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两级热管与车身结合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力电池热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两级热管与车身结合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难题,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转型发展在节能减排领域具有较大潜力。新能源电动汽车以其绿色环保的优势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由多个单体动力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动力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由于能量不能完全转换而产生热量,如果散热不及时,将会导致电池局部温度迅速上升,影响电池工作性能,严重时会引发热失控甚至爆炸。因此,对动力电池进行热管理,是动力电池高效率、长寿命和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新能源电动汽车汽车进一步发展的前提。目前常见的动力电池热管理方式主要有空气冷却、液体冷却、相变材料冷却以及热管冷却等。空气冷却结构简单,成本低,但随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空冷的散热效率已难以满足动力电池的散热需求。液体冷却与空气冷却相比,具有更高的导热系数和热容,散热效率更好,现已成为主流的冷却方式,但液冷系统复杂,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两级热管与车身结合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上部的车身热管(103)以及车辆下部的三维超薄热管组(102),所述车身热管(103)安装在车身上,所述三维超薄热管组(102)安装在底盘上,车身热管(103)与三维超薄热管组(102)相互连接;/n所述三维超薄热管组(102)包括冷凝器(105)和若干超薄蒸发板(106),冷凝器(105)为空心结构,冷凝器(105)连接于车身热管(103),若干超薄蒸发板(106)均插置连通于冷凝器(105)的下表面,动力电池单体(101)固定于相邻的两个超薄蒸发板(106)之间;所述冷凝器(105)内设有斜向固定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两级热管与车身结合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上部的车身热管(103)以及车辆下部的三维超薄热管组(102),所述车身热管(103)安装在车身上,所述三维超薄热管组(102)安装在底盘上,车身热管(103)与三维超薄热管组(102)相互连接;
所述三维超薄热管组(102)包括冷凝器(105)和若干超薄蒸发板(106),冷凝器(105)为空心结构,冷凝器(105)连接于车身热管(103),若干超薄蒸发板(106)均插置连通于冷凝器(105)的下表面,动力电池单体(101)固定于相邻的两个超薄蒸发板(106)之间;所述冷凝器(105)内设有斜向固定的气液分流板(104),气液分流板(104)将冷凝器(105)内部分割为相通的两个空间,所述超薄蒸发板(106)内具有回流通道(301)以及盛有液态工质的蒸发腔(308),回流通道(301)和蒸发腔(308)分别连通冷凝器(105)内气液分流板(104)分割的两个空间,所述气液分流板(104)的一侧连接于回流通道(301)连通冷凝器(105)和蒸发腔(308)连通冷凝器(105)之间的位置,气液分流板(104)的另一侧高于该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热管与车身结合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热管(103)包括位于车身顶部的冷凝腔(401),位于车身底部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佳腾,姜威,饶中浩,周寿斌,姜庆海,吴战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华富江苏锂电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