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车顶组件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961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34
本申请提供一种驱动装置、车顶组件及车辆。根据本申请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其具有沿轴向贯通设置的安装孔,并受控地旋转来提供动力;传动轴,其中部插设在驱动电机的安装孔中;其中,传动轴沿安装孔周向的运动被安装孔限制,并经由与安装孔的配合来接收驱动电机提供的动力;传动轴的两个端部设置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传动轴受驱动地沿安装孔轴向发生往复运动与定位,使得第一接合部和/或第二接合部处于接合状态或脱离接合状态;以及传动轴驱动部,其用于提供传动轴沿安装孔轴向发生往复运动与定位的动力。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降低了车顶组件的整体重量、结构空间与物料成本,也简化了组装工艺。

Driving device, roof assembly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装置、车顶组件及车辆
本申请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更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驱动装置、车顶组件及车辆。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十分成熟地将具有车顶天窗和车顶挡板的车顶组件应用于车辆中,由于车顶天窗与车顶挡板可以选择性的开启或关闭,此类车辆将具有更好的视野与透气性。此时,通常各自需要一台驱动电机来分别实现二者的选择性开闭。一方面,两台驱动电机带来了成本上的提升;另一方面,其带来了整车重量与预留结构空间的增加;再一方面,需要在车顶组件的生产线上完成两台电机的装配与测试,由此带来更复杂的组装工艺。因此,期望对车顶组件的驱动装置做出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驱动装置、车顶组件及车辆,从而有效解决或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这些问题以及其他方面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为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其包括:驱动电机,其具有沿轴向贯通设置的安装孔,并受控地旋转来提供动力;传动轴,其中部插设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安装孔中;其中,所述传动轴沿所述安装孔周向的运动被所述安装孔限制,并经由与所述安装孔的配合来接收所述驱动电机提供的动力;所述传动轴的两个端部设置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所述传动轴受驱动地沿所述安装孔轴向发生往复运动与定位,使得第一接合部和/或第二接合部处于接合状态或脱离接合状态;以及传动轴驱动部,其用于提供所述传动轴沿所述安装孔轴向发生往复运动与定位的动力。为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顶组件,其包括:车顶天窗、连接至所述车顶天窗的第一传动机构、车顶挡板、连接至所述车顶挡板的第二传动机构,以及如前所述驱动装置;其中,在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传动轴沿所述安装孔轴向发生往复运动并定位时,所述传动轴的一个端部设置的第一接合部接合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并驱动所述车顶天窗的开闭,或者所述传动轴的另一个端部设置的第二接合部接合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并驱动所述车顶挡板的开闭。为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根据本申请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如前所述的驱动装置或者如前所述的车顶组件。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传动轴驱动部与可以受驱动而发生往复运动的传动轴的配合,实现了应用单个驱动电机来驱动至少两处部件,进而降低装置的整体重量、结构空间与物料成本,也简化了组装工艺。此外,当其应用于车顶组件时,可以降低整车重量、结构空间与物料成本,并简化车顶组件的组装工艺。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参阅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申请,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视图中同样的元件。其中:图1是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2是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状态示意图;以及图3是车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说明根据本申请的驱动装置、车顶组件及车辆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和优点等,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所有描述仅是为了举例说明而给出的,因此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形成任何的限制。在本文中,技术用语“连接”及其衍生用语涵盖了一个部件直接连接至另一部件和/或间接连接至另一部件。此外,对于在本文所提及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本专利技术仍然允许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者删减而不存在任何的技术障碍,由此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专利技术的更多其它实施例。在图1及图2中以示意方式显示出了一个根据本申请的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大致结构与构造,图中,驱动装置的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分别处于接合状态。并且在图3中示出了车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大致结构与构造。下面将结合以上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1及图2中所示的驱动装置100包括驱动电机110、传动轴120以及传动轴驱动部130。其中,驱动电机110具有沿轴向贯通设置的安装孔,其可以受控地围绕其轴线旋转来为整个驱动装置100提供动力。而驱动装置100的传动轴120则大体上包括中部121以及两个端部122、123。应当知道的是,术语“中部”与“端部”并非表示某个端点或某个平面,而是分别表示位于中间位置的传动轴的一部分与位于两端位置的传动轴的一部分,以便于描述设置在传动轴上的部分结构的位置关系,或便于描述传动轴与周边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构想的教示下足以获知如何在不同的实际应用情形中来设置与区分传动轴的“中部”与“端部”,故在此无需限定术语“端部”或“中部”所要涵盖的传动轴的具体长度。其中,传动轴120的中部121插设在驱动电机110的安装孔中。此时,由于传动轴120的中部121与安装孔之间的配合,传动轴120沿安装孔周向的运动被安装孔限制,且驱动电机110所提供的动力可以经由安装孔传递至传动轴120。同时,在传动轴120的两个端部122、123分别设置第一接合部122a与第二接合部123a,以便将传动轴120接收到的来自驱动电机的动力传递至下游部件。为实现接合部的基本功能,还可额外设置传动轴驱动部130,经由其向传动轴120提供动力,使得传动轴120受控地沿安装孔轴向发生往复运动与定位,进而使得第一接合部122a和/或第二接合部123a处于接合状态来传递动力或脱离接合状态来终止传递动力。应当知道的是,虽然期望的一种情形是使得第一接合部122a与第二接合部123a中的一个处于接合状态,而另一个处于脱离接合状态来择一地执行动力传递功能。但在某些需要的情形中,也可以应用前述装置来使得二者同时处于接合状态来传递动力或脱离接合状态终止传递动力,这些已述及、或未述及但也可通过前述装置来实现的应用方式均应在本构想的范围内。在此种布置下,根据本申请的驱动装置的技术方案,通过传动轴驱动部与可以受驱动而发生往复运动的传动轴的配合,实现了应用单个驱动电机来驱动至少两处部件,进而降低装置的整体重量、结构空间与物料成本,也简化了组装工艺。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对该驱动装置的各个零部件或其连接位置关系做出若干改型,以期获取其他技术效果,如下将予以示例性说明。例如,作为传动轴驱动部130的具体实现形式,可将其设置为包括:如图1至2所示的电磁驱动机构131;以及未图示出的弹性偏置机构、气压驱动机构或液压驱动机构。应当知道的是,前述各类驱动机构既可以择一应用于本驱动装置中,也可从中进行任意组合来应用于本驱动装置中,来实现对传动轴的驱动作用。作为图示的一个示例,此时的传动轴驱动部130仅包括电磁驱动机构131,例如,电磁铁。此种布置下,电磁驱动机构131分别靠近传动轴120的两个端部122、123设置,并通过提供电磁力来驱动传动轴120沿安装孔轴向发生往复运动与定位。例如,如图1所示,当需要驱动传动轴向上运动时,可以控制位于端部122上方的电磁驱动机构131来提供吸引力,和/或控制位于端部123下方的电磁驱动机构131来提供排斥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电机(110),其具有沿轴向贯通设置的安装孔,并受控地旋转来提供动力;/n传动轴(120),其中部(121)插设在所述驱动电机(110)的安装孔中;其中,所述传动轴(120)沿所述安装孔周向的运动被所述安装孔限制,并经由与所述安装孔的配合来接收所述驱动电机(110)提供的动力;所述传动轴(120)的两个端部(122、123)设置第一接合部(122a)与第二接合部(123a),所述传动轴(120)受驱动地沿所述安装孔轴向发生往复运动与定位,使得第一接合部(122a)和/或第二接合部(123a)处于接合状态或脱离接合状态;以及/n传动轴驱动部(130),其用于提供所述传动轴(120)沿所述安装孔轴向发生往复运动与定位的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电机(110),其具有沿轴向贯通设置的安装孔,并受控地旋转来提供动力;
传动轴(120),其中部(121)插设在所述驱动电机(110)的安装孔中;其中,所述传动轴(120)沿所述安装孔周向的运动被所述安装孔限制,并经由与所述安装孔的配合来接收所述驱动电机(110)提供的动力;所述传动轴(120)的两个端部(122、123)设置第一接合部(122a)与第二接合部(123a),所述传动轴(120)受驱动地沿所述安装孔轴向发生往复运动与定位,使得第一接合部(122a)和/或第二接合部(123a)处于接合状态或脱离接合状态;以及
传动轴驱动部(130),其用于提供所述传动轴(120)沿所述安装孔轴向发生往复运动与定位的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驱动部(130)包括电磁驱动机构(131)、弹性偏置机构、气压驱动机构与液压驱动机构中的一个或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驱动部(130)包括所述电磁驱动机构(131),其分别靠近所述传动轴(120)的两个端部(122、123)设置,并通过提供电磁力来驱动所述传动轴(120)沿所述安装孔轴向发生往复运动与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驱动部(130)包括所述电磁驱动机构(131)以及所述弹性偏置机构;所述电磁驱动机构(131)靠近所述传动轴(120)的两个端部(122、123)中的任意一个设置,所述弹性偏置机构靠近所述传动轴(120)的两个端部(122、123)中的任意一个设置;并通过提供电磁力与弹力来驱动所述传动轴(120)沿所述安装孔轴向发生往复运动与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20)的中部(121)具有沿周向布置的外齿,所述驱动电机(110)的安装孔相应地具有沿周向布置的内齿,所述传动轴(120)的中部(121)的外齿与所述驱动电机(110)的安装孔的内齿通过配合来限制所述传动轴(120)沿所述安装孔周向的运动。


6.一种车顶组件(200),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顶天窗(210)、连接至所述车顶天窗(210)的第一传动机构(220)、车顶挡板(230)、连接至所述车顶挡板(230)的第二传动机构(240),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驱动装置(100);其中,在所述驱动装置(100)的所述传动轴(120)沿所述安装孔轴向发生往复运动并定位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攀晏晓迪万正茂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