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个独立制冷系统的钎焊式板式换热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8414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多个独立制冷系统的钎焊式板式换热器。主要是在一个板式换热器上面通过不同的换热板组合实现一个冷媒水路系统和多个制冷剂系统。能有效充分利用板式换热器体积小巧的优点,将整个板式换热器体积缩小一半以上。(*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板式换热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多个独立制冷系统的钎焊式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钎焊式板式换热器以其高效的换热效率在空调制冷行业内被广泛的应用。目前该类板式换热器的设计生产加工最多为双系统,在多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只能采用多台双系统或多台单系统并联的方式组织连接。这样一方面无法有效控制水系统水力的平衡问题,造成为了连接水路系统,平衡水力而连接管件的浪费,同时也造成整个产品的体积比较大,无法充分利用板式换热器的体积小巧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个独立制冷系统的钎焊式板式换热器,在一个板式换热器上面通过不同的换热板片组合,实现一个冷煤水路系统和多个制冷系统。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多个独立制冷系统的钎焊式板式换热器,由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若干金属换热板叠装而成,每个换热板具有形成制冷剂系统及冷媒水系统的进口流道和出口流道的开孔,其特征是,在一个板式的换热器上面通过不同的板片组合,实现一个冷媒水系统和三个或四个制冷剂系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不同的板片组合,在一个板式换热器上实现一个冷煤水系统和多个制冷剂系统,降低了制冷空调系统的成本,缩小了整机的体积。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技术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三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四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换热板,2、冷煤水通道,3、制冷剂系统1,4、制冷剂系统2,5、制冷剂系统3,6、制冷剂系统4,7、箭头所示为各系统进出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一个冷媒水路系统和三个制冷剂系统的板式换热器及一个冷媒水路系统和四个制冷剂系统的板式换热器。该类型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换热板(1)叠装而成。板上的孔分别为制冷剂系统与冷媒水系统的进出口,在各板片之间四周的焊接线内形成许多小流通断面的流道,使两侧的冷热流体分开流动,通过换热板进行热量交换。其中制冷剂系统1(3)第一流道与制冷剂系统2(4)第一流道中间夹层通道为冷媒水通道(2),接着制冷剂系统2第一流道与制冷剂系统1第二流道中间夹层通道仍为冷媒水通道,最后制冷剂+系统1第二流道与制冷剂系统2第二流道中间夹层通道为冷媒水通道,依次类推,以实现制冷剂系统通道始终与冷媒水系统通道的交叉进行交换热量,同时实现制冷剂系统也能够实现交叉,避免单系统运行过程水力偏流现象的发生。三系统与四系统的区别主要是板式换热器的另一侧为单系统,而四系统是双系统。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多个独立制冷系统的钎焊式板式换热器,由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若干金属换热板叠装而成,每个换热板具有形成制冷剂系统的进口流道和出口流道的开孔,其特征是,在一个板式换热器上面通过不同的板片组合,实现一个冷媒水路系统和三个或四个制冷剂系统。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多个独立制冷系统的钎焊式板式换热器。主要是在一个板式换热器上面通过不同的换热板组合实现一个冷媒水路系统和多个制冷剂系统。能有效充分利用板式换热器体积小巧的优点,将整个板式换热器体积缩小一半以上。文档编号F25B39/00GK2886457SQ200620070538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0日专利技术者丁伟, 陈振乾, 秦建 申请人:徐州市万和冷暖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多个独立制冷系统的钎焊式板式换热器,由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若干金属换热板叠装而成,每个换热板具有形成制冷剂系统的进口流道和出口流道的开孔,其特征是,在一个板式换热器上面通过不同的板片组合,实现一个冷媒水路系统和三个或四个制冷剂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伟陈振乾秦建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万和冷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