设距离。该连接结构能够提高顶盖与侧围的连接强度,且降低制造成本。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he top cover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pick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卡的顶盖与侧围的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
,特别是涉及一种皮卡的顶盖与侧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皮卡的顶盖与侧围的连接均是先在车身车间采用点焊焊接,然后在涂装车间使用焊缝密封胶密封搭接边,最后通过总装车间装配顶饰条以遮蔽焊点和密封胶。该种顶盖与侧围的连接方式存在下述缺点:由于点焊连接受限于焊点间距,焊点数量有限,所以顶盖和侧围的连接强度较低。该种连接方式需要先在车身车间焊接,再在涂装车间密封,最后在总装车间装饰遮蔽,工艺路线长,耗费工时长、人力投入大,从而导致制造成本高。有鉴于此,如何改进顶盖与侧围的连接方式,以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并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皮卡的顶盖与侧围的连接结构,所述顶盖包括平直部和与所述平直部连接的圆角弯折部,所述圆角弯折部与皮卡的后风挡玻璃连接;所述侧围包括外板和与所述外板连接的内侧板,所述内侧板朝车内方向倾斜;所述平直部包括顶壁部和朝向车内弯折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也朝车内方向倾斜,所述顶壁部和所述翻边部的连接部与所述内侧板抵接,且在抵接处与所述内侧板形成开口朝上的槽形结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内侧板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槽形结构用于填充焊料;所述顶壁部低于所述侧围的顶端预设距离。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皮卡的顶盖与侧围的连接结构,顶盖包括平直部和与平直部连接的圆角弯折部,其中,圆角弯折部位于顶盖的后端,用于与皮卡的后风挡玻璃连接;顶盖的平直部包括顶壁部和朝向车内弯折的翻边部,顶壁部和翻边部的连接部抵接于侧围的内侧板,因侧围的内侧板朝向车内方向弯折,所以在抵接处与内侧板形成开口朝上的槽形结构,平直部的连接部与内侧板通过焊接固定,该槽形结构用于填充焊料;这样,相较于传统的点焊模式,顶盖的平直部与侧围的焊接为连续焊接,连接强度高且密封性好,无需使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从而减短了工艺路线,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如上所述的顶盖与侧围的连接结构,所述圆角弯折部包括外壁部和朝车外方向倾斜的侧壁部,所述侧壁部与所述内侧板之间形成开口朝外的V形槽,所述侧壁部与所述内侧板通过焊接固定,且所述侧壁部与所述内侧板之间形成的焊缝处涂装有密封胶;所述V形槽的底部用于填充焊料,顶部用于填充所述密封胶。如上所述的顶盖与侧围的连接结构,所述翻边部包括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第一翻边段和与所述第一翻边段连接的第二翻边段,所述第一翻边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翻边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如上所述的顶盖与侧围的连接结构,所述内侧板包括与所述外板连接的第一倾斜段和与所述第一倾斜段连接的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倾斜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所述连接部抵接于所述第一倾斜段靠近所述第二倾斜段的位置。如上所述的顶盖与侧围的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倾斜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一翻边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且范围为40°~50°。如上所述的顶盖与侧围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部呈圆弧状。如上所述的顶盖与侧围的连接结构,所述侧围对应于所述圆角弯折部的部分还包括自所述内侧板的端部向车内方向弯折的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外板平行设置;所述侧壁部的内端部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设定间隙,所述顶壁部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设定距离。如上所述的顶盖与侧围的连接结构,所述设定间隙的范围为1.5~2mm,所述设定距离的最大值为6mm;沿皮卡的宽度方向,所述V形槽的最大宽度为5~7mm。如上所述的顶盖与侧围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内侧板具体通过激光钎焊焊接方式固定。如上所述的顶盖与侧围的连接结构,所述侧壁部与所述内侧板具体通过机器或人工钎焊焊接方式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顶盖与侧围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顶盖的平直部与侧围的连接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顶盖的圆角弯折部与侧围的连接处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顶盖的圆角弯折部与侧围的连接结构的截面简示图。附图标记说明:顶盖100,平直部110,顶壁部111,翻边部112,第一翻边段1121,第二翻边段1122,连接部113,圆角弯折部120,外壁部121,侧壁部122;侧围200,外板210,内侧板220,第一倾斜段221,第二倾斜段222,底板230;槽形结构300,V形槽40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顶盖与侧围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顶盖的平直部与侧围的连接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皮卡的顶盖100包括平直部110和与平直部110连接的圆角弯折部120,其中,圆角弯折部120用于与皮卡的后风挡玻璃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顶盖100与前风挡玻璃的连接处,及与后风挡玻璃的连接处为折弯结构,此处的平直部110指的是顶盖100位于车顶的部分,不包括与前风挡玻璃连接及与后风挡玻璃连接的折弯结构,并不表示该平直部110为平板结构,具体可根据设计需求来确定。该实施例中,皮卡的侧围200包括外板210和与外板210连接的内侧板220,该内侧板220朝车内方向倾斜;顶盖100的平直部110包括顶壁部111和朝向车内弯折的翻边部112,该翻边部112也朝车内方向倾斜,顶壁部111和翻边部112通过连接部113连接,顶盖100的连接部113抵接于内侧板220,且在抵接处与内侧板220形成开口朝上的槽形结构300,其中,顶壁部111低于侧围200的顶端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等来确定。顶盖100的连接部113与侧围200的内侧板220通过焊接固定,上述槽形结构300用于填充焊料。如上,该顶盖100的平直部110与侧围200的焊接为连续焊接,相较于
技术介绍
中的点焊模式而言,连接强度高,且密封性好,这样可避免使用密封胶进行焊接后的密封处理,从而能够减短工艺路线,降低制造成本。具体的方案中,顶盖100的连接部113与内侧板220通过激光钎焊焊接方式固定,采用该种焊接方式对连接部113与内侧板220的影响较小,且焊缝外观质量良好,可以避免使用装饰条进行遮蔽处理,进一步缩短工艺路线,降低成本。具体的方案中,平直部110的翻边部112包括与连接部113连接的第一翻边段1121和与第一翻边段1121连接的第二翻边段1122,其中,第一翻边段112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a2(标示于图3中)大于第二翻边段112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如图3所示,图3中Z向轴线即为竖直方向。具体的,平直部110的连接部113为圆弧结构,也就是说,顶壁部111与翻边部112的连接圆滑过渡,这样可避免连接部113应力集中。如图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卡的顶盖与侧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00)包括平直部(110)和与所述平直部(110)连接的圆角弯折部(120),所述圆角弯折部(120)与皮卡的后风挡玻璃连接;/n所述侧围(200)包括外板(210)和与所述外板(210)连接的内侧板(220),所述内侧板(220)朝车内方向倾斜;/n所述平直部(110)包括顶壁部(111)和朝向车内弯折的翻边部(112),所述翻边部(112)也朝车内方向倾斜,所述顶壁部(111)和所述翻边部(112)的连接部(113)与所述内侧板(220)抵接,且在抵接处与所述内侧板(220)形成开口朝上的槽形结构(300),所述连接部(113)与所述内侧板(220)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槽形结构(300)用于填充焊料;所述顶壁部(111)低于所述侧围(200)的顶端预设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卡的顶盖与侧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00)包括平直部(110)和与所述平直部(110)连接的圆角弯折部(120),所述圆角弯折部(120)与皮卡的后风挡玻璃连接;
所述侧围(200)包括外板(210)和与所述外板(210)连接的内侧板(220),所述内侧板(220)朝车内方向倾斜;
所述平直部(110)包括顶壁部(111)和朝向车内弯折的翻边部(112),所述翻边部(112)也朝车内方向倾斜,所述顶壁部(111)和所述翻边部(112)的连接部(113)与所述内侧板(220)抵接,且在抵接处与所述内侧板(220)形成开口朝上的槽形结构(300),所述连接部(113)与所述内侧板(220)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槽形结构(300)用于填充焊料;所述顶壁部(111)低于所述侧围(200)的顶端预设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与侧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角弯折部(120)包括外壁部(121)和朝车外方向倾斜的侧壁部(122),所述侧壁部(122)与所述内侧板(220)之间形成开口朝外的V形槽(400),所述侧壁部(122)与所述内侧板(220)通过焊接固定,且所述侧壁部(122)与所述内侧板(220)之间形成的焊缝处涂装有密封胶;所述V形槽(400)的底部用于填充焊料,顶部用于填充所述密封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盖与侧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部(112)包括与所述连接部(113)连接的第一翻边段(1121)和与所述第一翻边段(1121)连接的第二翻边段(1122),所述第一翻边段(112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翻边段(112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盖与侧围的连接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啸孙伟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