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面电阻点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210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单面电阻点焊装置,涉及焊接领域,其第一气缸与正电极杆的一端连接以驱动正电极杆往复移动,第二气缸与负电极杆的一端连接以驱动负电极杆往复移动,第三气缸与支撑臂连接以驱动支撑臂往复运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与第三气缸连接以使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能够与支撑臂同步运动,且支撑臂的一端与正电极杆和负电极杆相对设置,以使待焊接的板材能够夹紧于支撑臂的一端与正电极杆和负电极杆之间。通过设置支撑臂该单面电阻点焊装置实现力的闭环,同时支撑臂与正电极杆和负电极杆配合可完美提高焊接压力的控制精度,降低机器人磨损和虚焊,提供更好的焊接品质。

A single side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面电阻点焊装置
本技术涉及焊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面电阻点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外观需求不断上升,对于汽车白车身表面外观件的焊接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表面平整美观,没有焊接留下的凹坑飞溅等。单面焊接广泛应用于外观件和开合件。现有的单面点焊装置如下图8所示,焊钳固定于焊接机器人上。焊钳焊接时向板件提供焊接压力,由于焊钳本身没有形成力的封闭循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机器人会受到反向作用力,反反复复焊接会造成机器人的轴关节加速磨损,降低机器人使用寿命。另外,由于板材尺寸公差和涂胶等自身因素影响,从单侧不能将需要焊接的板材之间的缝隙通过施加压力完全贴合,导致单面焊接质量不稳定,经常会出现虚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单面电阻点焊装置,该单面电阻点焊装置实现力的闭环,并可完美提高焊接压力的控制精度,提供更好的焊接品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单面电阻点焊装置,包括:焊钳本体;焊接组件,其包括并排设置的正焊接机构和负焊接机构,所述正焊接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正电极杆和正电极帽,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正电极杆的一端连接以驱动所述正电极杆往复移动,所述正电极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正电极帽,所述负焊接机构包括第二气缸、负电极杆和负电极帽,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负电极杆的一端连接以驱动所述负电极杆往复移动,所述负电极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负电极帽;平衡组件,其包括第三气缸和支撑臂,所述第三气缸设置于所述焊钳本体上,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支撑臂连接以驱动所述支撑臂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均与所述第三气缸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能够与所述支撑臂同步运动,且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正电极杆和所述负电极杆相对设置,以使待焊接的板材能够夹紧于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正电极杆和所述负电极杆之间;变压器,其设置于所述焊钳本体上,其正极与所述正电极杆电连接、负极与所述负电极杆电连接;气压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以及所述第三气缸均与所述气压控制系统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第一缸体以及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缸体内部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二气缸包括第二缸体以及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缸体内部的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三气缸包括第三缸体以及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三活塞杆,所述第三缸体可滑动地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三活塞杆上,各所述第三活塞杆的两端均与所述焊钳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缸体与所述第一缸体、所述第二缸体以及所述支撑臂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正电极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负电极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缸体、所述第二缸体以及所述第三缸体均与所述气压控制系统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焊钳本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前安装板、后安装板以及顶板,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相对设置,所述后侧板、所述前安装板、所述后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之间,且所述后侧板相对的两侧、所述前安装板相对的两侧、所述后安装板相对的两侧均分别垂直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并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顶端并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后侧板以及所述顶板围成一安装腔,所述变压器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所述后侧板用于与焊接机器人连接,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和所述第三气缸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第三活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安装板和所述后安装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平衡组件还包括固定座、支撑杆和弹簧,所述第一缸体、所述第二缸体以及所述第三缸体均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通孔内、另一端与所述焊钳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相抵靠、另一端与所述焊钳本体相抵靠。进一步地,单面电阻点焊装置还包括第一滑块、第一移动电极臂、第二滑块和第二移动电极臂,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移动电极臂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一移动电极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正电极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移动电极臂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二移动电极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负电极杆的一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变压器的所述正极设置有正导电块,所述变压器的所述负极设置有负导电块,所述正导电块通过第一软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负导电块通过第二软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第一软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软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一移动电极臂以及所述第二移动电极臂均采用导电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气压控制系统包括气源、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所述气源与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均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通过第一调压阀组与所述第一缸体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通过第二调压阀组和第三调压阀组分别与所述第二缸体和所述第三缸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第二换向阀的排气口均设置有消声器。进一步地,单面电阻点焊装置还包括电气盒,其设置于所述焊钳本体上,所述电气盒设置有用于与信号线电连接的信号插头。进一步地,所述变压器上设置有水阀板。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单面电阻点焊装置,包括:焊钳本体;焊接组件,其包括并排设置的正焊接机构和负焊接机构,正焊接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正电极杆和正电极帽,第一气缸与正电极杆的一端连接以驱动正电极杆往复移动,正电极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正电极帽,负焊接机构包括第二气缸、负电极杆和负电极帽,第二气缸与负电极杆的一端连接以驱动负电极杆往复移动,负电极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负电极帽;平衡组件,其包括第三气缸和支撑臂,第三气缸设置于焊钳本体上,第三气缸与支撑臂连接以驱动支撑臂往复运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与第三气缸连接以使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能够与支撑臂同步运动,且支撑臂的一端与正电极杆和负电极杆相对设置,以使待焊接的板材能够夹紧于支撑臂的一端与正电极杆和负电极杆之间;变压器,其设置于焊钳本体上,其正极与正电极杆电连接、负极与负电极杆电连接;气压控制系统,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第三气缸均与气压控制系统连通。通过设置支撑臂该单面电阻点焊装置实现力的闭环,同时支撑臂与正电极杆和负电极杆配合可完美提高焊接压力的控制精度,降低机器人磨损和虚焊,提供更好的焊接品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单面电阻点焊装置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面电阻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焊钳本体;/n焊接组件,其包括并排设置的正焊接机构和负焊接机构,所述正焊接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正电极杆和正电极帽,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正电极杆的一端连接以驱动所述正电极杆往复移动,所述正电极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正电极帽,所述负焊接机构包括第二气缸、负电极杆和负电极帽,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负电极杆的一端连接以驱动所述负电极杆往复移动,所述负电极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负电极帽;/n平衡组件,其包括第三气缸和支撑臂,所述第三气缸设置于所述焊钳本体上,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支撑臂连接以驱动所述支撑臂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均与所述第三气缸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能够与所述支撑臂同步运动,且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正电极杆和所述负电极杆相对设置,以使待焊接的板材能够夹紧于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正电极杆和所述负电极杆之间;/n变压器,其设置于所述焊钳本体上,其正极与所述正电极杆电连接、负极与所述负电极杆电连接;/n气压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以及所述第三气缸均与所述气压控制系统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面电阻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焊钳本体;
焊接组件,其包括并排设置的正焊接机构和负焊接机构,所述正焊接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正电极杆和正电极帽,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正电极杆的一端连接以驱动所述正电极杆往复移动,所述正电极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正电极帽,所述负焊接机构包括第二气缸、负电极杆和负电极帽,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负电极杆的一端连接以驱动所述负电极杆往复移动,所述负电极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负电极帽;
平衡组件,其包括第三气缸和支撑臂,所述第三气缸设置于所述焊钳本体上,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支撑臂连接以驱动所述支撑臂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均与所述第三气缸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能够与所述支撑臂同步运动,且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正电极杆和所述负电极杆相对设置,以使待焊接的板材能够夹紧于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正电极杆和所述负电极杆之间;
变压器,其设置于所述焊钳本体上,其正极与所述正电极杆电连接、负极与所述负电极杆电连接;
气压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以及所述第三气缸均与所述气压控制系统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面电阻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第一缸体以及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缸体内部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二气缸包括第二缸体以及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缸体内部的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三气缸包括第三缸体以及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三活塞杆,所述第三缸体可滑动地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三活塞杆上,各所述第三活塞杆的两端均与所述焊钳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缸体与所述第一缸体、所述第二缸体以及所述支撑臂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正电极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负电极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缸体、所述第二缸体以及所述第三缸体均与所述气压控制系统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面电阻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钳本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前安装板、后安装板以及顶板,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相对设置,所述后侧板、所述前安装板、所述后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之间,且所述后侧板相对的两侧、所述前安装板相对的两侧、所述后安装板相对的两侧均分别垂直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并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顶端并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后侧板以及所述顶板围成一安装腔,所述变压器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所述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崇江孙叔原
申请(专利权)人:韦孚杭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