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镜用血管离断器,包括左侧组织夹闭器、右侧组织夹闭器、组织夹、夹闭器中央剪刀、连接杆、固定手柄、活动手柄、钳筒体、活动链接、固定链接、组织夹固定槽;该一种腹腔镜用血管离断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腹腔镜下血管切断手术操作时,可以应用组织夹快速的夹闭血管两侧,确定夹毕血管确切、完全后。向前推动本器械,夹闭器中央剪刀即可快速剪断血管,节省手术时间,且组织夹牢靠,不滑脱。同时根据组织断端,判断血管、胆管等,防止由于电刀、超声刀、能量平台,切断组织时无法判断何种组织,或者离断较厚血管后再出血的困扰,经过临床实用,此器械手术操作方便、快速、灵活,有效的提高手术安全性。
A kind of laparoscopic vessel diss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镜用血管离断器
本技术涉及腹腔镜应用
,具体为一种腹腔镜用血管离断器。
技术介绍
现代医学的发展,微创外科已经是当今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微创外科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共同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在某些方面腹腔镜技术渐渐取代传统手术,在腹腔镜操作时,我们发现应用电刀、超声刀、能量平台进行血管离断时,虽然不易出血,但由于电凝的灼烧效果,电凝离断血管后,断端无法判断血管类型,尤其是胆管、淋巴管、血管需要分辨时,更加不方便。同时,也会偶尔遇到由于所电凝的血管较多,较厚,或者需要离断的血管较粗,超出电刀、超声刀、甚至能量平台离断血管的能力范围,导致当时凝血和止血效果满意,但后来由于患者血压升高,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本来凝毕后的血管再次出血等,给患者以及手术医生带来不必要的精神压力。如使用组织夹离断血管时,现有技术,比较麻烦,即需要将组织夹,分别两次夹毕裸化的血管两端,然后再应用剪刀,将两端被组织夹,夹毕后的血管剪断,这个离断血管的过程,需要手术器械至少三次反复出入穿刺套管,浪费宝贵的手术时间。给医生带来一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腔镜用血管离断器,它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腹腔镜用血管离断器,包括左侧组织夹闭器、右侧组织夹闭器、组织夹、夹闭器中央剪刀、连接杆、固定手柄、活动手柄、钳筒体、活动链接、固定链接、组织夹固定槽;其特征是:连接杆为分叉金属连接杆;连接杆前端与左侧组织夹闭器和右侧组织夹闭器相连;两枚组织夹分别位于左侧组织夹闭器和右侧组织夹闭器的组织夹固定槽处;连接杆后端与活动手柄相连;连接杆位于钳筒体内部;所述活动手柄通过连接杆可同时控制左侧组织夹闭器、右侧组织夹闭器和夹闭器中央剪刀;所述左侧组织夹闭器和右侧组织夹闭器分别位于夹毕器中央剪刀两侧。进一步,所述左侧组织夹闭器与右侧组织夹闭器臂为弯向两侧的弧形结构,前端各有一个组织夹,且组织夹型号相同。进一步,所述夹闭器中央剪刀为位于左侧组织夹闭器和右侧组织夹闭器中央,且夹闭器中央剪刀尖端,短于位于组织夹固定槽上的组织夹末端。进一步,所述左侧组织夹闭器和右侧组织夹闭器前端有组织夹固定槽。进一步,所述组织夹为夹毕组织面带有细小齿状防滑齿、前端带有卡扣的组织夹。进一步,所述夹闭器中央剪刀为头部尖状剪刀,且距离左侧组织夹闭器和右侧组织夹闭器间距相等。进一步,所述固定手柄为不能活动的手柄,活动手柄可通过连接杆控制左侧组织夹闭器、右侧组织夹闭器和夹闭器中央剪刀的活动。进一步,所述活动链接为可移动的连接结构,固定链接为固定不动的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腹腔镜用血管离断器,采用本技术进行腹腔镜血管切断手术操作时,首先将需要离断的血管裸化,游离出离断的部位,然后应用本腹腔镜手术器械上两侧组织夹,可快速的夹闭需要切断的血管两侧,待组织夹完整,确切的夹毕血管组织后(在组织夹未夹毕血管时,由于剪刀的尖端短于组织夹的末端,在夹闭血管过程中,夹毕器中央剪刀不会接触到任何组织,因此,夹毕器中央剪刀不会对未夹毕的血管造成任何损伤以及副损伤),向前推动本器械,在确定左侧组织夹闭器和右侧组织夹闭器不会对夹毕血管的组织夹有影响后(可稍微将本器械向左,或者向右移动较少距离,使左侧组织夹闭器和右侧组织夹闭器离开已经夹毕血管的组织夹,进而在夹闭器中央剪刀,剪断血管时左侧组织夹闭器和右侧组织夹闭器不会对血管造成影响),且此时保证本器械的剪刀在两个夹毕血管之间的组织夹内时,即可快速方便的切断血管,整个切断血管过程中,不需要反复更换手术器械,节省手术时间,且组织夹牢靠,不滑脱。能够保证离断的血管不会再次出血。夹毕器中央剪刀位于左侧组织夹闭器和右侧组织夹闭器之间的正中央,且短于位于安放在组织夹固定槽上的组织夹末端,在组织夹未夹闭血管前,夹闭器中央剪刀,是无法剪到任何血管组织,能够很好的,保证手术安全性。剪刀尖端设计成尖锐,有利于精细化剪断血管操作,同时在夹毕器中央剪刀,剪断夹闭后的血管组织过程中,可以观察和判断血管组织内流出液颜色,因为,有时手术医生将胆管、淋巴管、组织纤维束误认为血管。进而判断何种血管,如血管、胆管等,防止由于电刀、超声刀、能量平台,切断血管时,断端被凝毕时,无法判断为何种组织结构,或者离断较厚血管,当时无异常,但术后患者手术区域再出血的困扰,经过临床实用,此器械手术操作方便、快速、灵活,有效的提高手术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头端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左侧组织夹闭器1、右侧组织夹闭器2、组织夹3、夹闭器中央剪刀4、连接杆5、固定手柄6、活动手柄7、钳筒体8、活动链接9、固定链接10、组织夹固定槽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腹腔镜用血管离断器,包括左侧组织夹闭器1、右侧组织夹闭器2、组织夹3、夹闭器中央剪刀4、连接杆5、固定手柄6、活动手柄7、钳筒体8、活动链接9、固定链接10、组织夹固定槽11;其特征是:连接杆5为分叉金属连接杆;连接杆5前端与左侧组织夹闭器1和右侧组织夹闭器2相连;两枚组织夹3分别位于左侧组织夹闭器1和右侧组织夹闭器2的组织夹固定槽11处;连接杆5后端与活动手柄7相连;连接杆5位于钳筒体8内部;所述活动手柄7通过连接杆5可同时控制左侧组织夹闭器1、右侧组织夹闭器2和夹闭器中央剪刀4;所述左侧组织夹闭器1和右侧组织夹闭器2分别位于夹毕器中央剪刀4两侧。进一步,所述左侧组织夹闭器1与右侧组织夹闭器2臂为弯向两侧的弧形结构,前端各有一个组织夹3,且组织夹3型号相同。进一步,所述夹闭器中央剪刀4为位于左侧组织夹闭器1和右侧组织夹闭器2中央,且夹闭器中央剪刀4尖端,短于位于组织夹固定槽11上的组织夹3末端。进一步,所述左侧组织夹闭器1和右侧组织夹闭器2前端有组织夹固定槽11。进一步,所述组织夹3为夹毕组织面带有细小齿状防滑齿、前端带有卡扣的组织夹。进一步,所述夹闭器中央剪刀4为头部尖状剪刀,且距离左侧组织夹闭器1和右侧组织夹闭器2间距相等。进一步,所述固定手柄6为不能活动的手柄,活动手柄7可通过连接杆5控制左侧组织夹闭器1、右侧组织夹闭器2和夹闭器中央剪刀4的活动。进一步,所述活动链接9为可移动的连接结构,固定链接10为固定不动的连接结构。本技术的器械的具体连接结构为:组织夹3安放于组织夹固定槽11处;组织夹3是具有弹性的且头端带有卡扣,组织夹的夹毕组织面带有防滑齿结构,防止夹毕组织后组织夹3滑脱;两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腔镜用血管离断器,包括左侧组织夹闭器、右侧组织夹闭器、组织夹、夹闭器中央剪刀、连接杆、固定手柄、活动手柄、钳筒体、活动链接、固定链接、组织夹固定槽;其特征是:连接杆为分叉金属连接杆;连接杆前端与左侧组织夹闭器和右侧组织夹闭器相连;两枚组织夹分别位于左侧组织夹闭器和右侧组织夹闭器的组织夹固定槽处;连接杆后端与活动手柄相连;连接杆位于钳筒体内部;所述活动手柄通过连接杆可同时控制左侧组织夹闭器、右侧组织夹闭器和夹闭器中央剪刀;所述左侧组织夹闭器和右侧组织夹闭器分别位于夹毕器中央剪刀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用血管离断器,包括左侧组织夹闭器、右侧组织夹闭器、组织夹、夹闭器中央剪刀、连接杆、固定手柄、活动手柄、钳筒体、活动链接、固定链接、组织夹固定槽;其特征是:连接杆为分叉金属连接杆;连接杆前端与左侧组织夹闭器和右侧组织夹闭器相连;两枚组织夹分别位于左侧组织夹闭器和右侧组织夹闭器的组织夹固定槽处;连接杆后端与活动手柄相连;连接杆位于钳筒体内部;所述活动手柄通过连接杆可同时控制左侧组织夹闭器、右侧组织夹闭器和夹闭器中央剪刀;所述左侧组织夹闭器和右侧组织夹闭器分别位于夹毕器中央剪刀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用血管离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组织夹闭器与右侧组织夹闭器臂为弯向两侧的弧形结构,前端各有一个组织夹,且组织夹型号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用血管离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闭器中央剪刀为位于左侧组织夹闭器和右侧组织夹闭器中央,且夹闭器中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金宏,吴鸣,袁金凤,
申请(专利权)人:耿金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