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跃专利>正文

低温发生器结晶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64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双效吸收式溴化锂制冷机(溴冷机)的低温发生器(及单效溴化锂机的发生器,下同),具体是指能测定低温发生器内是否结晶的低温发生器结晶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液位传感器(3)、PLC(11)组成,PLC(11)通过PLC连接线(12)与液位传感器(3)、冷却水泵(13)连接,液位传感器(3)的探针伸向低温发生器(2)内正常液位上方某个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技术先进,有效地解决了低温发生器(2)结晶的自动控制,实现了一次溴化锂制冷技术的革命。(*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双效吸收式溴化锂制冷机(溴冷机)的低温发生器(及单效溴化锂机的发生器,下同),具体是指能测定低温发生器内是否结晶的低温发生器结晶传感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连接部件示意图。图中,1-蒸汽管,2-低温发生器,3-液位传感器,4-溶液,5-稀溶液管,6-浓溶液管,7-套管,8-溶液热交换器,9-吸收器,10-溶液泵,11-PLC,12-PLC连接线,13-冷却水泵,14-排热扇,15-冷却塔。实施例参见图1,本技术它主要由液位传感器(3)、PLC(11)组成,PLC(11)通过PLC连接线(12)与液位传感器(3)、冷却水泵(13)连接,液位传感器(3)的探针伸向低温发生器(2)内正常液位上方某个位置。从高温发生器送来的蒸汽进入低温发生器(2)蒸汽管(1)加热低温发生器(2)中的溶液(4),浓溶液经由浓溶液管(6)进入溶液热交换器(8),然后进入吸收器(9)参与喷淋,被稀释的溶液为稀溶液,由溶液泵(10)泵入溶液热交换器(8)进行热交换,经由套管(7)、稀溶液管(5),进入低温发生器(2)继续加热;另外冷却水泵(13)将冷却水输入到吸收器(9)吸热,并将升温的冷却水输回到冷却塔(15)喷淋冷却。如果低温发生器(2)内出现结晶,浓溶液将滞流,溶液(4)液面会升高,当液面触及到液位传感器(3)的探针时,信号传到PLC(11),使冷却水泵(13)停止工作,冷却水不进入吸收器(9)吸热,稀溶液温度升高,进入低温发生器(2)的高温溶液(4)逐步消除结晶,使浓溶液继续流动,当液面离开液位控制器(3)的探针后的一段时间内,PLC(11)又控制冷却水泵(13)启动,进入正常运行。本技术由于技术先进,有效地解决了低温发生器(2)结晶的自动控制,实现了一次溴化锂制冷技术的革命。权利要求1.一种低温发生器结晶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液位传感器(3)、PLC(11)组成,PLC(11)通过PLC连接线(12)与液位传感器(3)、冷却水泵(13)连接,液位传感器(3)的探针伸向低温发生器(2)内正常液位上方某个位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双效吸收式溴化锂制冷机(溴冷机)的低温发生器(及单效溴化锂机的发生器,下同),具体是指能测定低温发生器内是否结晶的低温发生器结晶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液位传感器(3)、PLC(11)组成,PLC(11)通过PLC连接线(12)与液位传感器(3)、冷却水泵(13)连接,液位传感器(3)的探针伸向低温发生器(2)内正常液位上方某个位置。本技术由于技术先进,有效地解决了低温发生器(2)结晶的自动控制,实现了一次溴化锂制冷技术的革命。文档编号F25B47/00GK2508187SQ0125732公开日2002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13日专利技术者张跃 申请人:张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温发生器结晶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液位传感器(3)、PLC(11)组成,PLC(11)通过PLC连接线(12)与液位传感器(3)、冷却水泵(13)连接,液位传感器(3)的探针伸向低温发生器(2)内正常液位上方某个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
申请(专利权)人:张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