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卜香菊专利>正文

一种语文教学用图示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387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语文教学用图示架,涉及语文教学技术领域,包括展示面板A,所述展示面板A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展示面板B,且展示面板A与展示面板B的连接处安装有合页,所述展示面板A的后侧开设有收纳槽A,且展示面板A的下端转动安装有支撑架A,所述展示面板A与支撑架A的连接处安装有转动轴A。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操作方便,通过设置的收纳槽A和收纳槽B能够进行支撑架A与支撑架B的收纳,同时通过设置的合页能够实现展示面板A与展示面板B的折叠重合,降低图示架的空间占用率,提高其便携性,通过设置的支撑架A与支撑架B能够实现图示架的高度调整,提高其灵活性及实用性,为使用者提供便利。

A graphic frame for Chinese Tea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语文教学用图示架
本技术涉及语文教学
,具体是一种语文教学用图示架。
技术介绍
语文,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字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而语文教学中,为了方便大家对文章的理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各种教学图示架应需求而出现。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语文教学用图示架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其体积较大,携带较为不便,同时现有图示架高度固定,不能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高低调整,实用性及灵活性较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语文教学用图示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语文教学用图示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其体积较大,携带较为不便,同时现有图示架高度固定,不能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高低调整,实用性及灵活性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语文教学用图示架,包括展示面板A,所述展示面板A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展示面板B,且展示面板A与展示面板B的连接处安装有合页,所述展示面板A的后侧开设有收纳槽A,且展示面板A的下端转动安装有支撑架A,所述展示面板A与支撑架A的连接处安装有转动轴A,所述展示面板B的后侧开设有收纳槽B,且展示面板B的底端转动安装有支撑架B,所述展示面板B与支撑架B的连接处安装有转动轴B。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展示面板A与展示面板B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且展示面板A与支撑架A通过转动轴A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展示面板B与支撑架B通过转动轴B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A与支撑架B结构相同,且支撑架A与收纳槽A相适配,所述支撑架B与收纳槽B相适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A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嵌入安装有伸缩杆,且固定杆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杆的一侧面位于滑槽的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孔,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位于固定杆的内部位置处安装有滑块,且伸缩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脚,所述滑块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杆,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杆,且滑块与限位杆的连接处安装有弹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杆与固定杆通过滑块和滑槽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杆与滑块通过弹簧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收纳槽A和收纳槽B,能够进行支撑架A与支撑架B的收纳,同时,通过设置的合页能够实现展示面板A与展示面板B的折叠重合,克服传统图示架体积较大携带不便的缺陷,降低图示架的空间占用率,提高其便携性。2、本技术通过向限位杆施加压力使其进入滑槽内,上下移动伸缩杆,使得滑块通过滑动杆和限位杆沿滑槽上下滑动至合适位置,此时,弹簧带动限位杆弹出卡入限位孔内,进行伸缩杆的固定,实现支撑架A的长短调节,进而实现图示架的高度调整,提高其灵活性及实用性,为使用者提供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语文教学用图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语文教学用图示架的正视图;图3为一种语文教学用图示架中支撑架A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语文教学用图示架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展示面板A;2、展示面板B;3、合页;4、收纳槽A;5、支撑架A;51、固定杆;52、伸缩杆;53、滑槽;54、限位孔;55、滑块;56、支撑脚;57、滑动杆;58、限位杆;59、弹簧;6、转动轴A;7、收纳槽B;8、支撑架B;9、转动轴B。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语文教学用图示架,包括展示面板A1,展示面板A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展示面板B2,且展示面板A1与展示面板B2的连接处安装有合页3,展示面板A1的后侧开设有收纳槽A4,且展示面板A1的下端转动安装有支撑架A5,展示面板A1与支撑架A5的连接处安装有转动轴A6,展示面板B2的后侧开设有收纳槽B7,且展示面板B2的底端转动安装有支撑架B8,展示面板B2与支撑架B8的连接处安装有转动轴B9,展示面板A1与展示面板B2通过合页3转动连接,且展示面板A1与支撑架A5通过转动轴A6转动连接,展示面板B2与支撑架B8通过转动轴B9转动连接,支撑架A5与收纳槽A4相适配,支撑架B8与收纳槽B7相适配,通过设置的收纳槽A4和收纳槽B7能够进行支撑架A5与支撑架B8的收纳,同时,通过设置的合页3能够实现展示面板A1与展示面板B2的折叠重合,克服传统图示架体积较大携带不便的缺陷,降低图示架的空间占用率,提高其便携性。进一步的,支撑架A5与支撑架B8结构相同,支撑架A5包括固定杆51,固定杆51的底端嵌入安装有伸缩杆52,且固定杆51的内壁开设有滑槽53,固定杆51的一侧面位于滑槽53的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孔54,伸缩杆52的顶部位于固定杆51的内部位置处安装有滑块55,且伸缩杆5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脚56,滑块55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杆57,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杆58,且滑块55与限位杆58的连接处安装有弹簧59,伸缩杆52与固定杆51通过滑块55和滑槽53滑动连接,限位杆58与滑块55通过弹簧59固定连接,通过向限位杆58施加压力使其进入滑槽53内,上下移动伸缩杆52,使得滑块55通过滑动杆57和限位杆58沿滑槽53上下滑动至合适位置,此时,弹簧59带动限位杆58弹出卡入限位孔54内,进行伸缩杆52的固定,实现支撑架A5的长短调节,进而实现图示架的高度调整,提高其灵活性及实用性,为使用者提供便利。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打开展示面板A1和展示面板B2,然后转动打开支撑架A5和支撑架B8,进一步的,根据实际使用环境,进行展示架的高度调整,通过向限位杆58施加压力使其进入滑槽53内,上下移动伸缩杆52,使得滑块55通过滑动杆57和限位杆58沿滑槽53上下滑动至合适位置,此时,弹簧59带动限位杆58弹出卡入限位孔54内,进行伸缩杆52的固定,实现支撑架A5的长短调节,进而实现图示架的高度调整,提高其灵活性及实用性,为使用者提供便利,当用户不使用时,可转动支撑架A5和支撑架B8将其收入收纳槽A4和收纳槽B7内,然后,转动展示面板B2使其与展示面板A1重叠即可,本设计通过设置的收纳槽A4和收纳槽B7能够进行支撑架A5与支撑架B8的收纳,同时,通过设置的合页3能够实现展示面板A1与展示面板B2的折叠重合,克服传统图示架体积较大携带不便的缺陷,降低图示架的空间占用率,提高其便携性。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语文教学用图示架,包括展示面板A(1),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面板A(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展示面板B(2),且展示面板A(1)与展示面板B(2)的连接处安装有合页(3),所述展示面板A(1)的后侧开设有收纳槽A(4),且展示面板A(1)的下端转动安装有支撑架A(5),所述展示面板A(1)与支撑架A(5)的连接处安装有转动轴A(6),所述展示面板B(2)的后侧开设有收纳槽B(7),且展示面板B(2)的底端转动安装有支撑架B(8),所述展示面板B(2)与支撑架B(8)的连接处安装有转动轴B(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语文教学用图示架,包括展示面板A(1),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面板A(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展示面板B(2),且展示面板A(1)与展示面板B(2)的连接处安装有合页(3),所述展示面板A(1)的后侧开设有收纳槽A(4),且展示面板A(1)的下端转动安装有支撑架A(5),所述展示面板A(1)与支撑架A(5)的连接处安装有转动轴A(6),所述展示面板B(2)的后侧开设有收纳槽B(7),且展示面板B(2)的底端转动安装有支撑架B(8),所述展示面板B(2)与支撑架B(8)的连接处安装有转动轴B(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语文教学用图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面板A(1)与展示面板B(2)通过合页(3)转动连接,且展示面板A(1)与支撑架A(5)通过转动轴A(6)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语文教学用图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面板B(2)与支撑架B(8)通过转动轴B(9)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语文教学用图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香菊
申请(专利权)人:卜香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