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保暖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4448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外墙保暖结构,包括:保暖层、吸湿层和安装机构;以及,包括一种适用于建筑外墙保暖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建筑外墙保暖结构的粘贴层粘贴在墙体外表面;步骤二,通过安装机构将建筑外墙保暖结构固定在外墙表面;步骤三,将引流管的底端连接集水管道;使用时,利用吸湿层对建筑外墙进行吸湿,使得建筑外墙在施工结束后能够快速进行保暖结构的安装,减少建筑外墙的保暖结构施工时间因需对外墙干燥后才能施工的情况,由此提高了建筑外墙的保暖结构施工效率由此提高了建筑外墙的干燥度,大大减少因潮湿造成建筑外墙剥落坍塌或生霉的情况,以及有效减少建筑外墙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因潮湿造成生霉腐烂的情况。

A thermal insulation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building exterior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墙保暖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外墙保暖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外墙保暖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外墙保暖均以保暖材质直接固定在外墙为主,但是由于外墙长年累月使用后,外墙和保暖材质之间会出现渗水情况;或者是建筑物在筑造完成后,外墙还没用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对外墙进行保暖材料的安装,都会使得保暖材料因长时间的潮湿造成使用寿命减少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外墙保暖结构,用以减少外墙和保暖材料之间的水分,提高外墙和保暖材料的干燥度,由此提高保暖材料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外墙保暖结构,包括:保暖层、吸湿层和安装机构,所述吸湿层设在所述保暖层的其中一侧,所述吸湿层用于靠近墙体,所述安装机构设为多个,各所述安装机构间隔用于将所述保暖层和所述吸湿层固定在所述墙体的外侧;所述吸湿层还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连通集水管道;所述吸湿层远离所述保暖层的一面设有粘贴层。优选的,所述吸湿层靠近墙体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吸湿孔,各所述吸湿孔和所述吸湿层内的引流管连通设置,所述引流管还连通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设在所述引流管的上端,且通过吸湿通道连通所述引流管;所述除湿装置包括高压喷气装置和冷媒存储仓,所述高压喷气装置用于将所述冷媒存储仓内的冷媒射入吸湿通道,再经吸湿通道引流至所述引流管内。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上还设置有入料装置,所述吸湿层靠近所述保暖层的一侧还设置有存料腔,所述存料腔位于所述引流管靠近所述保暖层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存料腔和所述引流管之间通过分隔网板连通设置;所述存料腔远离分隔网板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料口,各所述进料口连接入料装置的出料端。优选的,所述存料腔用于存放吸湿颗粒,所述存料腔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堵头;所述入料装置设在所述安装机构内部,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螺杆、螺帽和第二限位块,所述螺杆中心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用于所述吸湿孔、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通过,所述螺帽和所述螺杆连接,所述螺杆远离螺帽的一端设有锥形结构的入墙端,所述入墙端的周向外壁间隔设有多个第二限位块;所述螺帽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和所述中心孔连通设置;且所述第二管道贯穿设在所述入料口和所述中心孔内部。优选的,所述入料装置包括:第二转盘、第三转盘、拨板和驱动机构,所述第三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通过连接转轴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转轴转动并贯穿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转盘的周向外壁均布有多个拨板,所述第三转盘和第二转盘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面分别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管道的周向内壁;所述驱动机构设在所述第三转盘的右侧,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三转盘转动;所述螺帽远离螺杆的一端设有料斗,所述料斗连通所述第二管道和入料口,所述料斗靠近所述入料口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料口靠近第二管道的直径;所述拨板用于将所述料斗的吸湿颗粒拨至所述第一管道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转盘、连板、第二连接块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盘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转盘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安装机构;所述第一转盘的周向外壁设有凸起的第二凸起块,所述第一转盘远离所述第一管道的一侧间隔设有连板,所述连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管道的内壁,另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三转盘的周向外壁均布有多个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一限位块相互配合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为单向限位;所述连板上表面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二连接块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柱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第一转盘转动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下方,所述第二连接块远离第二限位柱的一面固定在所述第二管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转轴远离所述第一转盘的一端连接间隔驱动器;所述连板靠近所述第一转盘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凸起块,所述第一凸起块通过所述第一转盘的旋转与所述第二凸起块间歇接触。优选的,所述间隔驱动器包括第四转盘、第三转轴、第一连杆和第一拨块,所述第四转盘的中心连接第一转轴,所述第四转盘的周向外壁均布有弧形凹槽,各所述弧形凹槽之间设置有条形结构的拨孔,所述拨孔用于第一拨块插入并拨动所述第四转盘转动;所述第三转轴的周向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第三转轴的一端上表面均设置有第一拨块,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之间的角度大于九十度且小于一百八十度;所述第一连杆之间设置有第一扇形,所述第一扇形相对的一面设有第二扇形,所述第一扇形的扇形面积小于第二扇形的扇形面积;所述第一扇形和所述第二扇形均和所述弧形凹槽相互配合设置。优选的,所述保暖层内还设置有消防管道,所述消防管道远离所述吸湿层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水管道,各所述出水管道的周向外壁设置有传感器,且所述出水管道的内部设有电磁阀,所述消防管道的底端通过水泵连接集水管道,所述水泵和所述集水管道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水泵、电磁阀和传感器均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控制芯片。优选的,一种建筑外墙保暖结构,适用于一种建筑外墙保暖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建筑外墙保暖结构的粘贴层粘贴在墙体外表面;步骤二,通过安装机构将建筑外墙保暖结构固定在外墙表面;步骤三,将引流管的底端连接集水管道;步骤四,将引流管的顶端连接高压喷气装置的出口端,将高压喷气装置的冷媒存储仓连通高压喷气装置的入口端;步骤五,对冷媒存储仓注入冷媒;步骤六,将引流管的底端同时连通水泵的入口端,并将水泵的出口端连通消防管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外墙保暖结构,包括:保暖层、吸湿层和安装机构;以及,包括一种适用于建筑外墙保暖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建筑外墙保暖结构的粘贴层粘贴在墙体外表面;步骤二,通过安装机构将建筑外墙保暖结构固定在外墙表面;步骤三,将引流管的底端连接集水管道;使用时,通过上述施工步骤,可以将所述建筑外墙保暖结构安装在外墙,利用吸湿层对建筑外墙进行吸湿,使得建筑外墙在施工结束后能够快速进行保暖结构的安装,减少建筑外墙的保暖结构施工时间因需对外墙干燥后才能施工的情况,由此提高了建筑外墙的保暖结构施工效率;同时,所述吸湿层还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建筑外墙持续进行吸湿,并通过所述引流管将吸收的水分进行排除,最后经集水管道将收集的水分引流,由此提高了建筑外墙的干燥度;并且提高了建筑外墙保暖结构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少因潮湿造成建筑外墙剥落坍塌或生霉的情况,以及有效减少建筑外墙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因潮湿造成生霉腐烂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外墙保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暖层(1)、吸湿层(2)和安装机构(3),所述吸湿层(2)设在所述保暖层(1)的其中一侧,所述吸湿层(2)用于靠近墙体(8),所述安装机构(3)设为多个,各所述安装机构(3)间隔用于将所述保暖层(1)和所述吸湿层(2)固定在所述墙体(8)的外侧;所述吸湿层(2)还设置有引流管(4),所述引流管(4)连通集水管道(5);所述吸湿层(2)远离所述保暖层(1)的一面设有粘贴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保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暖层(1)、吸湿层(2)和安装机构(3),所述吸湿层(2)设在所述保暖层(1)的其中一侧,所述吸湿层(2)用于靠近墙体(8),所述安装机构(3)设为多个,各所述安装机构(3)间隔用于将所述保暖层(1)和所述吸湿层(2)固定在所述墙体(8)的外侧;所述吸湿层(2)还设置有引流管(4),所述引流管(4)连通集水管道(5);所述吸湿层(2)远离所述保暖层(1)的一面设有粘贴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保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层(2)靠近墙体(8)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吸湿孔(6),各所述吸湿孔(6)和所述吸湿层(2)内的引流管(4)连通设置,所述引流管(4)还连通除湿装置(9),所述除湿装置(9)设在所述引流管(4)的上端,且通过吸湿通道(7)连通所述引流管(4);所述除湿装置(9)包括高压喷气装置和冷媒存储仓,所述高压喷气装置用于将所述冷媒存储仓内的冷媒射入吸湿通道(7),再经吸湿通道(7)引流至所述引流管(4)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保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3)上还设置有入料装置,所述吸湿层(2)靠近所述保暖层(1)的一侧还设置有存料腔(11),所述存料腔(11)位于所述引流管(4)靠近所述保暖层(1)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存料腔(11)和所述引流管(4)之间通过分隔网板(10)连通设置;所述存料腔(11)远离分隔网板(10)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料口,各所述进料口连接入料装置的出料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保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腔(11)用于存放吸湿颗粒,所述存料腔(11)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堵头;所述入料装置设在所述安装机构(3)内部,所述安装机构(3)包括:螺杆(39)、螺帽(38)和第二限位块(41),所述螺杆(39)中心设有中心孔(40),所述中心孔(40)用于所述吸湿孔(6)、第一管道(12)和第二管道(13)通过,所述螺帽(38)和所述螺杆(39)连接,所述螺杆(39)远离螺帽(38)的一端设有锥形结构的入墙端,所述入墙端的周向外壁间隔设有多个第二限位块(41);所述螺帽(38)设有入料口(50),所述入料口(50)和所述中心孔(40)连通设置;且所述第二管道(13)贯穿设在所述入料口(50)和所述中心孔(40)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保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装置包括:第二转盘(25)、第三转盘(49)、拨板(26)和驱动机构,所述第三转盘(49)和所述第二转盘(25)通过连接转轴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转轴转动并贯穿第一连接块(14),所述第二转盘(25)的周向外壁均布有多个拨板(26),所述第三转盘(49)和第二转盘(25)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块(14)的一面分别连接有第二转轴(36),所述第二转轴(36)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管道(13)的周向内壁;所述驱动机构设在所述第三转盘(49)的右侧,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三转盘(49)转动;所述螺帽(38)远离螺杆(39)的一端设有料斗(29),所述料斗(29)连通所述第二管道(13)和入料口(50),所述料斗(29)靠近所述入料口(50)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料口靠近第二管道(13)的直径;所述拨板(26)用于将所述料斗(29)的吸湿颗粒拨至所述第一管道(12)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转盘(20)、连板(28)、第二连接块(24)和第一转轴(19),所述第一转轴(1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盘(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鹏飞韦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笃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