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9990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包括抗裂层、防水层和疏水层,所述抗裂层覆盖于建筑外墙主体的外侧,所述防水层附着在抗裂层的外侧,所述疏水层在防水层的外侧。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建筑主体施工完成后,在主体外墙外侧敷设抗裂层,包括先刮抹第一遍砂浆,然后在第一遍砂浆表面粘贴缝织聚酯布,再进行第二遍砂浆刮抹;S200:在抗裂层完成后经不少于30小时的自然风干,然后在抗裂层外抹涂防水层;S300:在防水层完成后经不少于48小时的自然风干,然后在防水层外喷涂疏水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这种三层结构及其施工,提高建筑外墙防水的有效性与长效性。

Waterproof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building exterior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外墙防水是保证建筑物的结构不受水的侵袭、内部空间不受水的危害的一项分部防水工程。外墙防水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外墙防水工程涉及到建筑物的地下室外墙、住房外墙等诸多外墙结构,其功能就是要使建筑物在设计耐久年限内,防止雨水、生活用水的渗漏和地下水的浸蚀,确保建筑结构、内部空间不受到污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和安全的生活环境。建筑外墙为了防水,一般采用了在外墙主体的外侧设置防水层的结构,但是很多建筑仍然存在外墙局部发生渗水的情况,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防水层质量问题,可能是防水层材料质量问题或者防水层施工的质量问题;二是有防水层施工后不久,建筑外墙就产生裂缝,从而导致局部防水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包括抗裂层、防水层和疏水层,所述抗裂层覆盖于建筑外墙主体的外侧,所述防水层附着在抗裂层的外侧,所述疏水层在防水层的外侧。可选的,所述抗裂层包括缝织聚酯布和砂浆,所述砂浆为砂、水、水泥和煤灰以20:3:7:2的重量比例混合搅拌制作,所述缝织聚酯布敷设在砂浆中间。可选的,所述防水层由氯化钙、丙烯酸酯乳液、聚偏二氯乙烯胶乳、乙二醛、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乳液、邻苯二甲酸甲酯、烷基苯磺酸钙、聚氨酯、塑化剂和石英砂以14:10:4:1:1:3:4:1:1:15的重量比例混合制作。可选的,所述疏水层由苯丙乳液、硬脂酸盐、纳米二氧化硅、助剂和水以8:2:1:1:6的重量比例混合制作;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消泡剂、防沉降剂、防霉剂和增稠剂;所述硬脂酸盐为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镁和硬脂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亲油型气相二氧化硅。可选的,所述疏水层沿外墙高度分为多层,由下至上相邻层之间存在部分重叠,即相邻的上一层的下端边部分重叠在下一层的上端边外侧。还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建筑主体施工完成后,在主体外墙外侧敷设抗裂层,包括先刮抹第一遍砂浆,然后在第一遍砂浆表面粘贴缝织聚酯布,再进行第二遍砂浆刮抹;S200:在抗裂层完成后经不少于30小时的自然风干,然后在抗裂层外抹涂防水层;S300:在防水层完成后经不少于48小时的自然风干,然后在防水层外喷涂疏水层。可选的,在S300步骤中,疏水层的喷涂由建筑底部向顶部分层喷涂,且相邻的上一层的下端边部分重叠在下一层的上端边外侧。可选的,在S300步骤中,疏水层采用自动喷涂装置由建筑墙的底部到顶部进行喷涂,所述自动喷涂装置包括喷涂车和喷涂吊篮,所述喷涂车上设置涂料桶、喷涂泵、控制箱、卷扬机、吊杆和滑轮,所述喷涂吊篮设置喷枪,所述喷枪带有可旋转喷嘴;把喷涂车放置在建筑顶部,所述滑轮安装在吊杆顶端,吊杆倾斜固定在喷涂车上且吊杆顶端伸出外墙,所述卷扬机以吊索通过滑轮与喷涂吊篮连接,所述涂料桶和喷涂泵的入口以管道连接,所述喷涂泵的出口以软管沿吊杆敷设至伸出外墙后下垂与喷枪连接,所述控制箱控制喷涂车、喷涂泵、喷枪和卷扬机。可选的,所述喷枪设有以母头连接的喷头,所述母头内设以第二弹簧的弹力顶压的封塞,母头端头外设滑套,母头与滑套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母头在滑套内设有钢球,所述喷头的一端设有顶锥头,喷头的另一端设置喷嘴,所述喷嘴截面由圆环形渐变为长方形,喷头在顶锥头端外侧面设有卡槽和密封槽,喷头的顶锥头端插入母头内腔以钢球卡入卡槽进行连接,所述密封槽内设置密封圈。可选的,所述控制箱内包括防误喷电路,所述防误喷电路包括处理芯片PS、第一继电器KM1、第二继电器KM2、第三继电器KM3、第四继电器KM4、光电耦合器HM、第一二极管V1、第二二极管V2、第三二极管V3、第四二极管V4、第五二极管V5、第六二极管V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其中处理芯片PS的P0脚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光电耦合器HM的第4脚,处理芯片PS的P1脚接第二继电器KM2的第1脚和第二二极管V2的正极以及第三继电器KM3的第1脚和第三二极管V3的正极,处理芯片PS的P2脚接第四继电器KM4的第2脚和第四二极管V4的正极,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为电源+3.3V输入,光电耦合器HM的第3脚接第一开关K1的一端,第一开关K1的另一端接第一继电器KM1的第1脚和第一二极管V1的正极,光电耦合器HM的第2脚接第二开关K2的一端,第二开关K2的另一端接第一开关K1和电源0V输入,光电耦合器HM的第1脚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第一继电器KM1的第2脚、第一二极管V1的负极和电源+27V输入,第一继电器KM1的第4脚和第7脚、第二继电器KM2的第4脚均连到电源+27V输入,第一继电器KM1的第3脚和第6脚接第二继电器KM2的第7脚,第一继电器KM1的第5脚和第8脚接第二继电器KM2的第2脚、第5脚和第三继电器KM3的第5脚、第8脚,第二继电器KM2的第2脚接第二二极管V2的负极,第三继电器KM3的第2脚接第三二极管V3的负极和电源+27V输入,第三继电器KM3的第4脚和第7脚接接第四继电器KM4的第4脚和第7脚,第四继电器KM4的第1脚接第四二极管V4的负极和电源+27V输入,第四继电器KM4的第5脚接第五二极管V5的正极,第四继电器KM4的第3脚接第六二极管V6的正极,第五二极管V5的负极接第三开关K3的打开位和打开信号输出,第六二极管V6的负极接第三开关K3的关闭位和关闭信号输出,第三开关K3的公共端接第二继电器KM2的第6脚,打开信号输出和关闭信号输出控制喷涂作业。可选的,所述控制箱根据预设运算结果控制所述喷涂车的行进和所述卷扬机的动作;所述预设运算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计算所述喷涂车的行进速度;其中,v为喷涂车的行进速度,m为喷涂吊篮的总质量,为吊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为吊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g为重力加速度,F为卷扬机对吊索的拉力,t为喷涂车启动至开始均速行驶的时长;步骤2、计算所述喷涂车的行进周期;其中,T为所述喷涂车的行进周期,v为喷涂车的行进速度,d为喷涂车在建筑顶部行进一周的长度;所述喷涂车每行进一周,即启动卷扬机把喷涂吊篮提升一个设定高度。本专利技术的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先设置抗裂层防止外墙产生裂缝,再在抗裂层外设置防水层,避免防水层受外墙裂缝影响而失效,另外,在防水层外还设置疏水层,通过疏水层让落在建筑外墙外表面的水快速流走,缩减水对建筑外墙接触浸润的时间,降低水对建筑外墙的渗透率。通过这种三层结构及施工,提高建筑外墙防水的有效性与长效性。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抗裂层、防水层和疏水层,所述抗裂层覆盖于建筑外墙主体的外侧,所述防水层附着在抗裂层的外侧,所述疏水层在防水层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抗裂层、防水层和疏水层,所述抗裂层覆盖于建筑外墙主体的外侧,所述防水层附着在抗裂层的外侧,所述疏水层在防水层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层包括缝织聚酯布和砂浆,所述砂浆为砂、水、水泥和煤灰以20:3:7:2的重量比例混合搅拌制作,所述缝织聚酯布敷设在砂浆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由氯化钙、丙烯酸酯乳液、聚偏二氯乙烯胶乳、乙二醛、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乳液、邻苯二甲酸甲酯、烷基苯磺酸钙、聚氨酯、塑化剂和石英砂以14:10:4:1:1:3:4:1:1:15的重量比例混合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由苯丙乳液、硬脂酸盐、纳米二氧化硅、助剂和水以8:2:1:1:6的重量比例混合制作;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消泡剂、防沉降剂、防霉剂和增稠剂;所述硬脂酸盐为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镁和硬脂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亲油型气相二氧化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沿外墙高度分为多层,由下至上相邻层之间存在部分重叠,即相邻的上一层的下端边部分重叠在下一层的上端边外侧。


6.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建筑主体施工完成后,在主体外墙外侧敷设抗裂层,包括先刮抹第一遍砂浆,然后在第一遍砂浆表面粘贴缝织聚酯布,再进行第二遍砂浆刮抹;
S200:在抗裂层完成后经不少于30小时的自然风干,然后在抗裂层外抹涂防水层;
S300:在防水层完成后经不少于48小时的自然风干,然后在防水层外喷涂疏水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外墙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00步骤中,疏水层采用自动喷涂装置由建筑墙的底部到顶部进行喷涂,所述自动喷涂装置包括喷涂车和喷涂吊篮,所述喷涂车上设置涂料桶、喷涂泵、控制箱、卷扬机、吊杆和滑轮,所述喷涂吊篮设置喷枪,所述喷枪带有可旋转喷嘴;把喷涂车放置在建筑顶部,所述滑轮安装在吊杆顶端,吊杆倾斜固定在喷涂车上且吊杆顶端伸出外墙,所述卷扬机以吊索通过滑轮与喷涂吊篮连接,所述涂料桶和喷涂泵的入口以管道连接,所述喷涂泵的出口以软管沿吊杆敷设至伸出外墙后下垂与喷枪连接,所述控制箱控制喷涂车、喷涂泵、喷枪和卷扬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外墙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枪设有以母头连接的喷头,所述母头内设以第二弹簧的弹力顶压的封塞,母头端头外设滑套,母头与滑套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母头在滑套内设有钢球,所述喷头的一端设有顶锥头,喷头的另一端设置喷嘴,所述喷嘴截面由圆环形渐变为长方形,喷头在顶锥头端外侧面设有卡槽和密封槽,喷头的顶锥头端插入母头内腔以钢球卡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鹏飞韦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笃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