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流冷却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73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层流冷却辊,包括辊筒、支撑轴,辊筒内设置有固定架,支撑轴在辊筒的两端通过固定架与辊筒固定连接;层流冷却辊还设置有带有轴承的轴承座,轴承座固定在支撑面上,支撑轴设置于轴承座内并于轴承配合设置,辊筒的一端设置有冷却组件,冷却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轴上的回流孔以及设置在回流孔内的进流管,冷却组件还在设置壳体,壳体与轴承座固定设置,壳体和轴承座形成密封腔,出水管路与密封腔连通,进流管固定设置在壳体上,且进水管路与进流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回流孔设置在辊筒的轴线上,从而使从辊筒流出的冷却液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在壳体底部聚集,不易进入轴承座内。

A laminar cooling 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层流冷却辊
本技术涉及冷却辊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流冷却辊。
技术介绍
层流冷却辊用于热轧生产线,分为内冷辊与外冷辊,其中内冷辊是辊子内部进行冷却液循环从而进行辊子冷却,一般的,冷却液循环的出水口距离轴承较近,长期的冷却液循环会使部分冷却液进入轴承位置,易造成轴承生锈导致辊子转动不灵活,对正常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鉴于上述缺陷,本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层流冷却辊,包括辊筒、支撑轴,所述辊筒内设置有固定架,所述支撑轴在所述辊筒的两端通过所述固定架与所述辊筒固定连接;所述层流冷却辊还设置有带有轴承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在支撑面上,所述支撑轴设置于所述轴承座内并于所述轴承配合设置,所述辊筒的一端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的回流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回流孔内的进流管,所述冷却组件还在设置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轴承座固定设置,所述壳体和所述轴承座形成密封腔,出水管路与所述密封腔连通,所述进流管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进水管路与所述进流管连通。较佳的,所述支撑轴上还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对应所述轴承座远离所述支撑轴的端面设置,所述轴套内径配合所述支撑轴尺寸设置,靠近所述冷却组件的所述轴套上设置有环形分流槽。较佳的,所述回流孔和所述进流管同轴设置。较佳的,所述壳体上部设置有通气孔。较佳的,所述固定架包括对称设置两个固定环组,所述固定环组分别设置在所述辊筒的两侧,所述固定环组包括与所述辊筒内壁固定密封连接的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孔径与所述支撑轴的外径配合设置,通过将所述支撑轴设置于所述固定孔内并将所述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和所述支撑轴固定一体。较佳的,所述第一固定环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轴设置于所述辊筒内的端部位置,且所述第一固定环沿自身轴线环形均布有若干流通孔,所述第二固定环为环形实体结构。较佳的,所述轴承座包括支撑座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体内,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体的两端面上,所述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上,且所述轴套对应所述第一端盖设置。较佳的,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较佳的,所述密封套包括套管和环形件,所述环形件通过所述套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盖上,且所述套管、所述环形件于所述支撑轴同轴设置,所述套管的内径和所述环形件的内圆直径均大于所述支撑轴的对应横截面直径。较佳的,所述环形件设置于所述辊筒内,且所述环形件的外环直径小于所述辊筒对应横截面内径。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将所述回流孔设置在所述辊筒的轴线上,从而使从所述辊筒流出的冷却液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在所述壳体底部聚集,不易进入所述轴承座内;2,所述轴套上的所述环形分流槽可有效对冷却液进行分流,降低冷却液从所述轴套处进入所述轴承座内的可能,对防治轴承生锈起到较大的防锈作用,减少辊子故障率。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层流冷却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层流冷却辊的端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辊筒;2-支撑轴;3-固定架;4-轴承;5-轴承座;6-冷却组件;7-制动组件;21-轴套;22-环形分流槽;31-第一固定环;32-第二固定环;33-流通孔;51-支撑座体;52-第一端盖;53-第二端盖;54-套管;55-环形件;61-回流孔;62-进流管;63-壳体;64-通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辊筒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图1为所述层流冷却辊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所述层流冷却辊包括辊筒1、支撑轴2,所述辊筒1内设置有固定架3,所述支撑轴2在所述辊筒1的两端通过所述固定架3与所述辊筒1固定连接,所述层流冷却辊还设置有带有轴承4的轴承座5,所述轴承座5固定在支撑面上,所述支撑轴2设置于所述轴承座5内并于所述轴承4配合设置,从而实现所述辊筒1的自由转动。所述辊筒1的一端设置有冷却组件6,另一端设置有制动组件7,所述冷却组件6实现所述辊筒1内冷却液的流动,所述制动组件7实现所述辊筒1的转动。一般的,对应所述冷却组件6的所述支撑轴2中空设置,对应所述制动组件7的所述支撑轴2实心设置。如图2所示,图2为所述层流冷却辊的端部结构示意图;具体的,所述冷却组件6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轴2上的回流孔61以及设置在所述回流孔61内的进流管62,所述冷却组件6还在设置壳体63,所述壳体63与所述轴承座5固定设置,所述壳体63和所述轴承座5形成密封腔,出水管路与所述密封腔连通,所述进流管62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63上,且进水管路与所述进流管62连通。一般的,所述回流孔61和所述进流管62同轴设置。具体的,冷却液通过所述进水管路进入所述进流管62流入所述辊筒1内部,在完成冷却操作后通过所述回流孔61和所述进流管62之间的环形空间进入所述密封腔内,并进一步的从所述出水管路流出;从而实现在不影响所述辊筒1转动的情况下,完成冷却液的循环流动。所述回流孔61设置在所述辊筒1的轴线上,从而使从所述辊筒1流出的冷却液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在所述壳体63底部聚集,不易进入所述轴承座5内。较佳的,所述壳体63上部设置有通气孔64,可保证所述冷却组件6内部空气从所述通气孔64进行流通,避免所述冷却组件6内部压强稳定;所述出水管路设置在所述壳体63底部,从而使在所述壳体63底部聚集的冷却液从所述出水管路顺利流出。实施例二所述固定架3包括对称设置两个固定环组,所述固定环组分别设置在所述辊筒1的两侧,所述固定环组包括与所述辊筒1内壁固定密封连接的第一固定环31和第二固定环32,所述第一固定环31和所述第二固定环32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孔径与所述支撑轴2的外径配合设置,通过将所述支撑轴2设置于所述固定孔内并将所述第一固定环31、所述第二固定环32和所述支撑轴2固定焊接一体,从而实现所述支撑轴2与所述辊筒1的固定连接。将所述支撑轴2和所述辊筒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环31和所述第二固定环32固定相对位置,保证所述支撑轴2和所述辊筒1的同轴度,保证所述支撑轴2和所述辊筒1的相对位置稳定。较佳的,所述第一固定环3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轴2设置于所述辊筒1内的端部位置,且所述第一固定环31沿自身轴线环形均布有若干流通孔33,所述第二固定环32为环形实体结构,从而在所述第二固定环32的作用下使所述辊筒1内形成密封的腔体,所述流通孔33可保证从所述进流管62流出的冷却液可进入所述第一固定环31和所述第二固定环32之间的空间内,保证冷却液可对所述辊筒1整体进行降温冷却。实施例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流冷却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辊筒、支撑轴,所述辊筒内设置有固定架,所述支撑轴在所述辊筒的两端通过所述固定架与所述辊筒固定连接;所述层流冷却辊还设置有带有轴承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在支撑面上,所述支撑轴设置于所述轴承座内并于所述轴承配合设置,所述辊筒的一端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的回流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回流孔内的进流管,所述冷却组件还在设置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轴承座固定设置,所述壳体和所述轴承座形成密封腔,出水管路与所述密封腔连通,所述进流管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进水管路与所述进流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流冷却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辊筒、支撑轴,所述辊筒内设置有固定架,所述支撑轴在所述辊筒的两端通过所述固定架与所述辊筒固定连接;所述层流冷却辊还设置有带有轴承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在支撑面上,所述支撑轴设置于所述轴承座内并于所述轴承配合设置,所述辊筒的一端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的回流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回流孔内的进流管,所述冷却组件还在设置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轴承座固定设置,所述壳体和所述轴承座形成密封腔,出水管路与所述密封腔连通,所述进流管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进水管路与所述进流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流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上还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对应所述轴承座远离所述支撑轴的端面设置,所述轴套内径配合所述支撑轴尺寸设置,靠近所述冷却组件的所述轴套上设置有环形分流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流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孔和所述进流管同轴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流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部设置有通气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流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对称设置两个固定环组,所述固定环组分别设置在所述辊筒的两侧,所述固定环组包括与所述辊筒内壁固定密封连接的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亚东王利胡小红叶文虎解明祥鲁俊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