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提高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9467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大豆蛋白分散溶液的制备、大豆蛋白酶解、冷冻干燥离心、制备桑葚红色素稳定体系步骤。解决了目前对于桑椹红色素提高稳定性的方法普遍存在长期保护效果不佳,改变产品原有状态或者处理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桑椹红色素的方法成本低、操作步骤简单、方便并且不添加任何非食用的化学添加剂,在此基础上,对于桑椹红色素的热降解率有着较大程度的抑制,适应食品和饮料加工中对于桑椹红色素的需求。

A method based on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mulberry red pig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提高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色素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提高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桑椹红色素属于花色苷类天然色素,于1989年被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也是我国正式批准使用的48种天然色素之一。其花色苷种类主要含有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天竺葵-3-O-芸香糖苷,天竺葵-3-O-葡萄糖苷四种单体。可以适量添加到果糕类,糖果,果蔬汁(浆)类饮料,风味饮料等食品体系中,此外还可以降低冠心病、糖尿病并发症和癌症等疾病风险,由于其药理保健作用,也可作为化妆品以及保健品着色剂加以开发利用。但是,天然花色苷类色素在水溶液状态下不稳定,在加工、贮藏过程中极易降解,容易受温度、pH、光照、氧气、酶和金属离子等因素影响,从而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天然着色剂目前使用的最大挑战在于其稳定性,因此这个问题也一直以来被国内外的研究者密切关注。目前对于提高花色苷类的天然色素所采用的办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采用多糖类,蛋白质类,脂类等作为壁材,通过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凝聚技术等将花色苷微胶囊化;二是将花色苷进行分子改性,包括但不限于酰基化,醚基化等;三是通过黄酮类,氨基酸类,有机酸类等小分子的辅色作用,能有效提高花色苷的颜色稳定性。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长期保护效果不佳,改变产品原有状态或者处理成本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现有的桑椹红色素稳定性方面的缺陷,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作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客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提高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大豆蛋白分散溶液的制备:脱脂豆粕用去离子水分散,用NaOH调节pH,搅拌2h,离心,取上清,将上清用HCL调节pH,静置后离心,获得大豆蛋白沉淀,沉淀加去离子水复溶,制得大豆蛋白分散溶液;步骤(2)大豆蛋白酶解:取步骤(1)中制得的大豆蛋白分散溶液,预热处理后冷却至室温,调节pH后与蛋白酶混合进行酶解,酶失活,调节温度至室温和pH至中性,制得大豆蛋白-蛋白酶酶解产物;步骤(3)冷冻干燥离心:步骤(2)中的制得的大豆蛋白-蛋白酶酶解产物进行离心,调节pH至中性后,冷冻干燥离心制得大豆蛋白-蛋白酶酶解产物粉末;步骤(4)制备桑葚红色素稳定体系:步骤(3)中制得的大豆蛋白-蛋白酶酶解产物粉末和桑葚红色素粉末溶解在缓冲液中,混合均匀。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提高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方法,其中:所述蛋白酶为碱性蛋白酶,此时,所述制得大豆蛋白-蛋白酶酶解产物为大豆蛋白-碱性蛋白酶酶解产物。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提高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方法,其中:所述蛋白酶为胃蛋白酶,此时,所述制得大豆蛋白-蛋白酶酶解产物为大豆蛋白-胃蛋白酶酶解产物。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提高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方法,其中:所述蛋白酶为木瓜蛋白酶,此时,所述制得大豆蛋白-蛋白酶酶解产物为大豆蛋白-木瓜蛋白酶产物。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提高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方法,其中:所述大豆蛋白酶中蛋白酶与大豆蛋白的E/S比为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提高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方法,其中:所述大豆蛋白-蛋白酶酶解产物在9000g下冷冻干燥离心15min得到大豆蛋白-蛋白酶酶解产物粉末。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提高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方法,其中:所述缓冲液为pH为6.3的20mM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钾缓冲液。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提高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方法,其中:所述大豆蛋白-蛋白酶酶解产物粉末与桑椹红色素的质量比1:2~20: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提高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方法,其中:所述大豆蛋白分散溶液的浓度为50g/L。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提高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方法,其中:所述脱脂豆粕用NaOH调节pH至8.0,搅拌2h,离心,取上清,将上清用HCL调节pH至4.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有一种提高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方法,利用大豆、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生成的大豆蛋白-蛋白酶酶解产物产生对于花色素苷的保护作用,有效减小花色素苷的降解率,对于花色素苷生产、运输过程中减少花色素苷的降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着减少花色素苷的损耗,降低对于花色苷的加工和生成过程的成本,同时操作步骤简单、方便并且不添加任何非食用的化学添加剂,在此基础上,对于桑椹红色素的热降解率有着较大程度的抑制,适应食品和饮料加工中对于桑椹红色素的需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实施例1脱脂豆粕用去离子水分散至100g/L,用2M的NaOH调节pH至8.0,室温搅拌2h,离心(10000g,20min),取上清,将上清液用2MHCI调节pH至4.5,静置30min,离心(3300g,20min),可获得大豆蛋白沉淀,沉淀加去离子水复溶,制得大豆蛋白分散溶液,所述大豆蛋白分散溶液溶解在pH6.3的20mM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中,制成母液,按照大豆蛋白:花色素苷1:2的质量比将大豆蛋白和花色素苷加入到柠檬酸-磷酸氢二钾缓冲液中,室温下500rpm搅拌1h,充分混匀,混匀后的溶液中花色素苷浓度为0.2mg/mL。实施例2脱脂豆粕用去离子水分散至100g/L,用2M的NaOH调节pH至8.0,室温搅拌2h,离心(10000g,20min),取上清,将上清液用2MHCI调节pH至4.5,静置30min,离心(3300g,20min),可获得大豆蛋白沉淀,沉淀加去离子水复溶,制得大豆蛋白分散溶液,所述大豆蛋白分散溶液溶解在pH6.3的20mM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中,制成母液,按照大豆蛋白:花色素苷1:1的质量比将大豆蛋白和花色素苷加入到柠檬酸-磷酸氢二钾缓冲液中,室温下500rpm搅拌1h,充分混匀,混匀后的溶液中花色素苷浓度为0.2mg/mL。实施例3脱脂豆粕用去离子水分散至100g/L,用2M的NaOH调节pH至8.0,室温搅拌2h,离心(10000g,20min),取上清,将上清液用2MHCI调节pH至4.5,静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大豆蛋白分散溶液的制备:脱脂豆粕用去离子水分散,用NaOH调节pH,搅拌2h,离心,取上清,将上清用HCL调节pH,静置后离心,获得大豆蛋白沉淀,沉淀加去离子水复溶,制得大豆蛋白分散溶液;/n大豆蛋白酶解:取制得的大豆蛋白分散溶液,预热处理后冷却至室温,调节pH后与蛋白酶混合进行酶解,酶失活,调节温度至室温,调节pH至中性,制得大豆蛋白-蛋白酶酶解产物;/n冷冻干燥离心:制得的大豆蛋白-蛋白酶酶解产物进行离心,冷冻干燥离心制得大豆蛋白-蛋白酶酶解产物粉末;/n制备桑葚红色素稳定体系:制得的大豆蛋白-蛋白酶酶解产物粉末和桑葚红色素粉末溶解在缓冲液中,混合均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大豆蛋白分散溶液的制备:脱脂豆粕用去离子水分散,用NaOH调节pH,搅拌2h,离心,取上清,将上清用HCL调节pH,静置后离心,获得大豆蛋白沉淀,沉淀加去离子水复溶,制得大豆蛋白分散溶液;
大豆蛋白酶解:取制得的大豆蛋白分散溶液,预热处理后冷却至室温,调节pH后与蛋白酶混合进行酶解,酶失活,调节温度至室温,调节pH至中性,制得大豆蛋白-蛋白酶酶解产物;
冷冻干燥离心:制得的大豆蛋白-蛋白酶酶解产物进行离心,冷冻干燥离心制得大豆蛋白-蛋白酶酶解产物粉末;
制备桑葚红色素稳定体系:制得的大豆蛋白-蛋白酶酶解产物粉末和桑葚红色素粉末溶解在缓冲液中,混合均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桑椹红色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酶为碱性蛋白酶,此时,所述制得大豆蛋白-蛋白酶酶解产物为大豆蛋白-碱性蛋白酶酶解产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桑椹红色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酶为胃蛋白酶,此时,所述制得大豆蛋白-蛋白酶酶解产物为大豆蛋白-胃蛋白酶酶解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提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勇江玉婷陈洁曾茂茂王召君秦昉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