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真空腔体设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795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真空腔体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等离子真空腔体设计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小型气缸,小型气缸运行带动第一铰接杆的右端翘起,第一铰接杆的右端翘起通过竖杆带动背杆同步翘起,第二铰接杆的右端与三角板的右端相铰接,使三角板的右端下降左端升起,三角板的左端升起带动驱动杆升起,短杆的铰接进一步的固定了驱动杆的位置,使驱动杆能够做竖直方向的上下运动,驱动杆上下运动通过横板带动下托架上升或者下降,夹紧或者松开产品,从而能够固定住不同形状产品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容易,解决了等离子腔体无法满足不同形状产品处理的问题,具有适用于不同形状产品的优点。

Design structure of plasma vacuum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等离子真空腔体设计结构
本技术涉及真空腔体的设计与制造
,具体为等离子真空腔体设计结构。
技术介绍
真空腔体顾名思义就是内部真空的腔体,一般用于储存和运输电子元件,传统的等离子真空腔体处理设备一般是针对材料设计成水平多层结构或者是竖直多层放置的板材,而固定的结构显然并不能够满足所有的电子元件的储存与运输,比如,如果需要处理的产品是长方体或者不规则形状的,那么无论哪一种结构的腔体,都不能够稳定的放置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晃动,从而对产品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对产品造成损害,得不偿失,有时也会因为拉动而产生静电摩擦,形成碎屑从而造成二次伤害,无法保证产品的处理效果,一致性比较差,良率较低,因此,如何能够设计一种适用于不同形状的等离子真空腔体,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等离子真空腔体设计结构,具备适用于不同形状产品的优点,解决了等离子腔体无法满足不同形状产品处理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适用于不同形状产品的目的,本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等离子真空腔体设计结构,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上方开设有真空腔(3),所述外壳(1)的内部下方开设有驱动腔(2),所述驱动腔(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小型气缸(4),所述小型气缸(4)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定位垫(5),所述小型气缸(4)的输出轴顶部固定连接有铰接块(6),所述铰接块(6)的外壁铰接有第一铰接杆(9),所述第一铰接杆(9)的外壁铰接有第一固定块(7),所述第一铰接杆(9)的右端铰接有三角板(10),所述三角板(10)的外壁铰接有竖杆(11),所述竖杆(11)的底部铰接有背杆(12),所述背杆(12)的左端铰接有第二固定块(8),所述第二固定块(8)的外壁铰...

【技术特征摘要】
1.等离子真空腔体设计结构,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上方开设有真空腔(3),所述外壳(1)的内部下方开设有驱动腔(2),所述驱动腔(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小型气缸(4),所述小型气缸(4)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定位垫(5),所述小型气缸(4)的输出轴顶部固定连接有铰接块(6),所述铰接块(6)的外壁铰接有第一铰接杆(9),所述第一铰接杆(9)的外壁铰接有第一固定块(7),所述第一铰接杆(9)的右端铰接有三角板(10),所述三角板(10)的外壁铰接有竖杆(11),所述竖杆(11)的底部铰接有背杆(12),所述背杆(12)的左端铰接有第二固定块(8),所述第二固定块(8)的外壁铰接有第二铰接杆(14),所述背杆(12)的右端铰接有短杆(13),所述短杆(13)的左端铰接有驱动杆(15),所述驱动杆(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16),所述横板(16)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密封垫(17),所述横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托架(18),所述下托架(18)的上方设置有上托架(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东马飞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双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