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秋分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控制家居扫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616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家居扫地机器人,包括底壳和前盒,所述底壳的中部设有电流枢通板,且所述电流枢通板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所述电流枢通板的右侧设有右驱动轮,且所述右驱动轮与所述底壳活动连接,所述底壳的前下端固定连接有吸尘器,且所述电流枢通板的上方安装有电池门,通过左驱动轮提供动力,保证了边刷的持续工作,利用通风散热孔散发装置产生的热量,避免其因高温而受到损坏,然后,利用枢通气孔能够更新装置内部空气,保证了机器人内部空气的流通性,同时通过警示灯发亮,显示出机器人的工作状态,有效的对装置进行了防护,与此同时,通过充电插口可对装置进行充电。

A kind of intelligent control home sweeping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控制家居扫地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智能控制家居扫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经过长期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在技术上已较为成熟,但服务机器人近年才获得广大科研人员和企业重视,并逐步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其发展历史较短。目前,学术界对服务机器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给出的服务机器人概要定义为: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它能完成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服务工作。但现有的智能控制家居扫地机器人,在工作的时候,吸尘效果差,往往要进行多次重复工作,降低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在机器人使用时间过长时,使得装置大量产热,机器人前盒容易因高温而受到损坏,并且在机器人没电的情况下,没有较好的防护系统进行警报。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智能控制家居扫地机器人,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控制家居扫地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吸尘效果差、工作效率低和前盒容易因高温而受到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控制家居扫地机器人,包括底壳(1)和前盒(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中部设有电流枢通板(8),且所述电流枢通板(8)与所述底壳(1)固定连接,所述电流枢通板(8)的右侧设有右驱动轮(2),且所述右驱动轮(2)与所述底壳(1)活动连接,所述底壳(1)的前下端固定连接有吸尘器(6),且所述电流枢通板(8)的上方安装有电池门(10),所述电池门(10)的中部嵌入设置有吸风通道(3),且所述右驱动轮(2)的上侧设置有第一边刷(4),所述第一边刷(4)的最左侧设有第二边刷(11),且所述第二边刷(11)与所述底壳(1)紧密连接,所述吸风通道(3)的最上侧设有万向轮(5),且所述万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制家居扫地机器人,包括底壳(1)和前盒(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中部设有电流枢通板(8),且所述电流枢通板(8)与所述底壳(1)固定连接,所述电流枢通板(8)的右侧设有右驱动轮(2),且所述右驱动轮(2)与所述底壳(1)活动连接,所述底壳(1)的前下端固定连接有吸尘器(6),且所述电流枢通板(8)的上方安装有电池门(10),所述电池门(10)的中部嵌入设置有吸风通道(3),且所述右驱动轮(2)的上侧设置有第一边刷(4),所述第一边刷(4)的最左侧设有第二边刷(11),且所述第二边刷(11)与所述底壳(1)紧密连接,所述吸风通道(3)的最上侧设有万向轮(5),且所述万向轮(5)与所述底壳(1)活动连接,所述前盒(12)的顶端中部设有集尘盒(16),且所述集尘盒(16)嵌入设置在所述前盒(12)中,所述集尘盒(16)的右侧设有集尘盒门(15),且所述集尘盒门(15)与所述前盒(12)紧密相接,所述第一边刷(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圆盘(20),且所述第一边刷(4)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紧固螺钉(18),所述紧固螺钉(18)的两侧设有均匀的毛刷(19),且所述毛刷(19)与所述第一边刷(4)紧密相接。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秋分
申请(专利权)人:何秋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