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昌专利>正文

一种管式固体吸附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806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式固体吸附床,包括外套管(4)及两端板(2)构成的腔体,在两端板(2)内侧的腔体内,分别设有一隔板(3),两隔板分别与同侧的端板之间形成集气室(11),集气室分别与两端板上设置的两个主热源管(1)连通,在两隔板之间均匀设有与两侧集气室连通的支气管(8),在两隔板之间的支气管上沿支气管方向均匀固定串装有散热横翅片(9),在各横翅片外固缘包设有一中间套管(5),中间套管上均匀穿打有透气口,中间套管与外套管之间设有一夹层间隙(12),夹层间隙与外套管上设置的集气管连通(6),在横翅片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吸附剂颗粒(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吸附床的性能和制冷系统的效率。(*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冷、加热、除湿、加湿等系统中使用的管式固体吸附床,属固体吸附制冷

技术介绍
石油、煤碳等矿物资源是目前主要的能源来源,矿物资源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经济发展,但随之也给全球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既便如此,由于矿物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能源紧缺也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能源问题,人们开发了许多替代技术和再利用技术,固体吸附制冷技术便是其中的一种。制冷设备需要耗费一定的能量,而固体吸附制冷技术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对制冷剂的吸附、脱附进程中的热效应实现制冷的技术,能有效利用废热、余热、排热和太阳能等不同品位的热源,不会造成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固体吸附制冷技术中,固体吸附床的功能是整套技术的核心,吸附床对于固体吸附剂的传热性能和对于气体制冷剂的传质性能是其主要的性能指标。现有的一种吸附床,如中国技术专利公报公告的一种专利号为02240008.2技术专利。该技术主要由于热源或冷源接触的内套管、外套管、中间套管、横翅片、纵翅片的集气管及填充的吸附剂构成,中间套管与外套管之间留有传热间隙,不填吸附剂,横翅片与横翅片之间交替形成传热间隙和设有纵向翅片的吸附层,并且在中间套管和横翅片表面分布有许多通透的传质孔缝,该技术的优点是增大了传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制冷系统的效率。但由于热源或冷源仅从中心通过,固体吸附剂受热不均,影响了固体吸附剂性能和吸附床整体性能的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式固体吸附床,以改善固体吸附剂的受热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一种管式固体吸附床,包括外套管及两端板构成的腔体,在两端板内侧的腔体内,分别设有一隔板,两隔板分别与同侧的端板之间形成集气室,集气室分别与两端板上设置的两个主热源管连通,在两隔板之间均匀设有与两侧集气室连通的支气管,在两隔板之间的支气管上沿支气管方向均匀固定串装有散热横翅片,在各横翅片外固缘包设有一中间套管,中间套管上均匀穿打有透气口,中间套管与外套管之间设有一夹层间隙,夹层间隙与外套管上设置的集气管连通,在横翅片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吸附剂颗料。所述的各横翅片板面上均匀穿打有透气口。所述的集气管内口处设有滤网。由于在横翅片中均匀设有通气支管,使热源或冷源进入吸附床后散开分流,从各支管中通过,使得横翅片上温度相等,消除了温差,因而各处固体吸附剂受热或受冷均匀,能够使所有的固体吸附剂效能集中发挥出来,提高了对固体吸附剂的传热性能和气态制冷剂的传质性能,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吸附床的性能和制冷系统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横翅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管式固体吸附床,外套管4及两端板2构成的腔体,在两端板2内侧的腔体内,分别设有一隔板3,两隔板分别与同侧的端板之间形成集气室11,集气室分别与两端板上设置的两个主热源管1连通,在两隔板之间均匀设有与两侧集气室连通的支气管8,在两隔板之间的支气管上沿支气管方向均匀固定串装有散热横翅片9,在各横翅片外固缘包设有一中间套管5,中间套管上均匀穿打有透气口,中间套管与外套管之间设有一夹层间隙12,夹层间隙与外套管上设置的集气管连通6,在横翅片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吸附剂颗料10。各横翅片9板面上均匀穿打有透气口13和支气管8的穿孔7。集气管内口处设有滤网14。权利要求1.一种管式固体吸附床,包括外套管(4)及两端板(2)构成的腔体,其特征在于在两端板(2)内侧的腔体内,分别设有一隔板(3),两隔板分别与同侧的端板之间形成集气室(11),集气室分别与两端板上设置的两个主热源管(1)连通,在两隔板之间均匀设有与两侧集气室连通的支气管(8),在两隔板之间的支气管上沿支气管方向均匀固定串装有散热横翅片(9),在各横翅片外固缘包设有一中间套管(5),中间套管上均匀穿打有透气口,中间套管与外套管之间设有一夹层间隙(12),夹层间隙与外套管上设置的集气管连通(6),在横翅片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吸附剂颗料(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横翅片板面上均匀穿打有透气口(1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气管内口处设有滤网(1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管式固体吸附床,包括外套管(4)及两端板(2)构成的腔体,在两端板(2)内侧的腔体内,分别设有一隔板(3),两隔板分别与同侧的端板之间形成集气室(11),集气室分别与两端板上设置的两个主热源管(1)连通,在两隔板之间均匀设有与两侧集气室连通的支气管(8),在两隔板之间的支气管上沿支气管方向均匀固定串装有散热横翅片(9),在各横翅片外固缘包设有一中间套管(5),中间套管上均匀穿打有透气口,中间套管与外套管之间设有一夹层间隙(12),夹层间隙与外套管上设置的集气管连通(6),在横翅片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吸附剂颗粒(10)。本技术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吸附床的性能和制冷系统的效率。文档编号F25B37/00GK2731366SQ200420074889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0日专利技术者王建昌, 玉海德, 张保柱 申请人:王建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式固体吸附床,包括外套管(4)及两端板(2)构成的腔体,其特征在于:在两端板(2)内侧的腔体内,分别设有一隔板(3),两隔板分别与同侧的端板之间形成集气室(11),集气室分别与两端板上设置的两个主热源管(1)连通,在两隔板之间均匀设有与两侧集气室连通的支气管(8),在两隔板之间的支气管上沿支气管方向均匀固定串装有散热横翅片(9),在各横翅片外固缘包设有一中间套管(5),中间套管上均匀穿打有透气口,中间套管与外套管之间设有一夹层间隙(12),夹层间隙与外套管上设置的集气管连通(6),在横翅片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吸附剂颗粒(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昌玉海德张保柱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