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非均匀性化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415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非均匀性化霜结构。它是在普通的翅片换热器底部调整部分盘管增设优先除底部霜层部分。在节流分配系统的毛细管外装置有分配管,使系统在融霜状态下充分降低系统阻力的条件下保证制冷剂热动力均匀。(*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地说是一种翅片换热器的非均匀性化霜结构。
技术介绍
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在空调行业被广泛的推广应用,主要是因其优良的换热性能及安装位置的随意性。但是目前室外翅片换热器在冬季制热过程中因环境温度低,湿度大造成换热器表面结霜,使换热器换热效率急剧恶化。为了有效提高换热效率,空调厂家采用了周期化霜技术。但是因为换热器结构问题,换热器中上部位化霜所产生的融水随重力的作用流到下部,因化霜周期原因造成化霜结束融水尚未流淌干净就进入下一制热循环。这种现象在上出风方式的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中尤为明显,主要的原因是换热器的上中下三部位进风风速的有差异如图1所示,造成换热效率不均匀,导致翅片换热器表面原始结霜不均匀。这样周而复始造成换热器下部结霜逐步恶化,无法有效提高换热效率,甚至会出现因换热效果不好,造成压缩机回液,导致压缩机发生液出的现象。同时在融霜过程中往往出现部分支管(主要集中在换热器下部)因制冷剂运行过程中热动力原因无法有效融霜,而其他支管的融霜完毕,造成此时系统高压运行压力偏高,出现跳机保护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翅片换热器的非均匀性化霜结构,能有效控制结霜的均匀性及熔霜过程的可持续进行。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空调非均匀性化霜结构,包括翅片换热器、节流分配部分,其特征是在换热器的底部增加了优先除底部霜层换热部分;在节流分配部分采用增加分配阻力及减少融霜过程阻力的节流分配结构;所述节流分配结构由分配管和同轴心装置在分配管内的毛细管组成,毛细管与分配管之间有间隙。所述的分配管为大通径铜管。由于在普通的翅片换热器低部调整部分盘管应用于优先除底部霜层,这样在制热过程能保证压缩机回收的气体为过热气体,同时能有效减除盘管底部融霜恶化现象。在节流分配方面采取增加分配阻力及减少融霜过程阻力措施,制热状态下制冷剂分配采用毛细管(较小通径),制冷及融霜过程制冷剂通过毛细管与大通径分配铜管之间间隙(较大通径)运行,这样以保证分配系统的均匀性,保证翅片表面结霜均匀,系统在融霜状态下制冷剂热动力均匀,实现有效化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分配系统均匀,换热器翅片表面结霜均匀。系统在融霜状态下在充分降低系统运行阻力的条件下保证制冷剂热动力均匀。即能有效控制结霜的均匀性和融霜过程的可持续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9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技术。图1为换热器三部位进风风速差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换热器,2、优先除底部霜层换热部分,3、毛细管,4、分配管,5、蒸发器,6、四通阀,7、压缩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图2所示,在换热器1的底部增加了优先除底部霜层换热部分2,这样在空调制热过程能使压缩机7回收的气体为过热气体,同时能减除盘管底部融霜恶化现象。在节流分配毛细管3的外周套有大通径分配铜管4,两者同轴心装配,在两者间留有间隙,在制热状态下制冷剂分配采用毛细管(较小通径);制冷及融霜过程制冷剂通过毛细管3与分配管4之间的间隙(较大通径)运行,这样便可保证分配系统的均匀性,使换热器翅片表面结霜均匀。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非均匀性化霜结构,包括翅片换热器(1)、节流分配部分(2),其特征是在换热器(1)的底部增加了优先除底部霜层换热部分(2);在节流分配部分采用增加分配阻力及减少融霜过程阻力的节流分配结构;所述节流分配结构由分配管(4)和同轴心装置在分配管(4)内的毛细管(3)组成,毛细管(3)与分配管(4)之间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非均匀性化霜结构,其特征是分配管(4)为大通径铜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非均匀性化霜结构。它是在普通的翅片换热器底部调整部分盘管增设优先除底部霜层部分。在节流分配系统的毛细管外装置有分配管,使系统在融霜状态下充分降低系统阻力的条件下保证制冷剂热动力均匀。文档编号F25B47/02GK2886462SQ20062007053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0日专利技术者丁伟, 陈振乾, 秦建 申请人:徐州市万和冷暖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非均匀性化霜结构,包括翅片换热器(1)、节流分配部分(2),其特征是在换热器(1)的底部增加了优先除底部霜层换热部分(2);在节流分配部分采用增加分配阻力及减少融霜过程阻力的节流分配结构;所述节流分配结构由分配管(4)和同轴心装置在分配管(4)内的毛细管(3)组成,毛细管(3)与分配管(4)之间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伟陈振乾秦建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万和冷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