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坡度斜面的混凝土浇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44874 阅读:6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大坡度斜面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支护模板,两侧架设斜面底部至顶部的平行导轨;S200:按要求铺设绑扎钢筋,在导轨上安装能够沿导轨移动的横梁,横梁上设置能够沿横梁移动的车架,车架上安装捣振棒;S300:按照设定距离分段由斜面底部向顶部浇筑混凝土,每浇筑一段都启动捣振棒进行捣实,在前一段捣实后,经过设定时间再进行下段浇筑;S400:混凝土凝固强度达到预设强度后,表面涂刷养护剂进行养护,至完全凝固拆除模板。该方法采取由斜面底部向顶部分段浇筑混凝土的方式,通过移动横梁和车架,可以在浇筑范围内任意移动捣振棒进行充分捣振,保证大坡度斜面浇筑混凝土的密实程度。

Concrete pouring method of large sl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坡度斜面的混凝土浇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工程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大坡度斜面的混凝土浇筑方法。
技术介绍
在房屋、道路和桥梁等混凝土浇筑工程中,存在一些混凝土浇筑为大坡度斜面的项目。当前,大坡度斜面的混凝土浇筑方法一般采用以下流程:1、搭设支架,斜面拉线找平,使支架斜面与坡斜面的坡度一致;安装木楞和模板,调整板底木楞平整,铺设板底胶合板,加固支架并检验模板斜面平整;2、先在底板上弹黑线,绑扎钢筋;3、混凝土浇筑,沿坡面由下而上进行;4、在混凝土达到设定强度后,开始拆除上层模板,进行混凝土养护。在大坡度斜面的混凝土浇筑中,由于坡度较大,为了防止混凝土向下积集,对面积较大的大坡度斜面混凝土浇筑,往往对其进行的密实处理不足,导致混凝土密实情况不均匀,影响大坡度斜面混凝土浇筑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坡度斜面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支护模板,两侧架设斜面底部至顶部的平行导轨;S200:按要求铺设绑扎钢筋,在导轨上安装能够沿导轨移动的横梁,横梁上设置能够沿横梁移动的车架,车架上安装捣振棒;S300:按照设定距离分段由斜面底部向顶部浇筑混凝土,每浇筑一段都启动捣振棒进行捣实,在前一段捣实后,经过设定时间再进行下段浇筑;S400:混凝土凝固强度达到预设强度后,表面涂刷养护剂进行养护,至完全凝固拆除模板。可选的,在S200步骤中,在车架上安装浇筑装置,所述浇筑装置包括搅拌桶、导槽和下料斗;在S300步骤中,把水泥、砂石和水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搅拌桶,搅拌均匀为混凝土后,由导槽输送至下料斗,再由下料斗的出料口流出进行浇筑。可选的,在S300步骤中,浇筑前布设注浆钢管,在每一段浇筑并捣实后,在该段混凝土上端面安装模板盖密封,全部浇筑完成后,以设定压力向注浆钢管中进行高压注浆;在S400步骤中,模板拆除后,把注浆钢管外露部分去除。可选的,所述模板盖与侧面模板采用紧固件连接,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一U型板和第二U型板;所述第一U型板固定在侧面模板上,第一U型板的内侧开有圆柱形凹槽,且圆柱形凹槽内设有销柱头,且销柱头的内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销柱头的内侧和圆柱形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形凹槽的槽底中部开设有垂直于圆柱形凹槽槽底的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外侧设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蝶形螺纹杆,所述蝶形螺纹杆的顶穿过螺纹孔与销柱头内侧中部贴合;所述第二U型板采用铰链与模板盖连接,所述第二U型板的两组竖板外侧开设有垂直于第二U型板外侧的圆槽;所述销柱头的顶端延伸至圆槽内。可选的,所述捣振棒设有调控装置,所述调控装置包括轮轴、第一半轮和第二半轮,所述第二半轮设有带内螺纹的套轴,所述第一半轮设有空腔、套轴孔和线槽,所述空腔内安装电机,电机的电机轴设有外螺纹,套轴穿过套轴孔与电机轴相互采用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套轴外表面设置卡块的轴向安装槽,所述套轴孔内设置卡块的轴向滑槽,所述偏心轮一侧的轮轴外设置不接触的套环,所述套环包括外环导体和内环导体,外环导体和内环导体以绝缘材料隔离,所述外环导体和内环导体与电源连接,第一半轮的线槽设有与轮轴平行的外滑触头和内滑触头,所述电机的电源线沿线槽分别与外滑触头和内滑触头连接,所述外滑触头跟随轮轴转动并绕外环导体表面接触滑动,所述内滑触头跟随轮轴转动并绕内环导体表面接触滑动。可选的,所述设定距离不大于600mm;所述设定时间不超过30分钟。可选的,所述大坡度斜面为地面时,在S100步骤中支护模板前,先平整斜面,夯实土层;在斜面上按照设定间距与排列打设锚桩孔,向斜面地层进行高压注浆,在锚桩孔内浇筑锚桩,锚桩上端外露长度不大于混凝土厚度。可选的,所述横梁采用牵引机进行牵拉实现沿导轨移动,所述车架采用驱动装置实现沿横梁移动;所述驱动装置M1和牵引机M2的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稳压二极管ZD1、稳压二极管ZD2、稳压二极管ZD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隔离光耦P1、隔离光耦P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晶闸管Q1和开关三极管Q2;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与交流电源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二极管D2的阴极相互连接后,再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牵引机M2的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D3和二极管D3的阳极互相连接,稳压二极管ZD3的阴极与开关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开关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牵引机M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ZD2的阴极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开关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与开关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隔离光耦P2的端子4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隔离光耦P2的端子3连接,隔离光耦P2的控制端1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M1的一端,隔离光耦P2的端子2与驱动装置M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7两端分别连接驱动装置M1的两端,电阻R6的一端与驱动装置M1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隔离光耦P1的控制端1连接,二极管D4的两端与电阻R6的两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M1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阳极与驱动装置M1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阴极与隔离光耦P1的端子2连接,隔离光耦P1的端子3与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隔离光耦P1的端子3与晶闸管Q1的阴极连接,电阻R3的两端分别连接晶闸管Q1的阴极和控制极,晶闸管Q1的控制极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晶闸管Q1的阳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隔离光耦P1的端子4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两端分别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2的阳极。可选的,在步骤S300中,每浇筑一段都启动捣振棒进行捣实,所述捣振棒还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可通过预设算法根据所述捣振棒的振幅和振动频率得到所述振动棒的振动力,然后控制所述捣实棒在设定时间内用得到的振动力去捣实所述混凝土;其中,所述预设算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所述捣振棒的振幅和振动频率;步骤二、计算所述捣振棒的振动加速度;其中,τ为所述捣振棒的振动加速度,μ为所述捣振棒的振幅,f为所述捣振棒的振动频率,t为所述设定时间;步骤三、计算所述捣振棒的振动力;δ=Mτ其中,δ为所述捣振棒的振动力,M为所述捣振棒偏心块的质量;步骤四、所述控制系统中执行模块控制所述捣振棒用所述捣振棒的振动力去捣实混凝土。可选的,在S400步骤中,模板拆除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坡度斜面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00:支护模板,两侧架设斜面底部至顶部的平行导轨;/nS200:按要求铺设绑扎钢筋,在导轨上安装能够沿导轨移动的横梁,横梁上设置能够沿横梁移动的车架,车架上安装捣振棒;/nS300:按照设定距离分段由斜面底部向顶部浇筑混凝土,每浇筑一段都启动捣振棒进行捣实,在前一段捣实后,经过设定时间再进行下段浇筑;/nS400:混凝土凝固强度达到预设强度后,表面涂刷养护剂进行养护,至完全凝固拆除模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坡度斜面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支护模板,两侧架设斜面底部至顶部的平行导轨;
S200:按要求铺设绑扎钢筋,在导轨上安装能够沿导轨移动的横梁,横梁上设置能够沿横梁移动的车架,车架上安装捣振棒;
S300:按照设定距离分段由斜面底部向顶部浇筑混凝土,每浇筑一段都启动捣振棒进行捣实,在前一段捣实后,经过设定时间再进行下段浇筑;
S400:混凝土凝固强度达到预设强度后,表面涂刷养护剂进行养护,至完全凝固拆除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坡度斜面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00步骤中,在车架上安装浇筑装置,所述浇筑装置包括搅拌桶、导槽和下料斗;在S300步骤中,把水泥、砂石和水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搅拌桶,搅拌均匀为混凝土后,由导槽输送至下料斗,再由下料斗的出料口流出进行浇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坡度斜面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00步骤中,浇筑前布设注浆钢管,在每一段浇筑并捣实后,在该段混凝土上端面安装模板盖密封,全部浇筑完成后,以设定压力向注浆钢管中进行高压注浆;在S400步骤中,模板拆除后,把注浆钢管外露部分去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坡度斜面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盖与侧面模板采用紧固件连接,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一U型板和第二U型板;
所述第一U型板固定在侧面模板上,第一U型板的内侧开有圆柱形凹槽,且圆柱形凹槽内设有销柱头,且销柱头的内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销柱头的内侧和圆柱形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形凹槽的槽底中部开设有垂直于圆柱形凹槽槽底的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外侧设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蝶形螺纹杆,所述蝶形螺纹杆的顶穿过螺纹孔与销柱头内侧中部贴合;
所述第二U型板采用铰链与模板盖连接,所述第二U型板的两组竖板外侧开设有垂直于第二U型板外侧的圆槽;
所述销柱头的顶端延伸至圆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坡度斜面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捣振棒设有调控装置,所述调控装置包括轮轴、第一半轮和第二半轮,所述第二半轮设有带内螺纹的套轴,所述第一半轮设有空腔、套轴孔和线槽,所述空腔内安装电机,电机的电机轴设有外螺纹,套轴穿过套轴孔与电机轴相互采用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套轴外表面设置卡块的轴向安装槽,所述套轴孔内设置卡块的轴向滑槽,所述偏心轮一侧的轮轴外设置不接触的套环,所述套环包括外环导体和内环导体,外环导体和内环导体以绝缘材料隔离,所述外环导体和内环导体与电源连接,第一半轮的线槽设有与轮轴平行的外滑触头和内滑触头,所述电机的电源线沿线槽分别与外滑触头和内滑触头连接,所述外滑触头跟随轮轴转动并绕外环导体表面接触滑动,所述内滑触头跟随轮轴转动并绕内环导体表面接触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坡度斜面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距离不大于600mm;所述设定时间不超过3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坡度斜面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坡度斜面为地面时,在S100步骤中支护模板前,先平整斜面,夯实土层;在斜面上按照设定间距与排列打设锚桩孔,向斜面地层进行高压注浆,在锚桩孔内浇筑锚桩,锚桩上端外露长度不大于混凝土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坡度斜面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鹏飞韦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笃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