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棒调直机
本技术涉及金属材料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通信线缆接头加工用的铜棒调直机。
技术介绍
棒材根据直径大小一般采用冷拉或者挤压的方式,但是这样的原材料的外表面的加工精度都比较低。而这些原材料到成品都需要一个加工的过程。铜棒是属于比较软的材料,维氏硬度:(HV)105-175上下。因此一般加工相对而言比较容易。铜棒正常状态下直线度比较低,而如果直线度低,加工时余量比较大,加工同等大小直径的线缆接头需要更大直径的铜棒,原料浪费比较大。因此,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对铜棒进行调直后切段再进行精加工,目前的装备一般是通过一段矫直芯棒,另外一端进行拉延,当铜棒经过矫直芯棒后便被矫直了,而这种矫直的方式有两个缺点:一是容易造成铜棒外表面损伤;二是由于拉延过程没有去应力,容易造成扭曲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棒调直机,通过固定压辊组件和活动压辊组件之间的椭圆形空间进行铜棒调直,压辊在转动的过程中,实现铜棒的传动和调直,一举两得,提高调直效率和直线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铜棒调直机,由下底座、左侧动力机构、传动轴、固定压辊组件、右侧动力机构、活动压辊组件、上固定支架、导料筒组成,左侧动力机构安装固定在下底座的左侧,固定压辊组件安装在下底座上方,固定压辊组件通过传动轴与左侧动力机构连接在一起,右侧动力机构安装在下底座的右侧,上固定支架安装在下底座顶部上,活动压辊组件吊装在上固定支架下侧,活动压辊组件通过通过传动轴与右侧动力机构连接在一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棒调直机,由下底座(1)、左侧动力机构(2)、传动轴(3)、固定压辊组件(4)、右侧动力机构(5)、活动压辊组件(6)、上固定支架(7)、导料筒(8)组成,左侧动力机构(2)安装固定在下底座(1)的左侧,固定压辊组件(4)安装在下底座(1)上方,固定压辊组件(4)通过传动轴(3)与左侧动力机构(2)连接在一起,右侧动力机构(5)安装在下底座(1)的右侧,上固定支架(7)安装在下底座(1)顶部上,活动压辊组件(6)吊装在上固定支架(7)下侧,活动压辊组件(6)通过传动轴(3)与右侧动力机构(5)连接在一起,导料筒(8)安装在下底座(1)上方的靠左位置上,所述的左侧动力机构(2)由电机(2-1)、皮带轮组件(2-2)、减速箱(2-3)组成,电机(2-1)与减速箱(2-3)之间通过皮带轮组件(2-2)进行动力传送,传动轴(3)与减速箱(2-3)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减速箱(2-3)驱动固定压辊组件(4)的压辊转动,所述的右侧动力机构(5)与左侧动力机构(2)采用相同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的固定压辊组件(4)采用水平并互相平行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棒调直机,由下底座(1)、左侧动力机构(2)、传动轴(3)、固定压辊组件(4)、右侧动力机构(5)、活动压辊组件(6)、上固定支架(7)、导料筒(8)组成,左侧动力机构(2)安装固定在下底座(1)的左侧,固定压辊组件(4)安装在下底座(1)上方,固定压辊组件(4)通过传动轴(3)与左侧动力机构(2)连接在一起,右侧动力机构(5)安装在下底座(1)的右侧,上固定支架(7)安装在下底座(1)顶部上,活动压辊组件(6)吊装在上固定支架(7)下侧,活动压辊组件(6)通过传动轴(3)与右侧动力机构(5)连接在一起,导料筒(8)安装在下底座(1)上方的靠左位置上,所述的左侧动力机构(2)由电机(2-1)、皮带轮组件(2-2)、减速箱(2-3)组成,电机(2-1)与减速箱(2-3)之间通过皮带轮组件(2-2)进行动力传送,传动轴(3)与减速箱(2-3)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减速箱(2-3)驱动固定压辊组件(4)的压辊转动,所述的右侧动力机构(5)与左侧动力机构(2)采用相同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的固定压辊组件(4)采用水平并互相平行布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喜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腾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