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延专利>正文

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及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585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及锂电池,包括导热模块、锂电池、正极导电板、负极导电板和驱动散热系统,导热模块包括正面导热管、导热槽、流动管、背面导热管、背面流动管、背面导热管支架、底面导热腔、底面阻流板、垂直阻流板、垂直阻流板这固定板和导热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导热模块,由于锂电池在工作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槽使锂电池的热量传递到导热槽中,并且通过冷却液使温度传递到散热排内,从而实现降温的效果,通过设置的驱动散热系统,而可使导热槽和底面导热腔内的冷却液可以不断的循环流动,并且可以配合前侧散热扇叶和背面散热扇叶使热量传递到外界空气中,从而提高锂电池的工作效率。

A high temperature protection structure of lithium battery and lithium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及锂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保护
,具体为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及锂电池。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N.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当多组锂电池长时间工作时,电池内部会产生过高的温度,如果温度长时间居高不下的话,很容易使电池变老化,严重还会导致电池发生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及锂电池,解决了当多组锂电池长时间工作时,电池内部会产生过高的温度,如果温度长时间居高不下的话,很容易使电池变老化,严重还会导致电池发生爆炸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及锂电池,包括导热模块、锂电池、正极导电板、负极导电板和驱动散热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及锂电池,包括导热模块(111)、锂电池(2)、正极导电板(3)、负极导电板(4)和驱动散热系统(511),所述的导热模块(1包括正面导热管(101)、导热槽(102)、流动管(103)、背面导热管(104)、背面流动管(105)、背面导热管支架(106)、底面导热腔(107)、底面阻流板(108)、垂直阻流板(109)、垂直阻流板这固定板(110)和导热球(111),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2)的顶端和底端通过正极导电板(3)和负极导电板(4)固定连接,所述相邻两个锂电池(2)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槽(102),导热槽(102)的内部设置有垂直阻流板(109),并且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及锂电池,包括导热模块(111)、锂电池(2)、正极导电板(3)、负极导电板(4)和驱动散热系统(511),所述的导热模块(1包括正面导热管(101)、导热槽(102)、流动管(103)、背面导热管(104)、背面流动管(105)、背面导热管支架(106)、底面导热腔(107)、底面阻流板(108)、垂直阻流板(109)、垂直阻流板这固定板(110)和导热球(111),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2)的顶端和底端通过正极导电板(3)和负极导电板(4)固定连接,所述相邻两个锂电池(2)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槽(102),导热槽(102)的内部设置有垂直阻流板(109),并且垂直阻流板(109)的顶端和导热槽(102)通过垂直阻流板这固定板(110)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槽(102)下表面的前侧设置有正面导热管(101),正面导热管(101)与导热槽(102)的内部通过流动管(103)连通,所述锂电池(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面导热腔(107),底面导热腔(107)的背面通过背面导热管支架(106)固定连接有背面导热管(104),背面导热管(104)远离驱动散热系统(5)的一端与底面导热腔(107)内部连通,所述导热槽(102)背面连通有背面流动管(105),所述底面导热腔(10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底面阻流板(108);
所述的驱动散热系统(5)包括散热支撑板(501)、驱动电机支架(502)、背面散热电机支架(503)、前侧散热电机支架(504)、驱动电机(505)、驱动主动齿轮(506)、顶端输液管(507)、底端循环腔(508)、中间驱动齿轮(509)、导热驱动轮(510)、末端驱动齿轮(511)、导热驱动腔(512)、导热驱动腔支架(513)、导热驱动腔盖板(514)、散热排支架(515)、散热排(516)、底端输液管(517)、底端循环腔支架(518)、前侧散热电机(519)、前侧散热扇叶(520)、背面散热电机(521)、背面散热扇叶(522)、底端循环轮(523)和散热支架(524),所述散热支撑板(501)上表面的前侧通过导热驱动腔支架(513)固定连接有导热驱动腔(512),导热驱动腔(5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热驱动轮(510),所述导热驱动腔(5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热驱动腔盖板(514),所述导热驱动轮(5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末端驱动齿轮(511),末端驱动齿轮(511)的外表面齿轮连接有中间驱动齿轮(509),中间驱动齿轮(509)的上表面设置有底端循环腔(508),底端循环腔(508)与散热支撑板(5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延
申请(专利权)人:闫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