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大工件工装悬臂变形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387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减小大工件工装悬臂变形的机构,包括工作台、用于放置大工件的工装,所述工装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工装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工作台外,且所述工装的重心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内侧,还包括用于调节大工件的重力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大工件的平衡位置的竖向平面上,所述大工件的平衡位置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减小大工件工装悬臂变形的机构,在不改变工装本身刚度的情况下,极大减小工装悬臂(即工装位于工作台外的一部分)变形;还可以改善工作台受力情况;减小工装所需体积、重量,降低工装转移、保存难度,降低成本。

A mechanism to reduce the cantilever deformation of large workpie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小大工件工装悬臂变形的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小大工件工装悬臂变形的机构。
技术介绍
大工件的加工工装,有时由于机床工作台尺寸和机床加工行程的限制,会形成悬臂结构,此时为了控制工装变形量,通常采取加厚工装主体的方法,此方法增大了工装的尺寸,不好存放转移,也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减小大工件工装悬臂变形的机构,解决在不改变工装本身刚度的情况下,减小工装悬臂变形和改善工作台受力情况。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减小大工件工装悬臂变形的机构,包括工作台、用于放置大工件的工装,所述工装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工装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工作台外,且所述工装的重心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内侧,还包括用于调节大工件的重力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大工件的平衡位置的竖向平面上,所述大工件的平衡位置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内侧。本技术方案中,调节装置设置在大工件的平衡位置的竖向平面上,可以有利于调节大工件的重力,使调节装置承受大部分大工件的重力,而工装只承受小部分的大工件的重力。作为优化,所述工装包括底板以及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竖向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定位所述大工件的定位面。这样,大工件放置在工装的支撑柱的定位面上进行定位,为后续的生产做准备,调节装置使调节装置承受大部分大工件的重力,工装放置大工件的定位面只承受小部分的大工件的重力。作为优化,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可调顶力装置,所述可调顶力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可调顶力装置位于所述大工件的平衡位置的下方且与所述大工件的底部抵接。这样,可调顶力装置可以从大工件的下方托住大工件,从而改变大工件对工装悬臂的压力。作为优化,所述可调顶力装置包括气囊或千斤顶。这样,当大工件的底部为弧形或不规则的形状时,使用气囊可以使大工件更好地被托起,当大工件的底部为平面状时,使用千斤顶可以使大工件对工装的压力减小更多,这样可以适合各种形状的大工件。作为优化,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可调拉力装置,所述可调拉力装置位于所述大工件的平衡位置的上方且与所述大工件的顶部可拆卸连接。这样,可调拉力装置可以从大工件的上方将大工件拉起,从而改变大工件对工装的压力,而且可以改善工作台的受力情况。作为优化,所述可调拉力装置包括吊索。这样,吊索是最常用的拉力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减小大工件工装悬臂变形的机构,在不改变工装本身刚度的情况下,极大减小工装悬臂(即工装位于工作台外的一部分)变形;还可以改善工作台受力情况;减小工装所需体积、重量,降低工装转移、保存难度,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减小大工件工装悬臂变形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减小大工件工装悬臂变形的机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工作台,2为工装,21为底板,22为支撑柱,23为定位面,3为大工件,4为可调顶力装置,5为可调拉力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上、下”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减小大工件工装悬臂变形的机构,包括工作台1、用于放置大工件3的工装2,所述工装2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工装2的一部分位于工作台1外,且工装2的重心位于工作台1的内侧,还包括用于调节大工件的重力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大工件3的平衡位置的竖向平面上,大工件3的平衡位置位于工作台1的内侧,若大工件的平衡位置位于工作台的外侧,则放置大工件的工装会向外倾斜放不平衡。大工件可以根据每个生产部门的作业需求进行定义,可以是重量超过5kg的工件,也可以是其他。平衡位置是工件重心,若大工件是对称结构,则平衡位置则在大工件的中部;若大工件为非对称结构,则平衡位置则在大工件的偏左或偏右的位置,通过测量大工件的重心可以测得。本实施例中,大工件为对称结构,故平衡位置位于大工件的中部,调节装置位于大工件的中部的竖向平面上。所述工装2包括底板21以及支撑柱22,所述支撑柱22竖向固定在所述底板21的两侧,所述支撑柱2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定位所述大工件3的定位面23。大工件定位于定位面上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例如在定位面上设置与大工件匹配的凹槽;又或者若大工件放置在定位面上的部位设有贯穿的螺孔,在定位面上设置螺孔,通过螺钉可以将大工件固定在定位面上。根据不同大工件的形状特点,可以对定位面进行不同的改造。调节装置为可调顶力装置4,所述可调顶力装置4设置在所述底板21上,所述可调顶力装置4位于所述大工件3的中部的下方且与所述大工件3的底部抵接。这里的可调顶力装置可以为气囊,也可以为千斤顶,例如液压千斤顶,还可以为其他可以将大工件顶起的装置。可调顶力装置可以通过任何方式与工装的底板连接,例如通过焊接或者直接放置等方式将千斤顶放置在工装底板上,或者通过胶粘的方式将充好气的气囊粘贴在工装底板上,将可调顶力装置放置在大工件的中部下方,将大工件托起,可以减小大工件对工装支撑柱上的定位面的压力。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其余机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调节装置为可调拉力装置5,所述可调拉力装置5位于所述大工件3的中部的上方且与所述大工件3的顶部可拆卸连接。这里的可调拉力装置可以为吊索或者其他具有拉力的装置。这里的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为通过拉环和拉钩配合的方式连接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即若大工件的中部上方设有拉环,吊索的下方可以设置拉钩,将拉钩穿过拉环即可实现吊索对大工件的拉起;若大工件的中部上方没有设置拉环,则可以将吊索绑在大工件的中部并拉起。最后应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统计数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小大工件工装悬臂变形的机构,包括工作台(1)、用于放置大工件(3)的工装(2),所述工装(2)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工装(2)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工作台(1)外,且所述工装(2)的重心位于所述工作台(1)的内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大工件的重力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大工件(3)的平衡位置的竖向平面上,所述大工件(3)的平衡位置位于所述工作台(1)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小大工件工装悬臂变形的机构,包括工作台(1)、用于放置大工件(3)的工装(2),所述工装(2)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工装(2)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工作台(1)外,且所述工装(2)的重心位于所述工作台(1)的内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大工件的重力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大工件(3)的平衡位置的竖向平面上,所述大工件(3)的平衡位置位于所述工作台(1)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大工件工装悬臂变形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2)包括底板(21)以及支撑柱(22),所述支撑柱(22)竖向固定在所述底板(21)的两侧,所述支撑柱(2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定位所述大工件(3)的定位面(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易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昭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