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模具及冷等静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01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型模具及冷等静压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该成型模具具有压型腔,压型腔具有主腔体和过渡腔,过渡腔连通于主腔体的末端,过渡腔的横截面积沿远离主腔体的方向逐渐减小;成型模具具有开口,开口能够打开或闭合。上述结构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模具成型出的平端面的工件,在后续锻造过程中容易开裂以致影响工件的加工和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冷等静压模具包括上述成型模具。

Forming mould and cold isostatic pressing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型模具及冷等静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成型模具及冷等静压模具。
技术介绍
等静压成型是借助于高压泵把流体介质(气体或液体)压入耐高压的钢质密封容器内,高压流体的静压力作用在弹性模套内的粉末上,粉末体在同一时间内在各个方向上均衡地受压而获得密度分布均匀和强度较高的工件。等静压成型包括冷等静压成型,冷等静压成型通常用水或油作压力介质,故有液静压、水静压或油水静压之称。冷等静压成型是金属粉末成型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将金属粉末填装入模具内,在液压作用下,使得金属粉末在模具的压型腔内各个方向受力均衡,并且受压成型。现有技术中,利用模具成型圆棒材,成型后的圆棒材的两端为平端面,后续对该圆棒材进行塑性加工过程中,尤其是径向锻造过程中,平整的端口受力效果不理想,在对端部进行径向的冲击锻造时,端部发生瞬间形变,端面在瞬间形变撕扯力的作用下,极易开裂,以致严重影响工件的加工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型模具及冷等静压模具,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模具成型出的平端面的工件,在后续锻造过程中容易开裂以致影响工件的加工和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具有压型腔,压型腔具有主腔体和过渡腔,过渡腔连通于主腔体的末端,过渡腔的横截面积沿远离主腔体的方向逐渐减小;成型模具具有开口,开口能够打开或闭合。进一步地,成型模具包括弹性成型套和端部成型件。弹性成型套开设有开口,端部成型件用于打开或闭合开口,并与弹性成型套连接形成压型腔。>进一步地,弹性成型套包括成型套主体和成型套端盖,成型套主体具有主腔体,成型套端盖封堵于成型套主体的第一端,开口设置于成型套主体的第二端且与主腔体连通。进一步地,压型腔包括两个过渡腔,分别为位于成型套端盖的第一过渡腔和位于端部成型件的第二过渡腔。当端部成型件连接于成型套主体时,第一过渡腔、主腔体以及第二过渡腔共同形成压型腔。进一步地,端部成型件包括端塞,第二过渡腔设置于端塞;端塞能够通过开口塞入弹性成型套中,或者从弹性成型套中拔出。进一步地,弹性成型套外壁设有箍紧件,箍紧件将弹性成型套箍紧于端塞。进一步地,端塞的外壁开设有环形槽,箍紧件容纳于环形槽,且箍紧件使弹性成型套与端塞密封连接。进一步地,弹性成型套为橡胶材质,和/或端部成型件为橡胶材质。进一步地,第一过渡腔为半球形腔体,和/或,第二过渡腔为半球形腔体。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冷等静压模具,包括上述的成型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成型模具及冷等静压模具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本技术提供一种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的压型腔具有主腔体和过渡腔,过渡腔连通于主腔体的末端,过渡腔的横截面积沿远离主腔体的方向逐渐减小;成型模具具有开口,开口能够打开或闭合。利用上述结构,将金属粉末物料从成型模具的开口填入压型腔内,闭合该开口,对装填有金属粉末物料的成型模具加压,成型模具受到外部压力,并将压力传递给压型腔内的金属粉末物料,使得金属粉末物料在成型模具的压型腔内成型。成型完成后,打开开口,将成型完成的工件取出。上述结构中,压型腔的主腔体的末端设置有过渡腔,过渡腔的横截面积沿远离主腔体的方向逐渐减小,根据挤压成型原理,金属粉末物料在挤压过程中会填充满整个压型腔,因此,该过渡腔中也填充满金属粉末物料,挤压成型之后,工件的形状与压型腔的形状一致,因此工件的末端部也具有与主腔体的末端的过渡腔形状一致的过渡部。该过渡腔成型出的过渡部的横截面积沿远离主腔体成型出的工件段的方向逐渐减小,当工件端部受到锻造冲击时,端部会发生瞬间形变,此时该过渡部受到该瞬间形变的撕扯力,而发生形变,从而缓解瞬间形变产生的撕扯力直接对工件端面的冲击,大幅减少端面因瞬间形变导致撕裂的风险,从而保证工件的加工和使用性能。与利用现有技术中模具成型出的平端面的工件相比,该成型模具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模具成型出的平端面的工件,在后续锻造过程中容易开裂以致影响工件的加工和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冷等静压模具,包括上述成型模具,并且该冷等静压模具的优势包括上述成型模具的优势,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成型模具的开口呈打开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成型模具的开口呈闭合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成型模具对工件进行成型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成型模具成型出的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成型模具的端塞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成型模具;110-弹性成型套;111-成型套主体;020-主腔体;112-成型套端盖;010-第一过渡腔;120-端部成型件;121-第二过渡腔;122-环形槽;130-开口;140-压型腔;200-工件;210-过渡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部”、“上”、“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具体结构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型模具100,如图1-图4所示,该成型模具100具有压型腔140,压型腔140具有主腔体020和过渡腔,过渡腔连通于主腔体020的末端,过渡腔的横截面积沿远离主腔体020的方向逐渐减小;成型模具100具有开口130,开口130能够打开或闭合。利用上述结构,将金属粉末物料从成型模具100的开口填入压型腔140内,闭合该开口130,对装填有金属粉末物料的成型模具100加压,成型模具100受到外部的压力,并将压力传递给压型腔140内的金属粉末物料,使得金属粉末物料在成型模具100的压型腔140内成型。成型完成后,打开开口130,将成型完成的工件200取出。优选地,采用各方向均匀的施压方式对成型模具100进行加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100)具有压型腔(140),所述压型腔(140)具有主腔体(020)和过渡腔,所述过渡腔连通于所述主腔体(020)的末端,所述过渡腔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主腔体的方向逐渐减小;/n所述成型模具(100)具有开口(130),所述开口(130)能够打开或闭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100)具有压型腔(140),所述压型腔(140)具有主腔体(020)和过渡腔,所述过渡腔连通于所述主腔体(020)的末端,所述过渡腔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主腔体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成型模具(100)具有开口(130),所述开口(130)能够打开或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100)包括弹性成型套(110)和端部成型件(120);
所述弹性成型套(110)开设有所述开口(130),所述端部成型件(120)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开口(130),并与所述弹性成型套(110)连接形成所述压型腔(1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成型套(110)包括成型套主体(111)和成型套端盖(112),所述成型套主体(111)具有所述主腔体(020),所述成型套端盖(112)封堵于所述成型套主体(111)的第一端,所述开口(130)设置于所述成型套主体(111)的第二端且与所述主腔体(02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腔(140)包括两个所述过渡腔,分别为位于所述成型套端盖(112)的第一过渡腔(010)和位于所述端部成型件(120)的第二过渡腔(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寒梅王龙罗卫彬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铼因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