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自动下料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0764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板自动下料钻孔装置,包括下料区、切割区、钻孔区、两处输送带和两处滑道,其中,下料区作为本装置的起始区,钻孔区作为本装置的结尾区,下料区与切割区之间依次对接有一处输送带和一处滑道,切割区与钻孔区之间也依次对接有一处输送带和一处滑道,所述下料区内主要由三处红外距离测量仪、支撑板、一处液压推杆和基准直板组成,所述切割区内主要由两处液压推杆、基准垂直三角板、三轴式滚珠丝杠和等离子割枪组成,所述钻孔区内主要由两处液压推杆、基准垂直三角板、三轴式滚珠丝杠和钻孔枪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作为钢板下料及钻孔于一体式机械加工设备,全程自动化程度高,加工精确,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An automatic cutting and drilling device for steel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自动下料钻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钢板自动下料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钢板下料与钻孔的加工过程中,常需要对钢板进行定长下料后,再转到钻床就行钻孔,现有的下料设备不具备钻孔功能,在下料完成后需要用行车把钢板吊装致钻床旁再进行钻孔,然而由于人工操作不可避免的存在误差,造成偏孔等问题,所有需要一种钢板自动下料钻孔装置,以解决因为人工操作误差而引起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下料设备不具备钻孔功能,在下料完成后需要用行车把钢板吊装致钻床旁再进行钻孔,然而由于人工操作不可避免的存在误差,造成偏孔等问题,且由于人工操作误差容易引起的产品质量的不合格,其生产效率较低,也加强了员工的劳动强度等缺点,而提出一种钢板自动下料钻孔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下料区、切割区、钻孔区、两处输送带和两处滑道,所述下料区内主要由三处红外距离测量仪、支撑板、一处液压推杆和基准直板组成,所述切割区内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板自动下料钻孔装置,包括下料区(1)、切割区(2)、钻孔区(3)、两处输送带(4)和两处滑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区(1)内主要由三处红外距离测量仪(6)、支撑板(7)、一处液压推杆(8)和基准直板(9)组成,所述切割区(2)内主要由两处液压推杆(8)、基准垂直三角板(10)、三轴式滚珠丝杠(11)和等离子割枪(12)组成,所述钻孔区(3)内主要由两处液压推杆(8)、基准垂直三角板(10)、三轴式滚珠丝杠(11)和钻孔枪(13)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自动下料钻孔装置,包括下料区(1)、切割区(2)、钻孔区(3)、两处输送带(4)和两处滑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区(1)内主要由三处红外距离测量仪(6)、支撑板(7)、一处液压推杆(8)和基准直板(9)组成,所述切割区(2)内主要由两处液压推杆(8)、基准垂直三角板(10)、三轴式滚珠丝杠(11)和等离子割枪(12)组成,所述钻孔区(3)内主要由两处液压推杆(8)、基准垂直三角板(10)、三轴式滚珠丝杠(11)和钻孔枪(13)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自动下料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区(1)作为本装置的起始区,钻孔区(3)作为本装置的结尾区,下料区(1)与切割区(2)之间依次对接有一处输送带(4)和一处滑道(5),切割区(2)与钻孔区(3)之间也依次对接有一处输送带(4)和一处滑道(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自动下料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区(1)的组成结构中,三处红外距离检测仪(6)共包括X轴红外距离检测仪、Y轴红外距离检测仪和Z轴红外距离检测仪,其中X轴红外距离检测仪和Y轴红外距离检测仪分别位于下料区(1)的侧内面,Z轴红外距离检测仪位于支撑板(7)的下方,支撑板(7)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璇朱芳莹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汇金通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