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装配的全浸液式内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097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内浮盘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装配的全浸液式内浮盘,包括骨架、工型安装梁、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骨架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工型安装梁,所述工型安装梁内部的前后两侧位置上安装有楔形套,所述工型安装梁前后两侧的骨架上安装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靠近工型安装梁一侧安装有插头,两个所述插头靠近楔形套一侧安装有楔形头,所述楔形头插接在楔形套内,所述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的外侧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内部的左右两侧位置上纵向安装有传动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工型安装梁和骨架,提高了装置的装配效率,便于装置的安装和拆卸。

A fully immersed internal floating plate for easy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装配的全浸液式内浮盘
本技术涉内浮盘
,具体为一种便于装配的全浸液式内浮盘。
技术介绍
自浮型组装式内浮盘是漂浮在油罐液面上随油品上下升降的浮动顶盖。采用这种内浮顶盖覆盖在液体表面是目前公认的最理想的降低油品蒸发损耗的最经济、简单的方法,有数据统计表明,采用内浮顶3-6个月内因所减少油气挥发的经济价值相当于的内浮顶安装采购成本,即半年内可收回内浮顶成本,因此,对一种便于装配的全浸液式内浮盘的需求日益增长。现有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当连接梁采用与主梁相同的结构,强度大,但是框架的重量会大大增加,不利于提高浮盘的浮力,也增加了成本;连接梁采用檩条的结构,重量大大减轻,但是强度不够,安装不方便,密封效果不佳,同时密封圈的安装和拆卸十分不方便,装配效率低,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于装配的全浸液式内浮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装配的全浸液式内浮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装配的全浸液式内浮盘,包括骨架、工型安装梁、第一盖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装配的全浸液式内浮盘,包括骨架(2)、工型安装梁(4)、第一盖板(5)和第二盖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工型安装梁(4),所述工型安装梁(4)内部的前后两侧位置上安装有楔形套(11),所述工型安装梁(4)前后两侧的骨架(2)上安装有第一盖板(5)和第二盖板(13),所述第一盖板(5)以及第二盖板(13)靠近工型安装梁(4)一侧安装有插头(9),两个所述插头(9)靠近楔形套(11)一侧安装有楔形头(10),所述楔形头(10)插接在楔形套(11)内,所述第一盖板(5)以及第二盖板(13)的外侧设置有框架(18),所述框架(18)内部的左右两侧位置上纵向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装配的全浸液式内浮盘,包括骨架(2)、工型安装梁(4)、第一盖板(5)和第二盖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工型安装梁(4),所述工型安装梁(4)内部的前后两侧位置上安装有楔形套(11),所述工型安装梁(4)前后两侧的骨架(2)上安装有第一盖板(5)和第二盖板(13),所述第一盖板(5)以及第二盖板(13)靠近工型安装梁(4)一侧安装有插头(9),两个所述插头(9)靠近楔形套(11)一侧安装有楔形头(10),所述楔形头(10)插接在楔形套(11)内,所述第一盖板(5)以及第二盖板(13)的外侧设置有框架(18),所述框架(18)内部的左右两侧位置上纵向安装有传动螺杆(16),两个所述传动螺杆(16)与框架(18)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框架(18)的下方位置上安装有下压板(17),所述框架(18)的上分位置上安装有上压板(15),所述框架(18)的外圆周面上安装有密封圈(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全浸液式内浮盘,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新科华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