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车车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架,具体涉及一种非载人小车车架。
技术介绍
非载人小车一般用于勘探、侦察等工作,其结构与载人汽车有明显的不同,车架是跨接在小车前后车桥上的框架式结构,俗称大梁,是小车的基体,一般由两根纵梁和几根横梁组成,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承在车轮上,车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汽车的载荷和从车轮传来的冲击,车架的功用是支撑、连接小车的各个部位,因此车架是保证小车完成各项任务最基本的保障。现在的非载人小车辆车架,一般采用结构复杂的焊接结构,不仅车架宽、而且重量大,在安全方面无形当中增加了开焊、断裂等故障点,同时这种车架在焊接过程中会导致变形,影响整车安装的精度,且不可拆卸、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车车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车车架,包括中间架构、两边架构和悬臂连接架构,所述中间架构、两边架构和悬臂连接架构均设置为框架形组合结构,在中间架构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架构(1)、两边架构(2)和悬臂连接架构(3),所述中间架构(1)、两边架构(2)和悬臂连接架构(3)均设置为框架形组合结构,在中间架构(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边架构(2),在每个两边架构(2)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悬臂连接架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架构(1)、两边架构(2)和悬臂连接架构(3),所述中间架构(1)、两边架构(2)和悬臂连接架构(3)均设置为框架形组合结构,在中间架构(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边架构(2),在每个两边架构(2)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悬臂连接架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架构(1)包括第一中间架(11)和第二中间架(12),所述第一中间架(11)包括日字型底架、第一横梁(111)和第二横梁(112),所述第一中间架(11)上的第一横梁(111)固定设置在日字型底架的下端两侧,所述第一中间架(11)上的第二横梁(112)固定设置在日字型底架的上端两侧,所述第一横梁(111)和第二横梁(112)反向设置,同时连接前后连接杆(23),所述第二中间架(12)包括日字型底架、第一横梁(111)和第二横梁(112),所述第二中间架(12)上的第一横梁(111)固定设置在日字型底架的下端两侧,所述第二中间架(12)上的第二横梁(112)固定设置在日字型底架的上端两侧,所述第一横梁(111)和第二横梁(112)反向设置,同时连接前后连接杆(23),所述第一中间架(11)与第二中间架(12)相对水平放置且分别以第二横梁(112)为桥梁通过螺栓将两者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边架构(2)包括日字形底架、长纵杆(21)、短纵杆(22)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志威,刘军帅,黄胜操,刘棒棒,宋华明,刘光祖,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