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百昌专利>正文

多头螺旋绕片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344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用于冰淇淋机、雪融机、冷饮机等制冷设备中的一种多头螺旋绕片蒸发器,它包括有内缸、外筒及装在外筒两端的挡圈,在外筒两端外壁还设有工质进、出口,其特征是在内缸与外筒之间绕装有2-3头螺旋片,形成2-3条螺旋工质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普通蒸发器外筒与螺旋片整式结构加工困难、材料浪费大的问题,并能提高传热效率,制冷速度快。(*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技术的改进,是一种多头螺旋绕片蒸发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应用的蒸发器主要有以下两种结构①盘管式蒸发器由内缸、铜管、导热膏三部分组成。铜管沿螺旋状缠绕内缸,在铜管之间缝隙处涂满导热膏,制冷剂流过铜管时蒸发吸收热量,通过导热膏及内缸壁吸收内缸中溶液热量,从而达到制冷效果。此种蒸发器制作成本较高,加工速度快,制冷效果相对较差。②套缸式蒸发器由内缸、螺纹外筒、挡圈三部分组成,螺纹外筒内壁车削成螺纹,内缸压套入外筒后,两端用挡圈封堵。制冷剂穿过内缸与外筒组成的螺旋通道时蒸发,直接通过内缸壁吸收溶液热量,从而达到制冷效果。螺纹外筒内壁车加工螺旋槽,加工速度慢,耗时多,材料浪费严重,其T型螺纹凸台有一定厚度,占用内缸接触面积,减少了吸热面积,影响传热效率,且其上螺纹均为单头螺纹,工质流动距离大,影响制冷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蒸发器,加工成本高,材料浪费大,传热效率及制冷速度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头螺旋绕片蒸发器。本技术的方案是针对现有套缸式蒸发器改进而成,将原螺旋外筒中的螺纹部分与外筒筒体部分分开制作组装而成,且增加螺纹头数。其具体结构是多头螺旋绕片蒸发器,包括有内缸、外筒及装在外筒两端的挡圈,在外筒两端外壁还设有工质进、出口,其特征是在内缸与外筒之间绕装有2-3头螺旋片,形成2-3条螺旋工质通道。本技术中所述螺旋片其截面为长方形或倒角长方形或梯形。本技术改进后,其螺旋部分易于加工,不浪费材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特别是其多头的螺旋片可以制得较薄,占用空间小,且形成多条螺旋工质通道,这种结构,相对现有技术,既增加了吸热面积,又缩短了工质流动距离,从而提高了传热效率,且制冷速度比其它形式蒸发器快1/5。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螺旋片的截面形状之一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螺旋片的截面形状之二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螺旋片的截面形状之三的剖视图。图中1-内缸,2-挡圈,3-工质进口管,4-外筒,5-工质出口管,6-螺旋片,7-螺旋片,8-焊缝。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本技术具有内缸1(采用1mm厚的不锈钢管制成),在内缸1外壁绕装有双头螺旋片6和7,其截面形状为长方形(见图3),还可制成倒角长方形(见图4)或梯形(见图5)以及其它板形。双头螺旋片6和7与内缸1点焊固定。再采用2mm的Q235-A钢板卷筒包装双头螺旋片6和7,并加焊焊缝8制成外筒4,最后在外筒4的两端头装上挡圈2,且在外筒4的外壁两端加装工质进口管3和工质出口管5即构成本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多头螺旋绕片蒸发器,包括有内缸、外筒及装在外筒两端的挡圈,在外筒两端外壁还设有工质进、出口,其特征是在内缸与外筒之间绕装有2-3头螺旋片,形成2-3条螺旋工质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头螺旋绕片蒸发器,其特征是所述螺旋片其截面为长方形或倒角长方形或梯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是用于冰淇淋机、雪融机、冷饮机等制冷设备中的一种多头螺旋绕片蒸发器,它包括有内缸、外筒及装在外筒两端的挡圈,在外筒两端外壁还设有工质进、出口,其特征是在内缸与外筒之间绕装有2-3头螺旋片,形成2-3条螺旋工质通道;本技术解决了普通蒸发器外筒与螺旋片整式结构加工困难、材料浪费大的问题,并能提高传热效率,制冷速度快。文档编号F25B39/02GK2872222SQ200620095978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日专利技术者杨百昌 申请人:杨百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头螺旋绕片蒸发器,包括有内缸、外筒及装在外筒两端的挡圈,在外筒两端外壁还设有工质进、出口,其特征是:在内缸与外筒之间绕装有2-3头螺旋片,形成2-3条螺旋工质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百昌
申请(专利权)人:杨百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