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板和具有其的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868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冷板和具有其的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所述液冷板包括:第一液冷板,所述第一液冷板上形成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第二液冷板,所述第二液冷板设在所述第一液冷板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至少一个流道筋,所述流道筋设在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之间,所述流道筋与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之间共同限定出至少一个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将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流道筋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溢胶孔,所述溢胶孔沿所述第一液冷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冷板,可以很好地贴合在多个单体电池的表面,实现电池模组的均匀散热,保证了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Liquid cooling plate and battery module and power battery pack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板和具有其的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
本技术涉及散热
,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冷板和具有其的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包的工作电流大,产热量大,同时由于动力电池包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就会导致电池的温度上升,因此,通常采用液冷板对动力电池进行散热。相关技术中,当液冷板的尺寸较大时,其平面度难于稳定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容易导致液冷板的部分区域与电池表面存在接触不良的问题或液冷板部分区域存在应力的问题,从而引起电池局部温度偏高或者液冷板部分区域强度衰减的问题,最终可能产生动力电池包热失控或者液冷板漏液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液冷板,所述液冷板可以很好地贴合在多个单体电池的表面,实现电池模组的均匀散热。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液冷板的电池模组。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模组的动力电池包。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液冷板,包括:第一液冷板,所述第一液冷板上形成有进液口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液冷板,所述第一液冷板上形成有进液口和出液口;/n第二液冷板,所述第二液冷板设在所述第一液冷板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n至少一个流道筋,所述流道筋设在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之间,所述流道筋与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之间共同限定出至少一个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将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流道筋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溢胶孔,所述溢胶孔沿所述第一液冷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液冷板,所述第一液冷板上形成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第二液冷板,所述第二液冷板设在所述第一液冷板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
至少一个流道筋,所述流道筋设在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之间,所述流道筋与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之间共同限定出至少一个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将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流道筋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溢胶孔,所述溢胶孔沿所述第一液冷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筋由所述第一液冷板凸出形成,所述溢胶孔形成在所述流道筋的底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筋内限定出溢胶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厚度为T,所述溢胶孔的宽度为A,所述流道筋的宽度为B,其中,所述T、A、B满足:
当T≤1mm时,A≥1.5mm,B≥15mm,且B-A≥12mm;
当T>1mm时,A≥3mm,B≥30mm,且B-A≥24mm。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为矩形板,所述液冷板的长度为L,所述溢胶孔的长度为S,其中,所述L、S满足:S≤0.8L。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兵陈旭李涛曾而平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