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恒流电路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038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00
温控恒流电路模块,涉及电子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测温电桥电路、差分电路、小信号放大电路、偏置电压电路和功率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电桥电路、小信号放大电路和偏置电压电路的走线结构长度相同且宽度相同,基板和基板上的电路封装于金属外壳内,并通过连接线引出金属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等长等宽走线结构设计,使电桥各桥臂电阻值差值明显减小以致相等,从而降低误差,实现更高精度。

Temperature control constant current circuit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控恒流电路模块
本技术涉及电子技术。
技术介绍
在现在的大多数温控恒流电路模块中,通常采用运算放大器配合大功率晶体管搭建一个恒流电路,实现根据外部温度传感器精确控制输出电流的功能;但是存在做明显的缺点:可靠性低、集成度低、占用PCB面积大以及使用不便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温控恒流电路模块,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测温电桥电路、差分电路、小信号放大电路、偏置电压电路和功率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电桥电路、小信号放大电路和偏置电压电路的走线结构长度相同且宽度相同,基板和基板上的电路封装于金属外壳内,并通过连接线引出金属外壳。进一步的,基板和基板上的电路以气密封装的方式封装于金属外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温控输出电流达到更高精度,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由电阻特性的电阻率可知,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有关,通过等长等宽走线结构设计,使电桥各桥臂电阻值差值明显减小以致相等,从而降低误差,实现更高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剖视方向)。图2是本技术的功能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排布方式示意图。图中序号说明:1温控模块,2基板,3部件(包括元件、芯片、MOS电容),4金属管壳,5绑线,6引脚。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3,本技术的温控恒流电路模块,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测温电桥电路、差分电路、小信号放大电路、偏置电压电路和功率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电桥电路、小信号放大电路和偏置电压电路的走线结构长度相同且宽度相同,基板和基板上的电路封装于金属外壳内,并通过连接线引出金属外壳。基板和基板上的电路以气密封装的方式封装于金属外壳。电路之间的连接为绑线连接。所述绑线连接是指使用极细的金丝,采用键合方法进行连接。本技术以基板、部件(包括元件、芯片、MOS电容)和管壳进行组装。部件安装于上述布线基板的主面;基板的布线结构针对测温电桥电路、小信号放大电路和偏置电压电路等部分,进行了特殊布线结构设计,从而让温控输出电流达到更高精度;同时采用气密性密封金属管壳,在有限的工艺条件下,采用创新的结构设计,将管壳内壁做薄,结构上基板被完整的金属管壳包围,覆盖上述布线基板和部件。导电引脚置于上述金属管壳屏蔽层外,通过玻璃烧结工艺将其固定在上述金属管壳上,并以绑线形式连接到上述布线基板。本技术具有下述特点:a)模块采用厚膜电路方式,实现模块小型化;b)较常规PCB板的电路而言,模块采用裸芯物料,集成度高,可靠性大幅度提高;c)由于模块电路内部集成度高,不需要用户在对电路内部环节进行功能验证及测试,用户很方便地使用模块实现板级电路设计,从而为用户节省开发调试时间;d)模块形成量产供货,成本得以有效控制,间接地为用户节省项目成本;e)模块外观整洁,金属封装结构抗震效果好;f)模块重量轻,为用户的整机重量考量提供裕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温控恒流电路模块,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测温电桥电路、差分电路、小信号放大电路、偏置电压电路和功率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电桥电路、小信号放大电路和偏置电压电路的走线结构长度相同且宽度相同,基板和基板上的电路封装于金属外壳内,并通过连接线引出金属外壳。/n

【技术特征摘要】
1.温控恒流电路模块,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测温电桥电路、差分电路、小信号放大电路、偏置电压电路和功率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电桥电路、小信号放大电路和偏置电压电路的走线结构长度相同且宽度相同,基板和基板上的电路封装于金属外壳内,并通过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梓洋周射陈代见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环宇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