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载接入检测方法、开关电路与电池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负载接入检测方法、开关电路与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电动车已经成为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动力电池包作为电动车的能源核心,是电动车的关键部件。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池包中的充放电场效晶体管处于常闭状态,在电池包在接入车体时,车体底座与电池包接口会出现打火烧蚀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接入检测方法、开关电路与电池管理系统,能够避免电池包接入负载电路时出现的打火烧蚀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负载接入检测方法,包括:检测第一检测点的电压,第一检测点通过跨接电阻与电池包中电池组的正极电连接;检测第二检测点的电压,在电池包接入负载电路时第二检测点与第一检测点短接;若第一检测点的电压与第二检测点的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电压阈值,控制开关电路进入预充模式,通过电池包为负载电路中的负载电容进行预充电,开关电路在预充模式下的充电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载接入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检测第一检测点的电压,所述第一检测点通过跨接电阻与电池包中电池组的正极电连接;/n检测第二检测点的电压,在所述电池包接入负载电路时所述第二检测点与所述第一检测点短接;/n若所述第一检测点的电压与所述第二检测点的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电压阈值,控制开关电路进入预充模式,通过所述电池包为所述负载电路中的负载电容进行预充电,所述开关电路在所述预充模式下的充电电流小于所述开关电路在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接入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第一检测点的电压,所述第一检测点通过跨接电阻与电池包中电池组的正极电连接;
检测第二检测点的电压,在所述电池包接入负载电路时所述第二检测点与所述第一检测点短接;
若所述第一检测点的电压与所述第二检测点的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电压阈值,控制开关电路进入预充模式,通过所述电池包为所述负载电路中的负载电容进行预充电,所述开关电路在所述预充模式下的充电电流小于所述开关电路在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接入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检测点的电压与所述第二检测点的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电压阈值,控制开关电路进入预充模式,通过所述电池包为所述负载电路中的负载电容进行预充电,包括:
若所述第一检测点的电压与所述第二检测点的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电压阈值,控制所述开关电路进入所述预充模式,通过所述电池包为所述负载电路中的负载电容进行预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载接入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第三开关;
断开所述第二开关,导通所述第一开关的充电方向并导通所述第三开关的充电方向形成所述开关电路的充电模式;
断开所述第一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开关的充电方向并导通所述第三开关的充电方向形成所述开关电路的预充模式;
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并联;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三开关串联;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三开关通过至少一个电阻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载接入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电路进入预充模式,通过所述电池包为所述负载电路中的负载电容进行预充电,包括:
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在第二预设时长内保持预充模式,通过所述电池包为所述负载电容进行预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接入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检测点的电压与所述第二检测点的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大于所述电压阈值,判定发生接入故障。
6.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检测点的电压,所述第一检测点通过跨接电阻与电池包中电池组的正极电连接;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第二检测点的电压,在所述电池包接入负载电路时所述第二检测点与所述第一检测点短接;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点的电压与所述第二检测点的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电压阈值时,控制开关电路进入预充模式,通过所述电池包为所述负载电路中的负载电容进行预充电,所述开关电路在所述预充模式下的充电电流小于所述开关电路在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点的电压与所述第二检测点的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电压阈值时,控制所述开关电路进入所述预充模式,通过所述电池包为所述负载电路中的负载电容进行预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第三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并联;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三开关串联;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三开关通过至少一个电阻串联;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断开所述第一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开关的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马行,王兴昌,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