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板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板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期望例如纵梁等汽车用构造构件具有高强度,并且具有优异的冲击吸收特性。在日本特开2003-312534中,公开了一种为了提高冲击吸收特性而将截面为帽形形状的钢板构件的一部分设为波纹构造的技术。关于钢板构件及其制造方法,专利技术人发现了以下的点。日本特开2003-312534中公开的钢板构件具有波纹构造,因此变得复杂化、大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简单且紧凑的构成并且冲击吸收特性优异的钢板构件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涉及一种钢板构件的制造方法。钢板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平板状的钢板的两表面上,在与所述钢板的长尺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相互对置的至少一对带状槽;将形成有所述带状槽的所述钢板加热至高于奥氏体相变完成温度的温度;以及通过上模和下模夹住加热后的所述钢板来对所述钢板进行压力成型并进行冷却,在对所述钢板进行压力成型并进行冷却时,在所述上模和下模的每一个与所述带状槽的底部之间形成有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板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平板状的钢板的两表面上,在与所述钢板的长尺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相互对置的至少一对带状槽;/n将形成有所述带状槽的所述钢板加热至高于奥氏体相变完成温度的温度;以及/n通过上模和下模夹住加热后的所述钢板来对所述钢板进行压力成型并进行冷却,在对所述钢板进行压力成型并进行冷却时,在所述上模和下模的每一个与所述带状槽的底部之间形成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13 JP 2018-2338501.一种钢板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平板状的钢板的两表面上,在与所述钢板的长尺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相互对置的至少一对带状槽;
将形成有所述带状槽的所述钢板加热至高于奥氏体相变完成温度的温度;以及
通过上模和下模夹住加热后的所述钢板来对所述钢板进行压力成型并进行冷却,在对所述钢板进行压力成型并进行冷却时,在所述上模和下模的每一个与所述带状槽的底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形成所述带状槽时,沿所述钢板的长尺寸方向以规定的间隔排列设置多对所述带状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板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带状槽在与所述钢板的长尺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钢板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对所述钢板进行压力成型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