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髓腔入路开髓车针及髓腔入路开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063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髓腔入路开髓车针及髓腔入路开髓方法,所述车针包括车针单体,所述车针单体有多根,且车针单体具有不同的长度数值,所述方法基于所述车针,在髓腔入路开髓过程中,随着开髓深度的增加,所采用的车针单体的长度递增:随着开髓的进行,依次更换长度尺寸更长的车针单体。采用本方案提供的车针及开髓方法,不仅可有效提高髓腔入路开髓过程中患者的舒适性和操作的便捷性,同时便于实现微创开髓。

Intramedullary needle and intramedullary approa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髓腔入路开髓车针及髓腔入路开髓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牙齿髓腔入路孔开设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髓腔入路开髓车针及髓腔入路开髓方法。
技术介绍
口腔根管治疗中,髓腔入路开设是对牙齿操作程序的第一步,良好的髓腔入路设计和开设质量均对口腔根管治疗和牙齿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髓腔入路也被称之为髓腔进入,是指由牙冠外部进行开孔以进入髓室或髓腔,又称开髓,要求开孔能够直接到达根管口。恰当的开髓洞形既要有利于建立器械进入根管的直线通路,又要最大限度的保留牙体组织,以保证固位和抗力,在以往,这对开髓医生的技术和经验有很大依赖性。由于牙齿之间的个体差异,口腔医生在不借助辅助装置的情况下制备出与髓腔和根管形态精确匹配的开髓洞形是非常困难的。为此,寻找相应的辅助装置和方法,以使得其在开髓洞上被运用是必要的。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扫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现有技术中,如:通过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CBCT扫描,获取目标牙齿的髓室及根管上段的三维数据、牙冠表面的三维数据,利用计算机成像,结合经验确定最佳的髓腔进入方向或者由计算机自动计算最佳的髓腔进入方向;同时,获得牙齿的其他相应数据:牙冠表面数据,近、远中以牙冠面和颊舌面的近中边缘线、远中边缘线等数据,而后结合如3D打印技术,为患者制作出包括引导筒或引导孔的导板(又称基底板)。将导板安装于患者的口腔中后,在导板的指引下,人工完成相应的开髓洞操作。采用以上技术手段完成开髓洞操作,相较于之前,可有效提高髓腔入路开设的精确性。对髓腔入路开髓技术做进一步优化,以推动口腔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科研的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提出的对髓腔入路开髓技术做进一步优化,以推动口腔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科研的重要方向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髓腔入路开髓车针及髓腔入路开髓方法。采用本方案提供的车针及开髓方法,可有效提高髓腔入路开髓过程中患者的舒适性和操作的便捷性,同时便于实现微创精确开髓。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髓腔入路开髓车针及髓腔入路开髓方法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髓腔入路开髓车针,包括车针单体,所述车针单体有多根,且车针单体具有不同的长度数值。现有针对根管治疗的数字化髓腔入路解决方案中,包括:基于高速手机车针、慢速手机车针、直线通路建立锉(车针)的解决方案,车针包括:切割部,分为:裂钻、倒锥钻、球钻、梨形钻、柱状金刚砂、火焰状金刚砂、球性金刚砂、梨形金刚砂等,直径一般为:0.5~1.5mm;连接部:没入牙科手机与之相连的部分,ISO标准中,规定有快机和慢机柄部尺寸。如申请号为201610992546.9的专利技术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所示,现有技术中,通过扫描技术、建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获得最佳的髓腔入路解决方案后,通过打印技术,获得引导装置,在所述引导装置作用下,辅助口腔医生完成开髓孔洞制备。以上引导装置完成制备后,在进行具体开髓孔洞制备之前,需要将引导装置安装于患者的口腔中,引导装置在口腔中的安装一般通过导板本体底侧个性化的牙型腔与牙齿契合实现定位(牙型腔的腔面与牙齿的牙面匹配)、通过卡合或粘接的方式完成导板本体在牙齿上的固定。这样,在实际操作时,首先需要将用于髓腔入路开髓的车针引入引导装置中。本方案中,设置为所述车针包括多颗车针单体,且车针单体具有不同的长度数值。所述车针单体即为:具有完整车针功能的车针。这样,在具体使用时,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髓腔入路开髓:随着开髓的进行,在所得开髓孔洞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逐渐更换长度更长的车针。这样,如开髓孔洞较浅时,利用较短的车针完成开髓孔洞的加深;随着开髓孔洞的深入,利用更长的车针完成髓腔入路开设,以满足孔深加深;直至完成髓腔入路开设。采用以上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利用等长车针完成整个髓腔入路开髓,在利用现有引导装置完成车针引导的情况下,整个开髓过程中,仅需要在最长车针导入情况下,需要患者的口腔张开大小与现有车针在运用时所需的张开大小一致,但完成车针引入后,患者即可将口腔闭合至满足操作即可,这样,采用本方案,可有效提高髓腔入路开髓过程中患者的舒适性;整个髓腔入路开髓过程中,由于医生具有更富余的患者口腔张开大小,故采用本方案,医生完成髓腔入路开髓操作更为便捷;本方案中,由于根据开髓过程中具体的髓腔入路开设深度,匹配有不同长度的车针单体,各车针单体在具体工作时,相较于现有开髓方式和开髓车针,车针在转动时两端之间无约束段的长度可明显缩短,故采用本方案,可有效降低因为操作和车针本身径向振动引入的髓腔入路开设偏差,达到便于实现微创精确开髓的目的,特别在转速更高、直径更小的高速手机上的运用具有更为明显的开髓孔洞微创效果。作为所述车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设置为:以第一磨牙髓腔入路开髓为例,针对上颌第一磨牙,髓顶高度一般为4.26±0.6mm(国人)、6.24±0.88(白种人),牙面至髓底高度为5.7±1.28mm(国人)、8.08±0.88(白种人);针对下颌第一磨牙,髓顶高度一般为4.26±0.6mm(国人)、6.24±0.88(白种人),牙面至髓底高度为5.7±1.28mm(国人)、8.08±0.88(白种人),故为使得车针单体能够适应大部分人的髓腔入路开髓,设置为:车针单体的长度数值覆盖区间为15mm至30mm。优选的,设置为:车针单体中,最短的车针单体长度为15-17mm,最长的车针单体长度为23-30mm,且长度数值最接近的两根车针单体的长度数值差小于3mm。为方便操作、提高髓腔入路开髓精度,设置为:所述车针单体包括连接段、引导段和切割段;所述连接段用于车针单体与车针手机连接;所述切割段为车针单体上的切、磨段;所述引导段位于连接段与切割段之间,且引导段的外径与连接段的外径相等。现有技术中一般仅需要在车针的一端设置约5mm的连接段作为连接部,实现车针与手机的连接,本方案在具体运用时,区别于现有技术。设置为还包括外径与连接段外径相等的引导段,所述引导段在具体运用时,用于配合如用于限定车针单体轴线运动方向的孔,如设置为所述孔的孔径与引导段的外径相等,达到利用引导段,限定车针单体在工作时轴向运动方向,从而达到提高髓腔入路开髓精度的目的。本方案中,优选设置为:引导段的长度为3-15mm,如连接段为车针单体的顶端,切割段可理解为车针单体的底端,现有技术中,车针单体均为:由顶端至底端,车针单体的直径依次变小,故切割段可为:整个切割段的各轴线位置均具有加工能力,亦可仅为切割段的端部具有加工能力。各车针单体的连接段长度相同,各车针单体的引导段长度相同。本方案中,即不同车针单体之所以长度不同在于具有不同的切割段长度,本方案在具体运用时,可以引导装置作为基准,髓腔入路开髓的进行可以引导段嵌入引导装置的深度进行指导,故采用本方案,有利于医生熟练掌握本车针的运用。为使得利用牙面限定车针单体深入牙齿深度时,避免车针单体与牙齿碰撞造成牙齿的牙面受损,设置为:所述切割段与引导段通过台阶面过渡,所述台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髓腔入路开髓车针,包括车针单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针单体(1)有多根,且车针单体(1)具有不同的长度数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髓腔入路开髓车针,包括车针单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针单体(1)有多根,且车针单体(1)具有不同的长度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腔入路开髓车针,其特征在于,车针单体(1)的长度数值覆盖区间为15mm至3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髓腔入路开髓车针,其特征在于,车针单体(1)中,最短的车针单体(1)长度为15-17mm,最长的车针单体(1)长度为23-30mm,且长度数值最接近的两根车针单体(1)的长度数值差小于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腔入路开髓车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针单体包括连接段(2)、引导段(3)和切割段(4);
所述连接段(2)用于车针单体(1)与车针手机连接;
所述切割段(4)为车针单体(1)上的切、磨段;
所述引导段(3)位于连接段(2)与切割段(4)之间,且引导段(3)的外径与连接段(2)的外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髓腔入路开髓车针,其特征在于,各车针单体(1)的连接段(2)长度相同,各车针单体(1)的引导段(3)长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髓腔入路开髓车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段(4)与引导段(3)通过台阶面过渡,所述台阶面为轴线与车针单体(1)轴线垂直的平面。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定明高羽轩汪鎏傅裕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