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7100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凝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反应釜、冷凝器和冷凝料筒,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电热丝,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内设置有导热油,所述电热丝设置于所述换热腔内,反应釜与所述冷凝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的扩散段上连接有进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连接所述冷凝料筒底部。该种冷凝系统能够加速反应釜中的物料在特定温度下蒸发,并且减少冷凝用水的供应,减少用于供应冷凝用水的水泵能量消耗。

A condens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系统
本技术属于化学产品加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冷凝系统。
技术介绍
在化学加工领域,对化学试剂的分离提纯是常用的加工方法,例如将液体中的部分溶质或溶剂加热蒸发,然后再冷凝的方式进行分离提纯。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在反应釜内装入电热丝进行加热,然后将反应釜内的化学药剂加热到预定温度,使得部分溶质或溶剂加热蒸发再将蒸汽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凝收集的方式进行收集,而这种分离提纯方式由于电热丝表面积小,加热提纯速度低下,而如果电热丝加热功率过高会导致电热丝附近温度高于提纯预设温度,使得本不该蒸发的物质蒸发,导致分离纯度下降,并且仅仅依靠传统冷凝器用冷水换热进行冷凝耗费能量大,需要水泵快速的供应冷凝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冷凝系统,该种冷凝系统能够加速反应釜中的物料在特定温度下蒸发,并且减少冷凝用水的供应,减少用于供应冷凝用水的水泵能量消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冷凝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反应釜、冷凝器和冷凝料筒,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电热丝,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内设置有导热油,所述电热丝设置于所述换热腔内,反应釜与所述冷凝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的扩散段上连接有进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连接所述冷凝料筒底部。这种冷凝系统在使用时,能够通过电热丝高温加热快速将导热油加热到预定温度,在此过程中有效避免电热丝直接在化学药剂中使得本不该蒸发的物质蒸发,后由换热腔与反应釜内的化学试剂进行换热,当化学试剂到达一定温度时某种溶剂蒸发,经过冷凝器换热后冷凝成液体流入到冷凝料筒中,并且由于蒸汽流动使得文丘里管能够吸取冷凝料筒中已经被初步冷却的液体,在文丘里管至冷凝器之间的管道中将蒸汽初步冷却,从而使得冷凝器所需的制冷量减少,可以减少冷凝用水的供应,减少用于供应冷凝用水的水泵能量消耗。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冷凝水管道和出冷凝水管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若干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两端连接有分流盘,两所述分流盘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所述文丘里管和所述冷凝料筒。采用该结构的冷凝器能够增加冷凝器的换热面积,从而提升冷凝换热效率。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换热腔顶部设置有用于扩大换热面积的若干凸起部。采用该结构能够增加换热腔与化学药剂之间的换热面积。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搅拌桨。通过搅拌桨的搅拌能够使得换热更加均匀,并且使得蒸发的试剂能够充分的蒸发。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换热腔内设有温度传感器。采用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换热腔内导热油的温度,通过观察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控制电热丝加热,保证导热油在预定温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这种冷凝系统在使用时,能够通过电热丝高温加热快速将导热油加热到预定温度,在此过程中有效避免电热丝直接在化学药剂中使得本不该蒸发的物质蒸发,后由换热腔与反应釜内的化学试剂进行换热,当化学试剂到达一定温度时某种溶剂蒸发,经过冷凝器换热后冷凝成液体流入到冷凝料筒中,并且由于蒸汽流动使得文丘里管能够吸取冷凝料筒中已经被初步冷却的液体,在文丘里管至冷凝器之间的管道中将蒸汽初步冷却,从而使得冷凝器所需的制冷量减少,可以减少冷凝用水的供应,减少用于供应冷凝用水的水泵能量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一种冷凝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反应釜1、冷凝器2和冷凝料筒3,反应釜1底部设置有换热腔5,换热腔5顶部设置有用于扩大换热面积的若干凸起部51,换热腔5内设置有导热油,电热丝4设置于换热腔5内,换热腔5内设有温度传感器9,采用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换热腔内导热油的温度,通过观察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控制电热丝加热,保证导热油在预定温度。反应釜1与冷凝器2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文丘里管6,文丘里管6的扩散段上连接有进液管道7,进液管道7连接冷凝料筒3底部。冷凝器2包括壳体21,壳体21上设置有进冷凝水管道22和出冷凝水管道23,壳体21内设置有若干换热管道24,换热管道24两端连接有分流盘25,两分流盘25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文丘里管6和冷凝料筒3。为了使得反应釜内的化学药剂换热更加均匀,并且使得蒸发的试剂能够充分的蒸发。反应釜1内设置有搅拌桨8。这种冷凝系统在使用时,能够通过电热丝4高温加热快速将导热油加热到预定温度,在此过程中有效避免电热丝4直接在化学药剂中使得本不该蒸发的物质蒸发,后由换热腔5与反应釜1内的化学试剂进行换热,当化学试剂到达一定温度时某种溶剂蒸发,经过冷凝器2换热后冷凝成液体流入到冷凝料筒3中,并且由于蒸汽流动使得文丘里管6能够吸取冷凝料筒3中已经被初步冷却的液体,在文丘里管6至冷凝器2之间的管道中将蒸汽初步冷却,从而使得冷凝器2所需的制冷量减少,可以减少冷凝用水的供应,减少用于供应冷凝用水的水泵能量消耗。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反应釜(1)、冷凝器(2)和冷凝料筒(3),所述反应釜(1)内设置有电热丝(4),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内设置有换热腔(5),所述换热腔(5)内设置有导热油,所述电热丝(4)设置于所述换热腔(5)内,反应釜(1)与所述冷凝器(2)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文丘里管(6),所述文丘里管(6)的扩散段上连接有进液管道(7),所述进液管道(7)连接所述冷凝料筒(3)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反应釜(1)、冷凝器(2)和冷凝料筒(3),所述反应釜(1)内设置有电热丝(4),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内设置有换热腔(5),所述换热腔(5)内设置有导热油,所述电热丝(4)设置于所述换热腔(5)内,反应釜(1)与所述冷凝器(2)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文丘里管(6),所述文丘里管(6)的扩散段上连接有进液管道(7),所述进液管道(7)连接所述冷凝料筒(3)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上设置有进冷凝水管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建伟吴明洋朱华良罗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德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