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加热系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在低温环境下的加热方案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能耗以及使用寿命可以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新能源汽车上电池组采用的加热方案有暖风加热、电热膜加热、热泵制热、PTC加热和利用发动机或者电机回路的余热等。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利用发动机或者电机回路的余热加热电池组可以说是最直接的,但是余热的来源是发动机回路还是电机回路,以及管路的连接方式的不同对整个电池组加热系统的复杂程度和有效利用量都有影响。有专利公开了采用发动机小循环水对电池加热的方案和加热器加热电池的方案,但是其采用了换热器实现热量的交换,使得管路结构复杂且热交换效率慢,热量散失快。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加热系统,以减少换热中的热量损失,节约能源。上述目标和其他目标将通过独立权利要求中的特征来达成。进一步的实现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体现。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水壶(1);/n余热回收循环管路(3),连接于所述水壶(1);/n加热器加热循环管路(2),连接于所述水壶(1);/n电池组(4),连接于所述余热回收循环管路(3)或所述加热器加热循环管路(2);/n所述余热回收循环管路(3)和所述加热器加热循环管路(2)的热介质能在所述水壶(1)内混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壶(1);
余热回收循环管路(3),连接于所述水壶(1);
加热器加热循环管路(2),连接于所述水壶(1);
电池组(4),连接于所述余热回收循环管路(3)或所述加热器加热循环管路(2);
所述余热回收循环管路(3)和所述加热器加热循环管路(2)的热介质能在所述水壶(1)内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壶(1)包括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
所述第一腔室(111)和所述第二腔室(112)可选择性地连通或隔离;
所述余热回收循环管路(3)连接于所述第一腔室(111),所述加热器加热循环管路(2)连接于所述第二腔室(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壶(1)包括壳体(11)、隔离板(113)和第一通断阀(114);
所述隔离板(113)连接于所述壳体(11)内,将所述壳体(11)分割为所述第一腔室(111)和所述第二腔室(112);
所述隔离板(113)设有贯通口(1131);
所述第一通断阀(114)连接于所述贯通口(11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壶(1)包括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介质流通管(14)和第二通断阀(15);
所述第一壳体(12)具有所述第一腔室(111),所述第二壳体(13)具有所述第二腔室(112);
所述介质流通管(14)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2)和所述第二壳体(13),能导通所述第一腔室(111)和所述第二腔室(112);
所述第二通断阀(15)设置于所述介质流通管(14)。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壶(1)还包括气压平衡管(16);
所述气压平衡管(16)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腔室(11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腔室(11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加热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林,李瑞青,刘宗成,颜伏伍,景华斌,陈罚,王恒达,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