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扎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167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扎夹,包括:母插接体,其上开设有连通的出入通道以及结扎槽,细微管道可沿出入通道进入并容置在结扎槽内;公插接体,其与母插接体插接配合以活动式容置于结扎槽及出入通道内,公插接体的头部形状与结扎槽匹配,公插接体的头部与结扎槽的侧壁抵接以将细微管道进行结扎;以及,锁定件,用于将公插接体锁定在母插接体的预定位置上以使公插接体的头部与结扎槽的侧壁抵接。通过将结扎夹分为母插接体与公插接体两个部分,在对细微管道结扎的过程中,无需结扎夹发生形变,成功避开了可降解镁合金不易变形的特点,从而能够对细微管道进行有效的夹闭。

A ligation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扎夹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结扎夹。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微创手术因其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而逐渐开始在医疗领域开始普及。在微创手术的过程中,医生通常需要将人体中的一些细微管道如血管、淋巴管、胆管等进行暂时性闭合,以防止在术中或术后出现组织液泄露的现象而危害患者生命。而目前对于此类管道的暂时性闭合,通常都是采用结扎夹对其进行结扎。结扎夹分为可降解结扎夹和不可降解结扎夹两种。其中,不可降解结扎夹由于不能被人体所吸收,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容易对患者身体造成二次伤害,而可降解结扎夹由于其能在人体内进行降解,因而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目前,市面上的可降解结扎夹基本都由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但是,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结扎夹存在力学性能较差的问题,容易造成结扎夹的夹持力较小,而不能对管道进行有效的夹闭,容易造成组织液泄露,因此,人们都在探索用金属材料去代替高分子材料,目前,研究最多,效果最好的可降解金属即为镁合金。如图1所示,目前的镁合金结扎夹通常是设置为一体式的“C”字形,并在结扎夹的两端分别设置卡扣及卡槽,当要对细微管道进行结扎时,将细微管道放置在结扎夹两臂之间,再将卡扣及卡槽进行扣合即可,操作简单方便。但是,由于镁合金在常温下塑性很差,而这类结扎夹在闭合过程中需要镁合金发生较大的塑性形变,因此,此类结扎夹在闭合过程中极易发生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结扎夹在闭合过程中需要发生较大的塑性形变,因此在闭合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扎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结扎夹,包括:母插接体,其上开设有连通的出入通道以及结扎槽,细微管道可沿所述出入通道进入并容置在所述结扎槽内;公插接体,其与所述母插接体插接配合以活动式容置于所述结扎槽及出入通道内,所述公插接体的头部形状与所述结扎槽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公插接体的头部与所述结扎槽的侧壁抵接以将细微管道进行结扎;以及,锁定件,用于将所述公插接体锁定在所述母插接体的预定位置上以使公插接体的头部与结扎槽的侧壁抵接。进一步的,所述公插接体包括平行设置的上臂及下臂,所述上臂及下臂配合形成滑槽,所述锁定件包括:导向凸台,设置在所述出入通道上,且延伸方向与所述出入通道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导向凸台可沿所述滑槽滑动,且所述导向凸台的厚度与所述上臂及下臂之间的间距一致;至少一个锁扣凸台,设置在所述上臂和/或下臂上,且位于所述公插接体头部所在的一端,所述导向凸台在滑槽内滑动时与所述锁扣凸台抵接以驱动所述上臂和/或所述下臂在所述导向凸台的厚度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公插接体与母插接体锁定时,所述锁扣凸台容置在所述结扎槽内且与所述导向凸台的边缘抵接。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凸台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出入通道相对的两侧壁上。进一步的,沿所述公插接体插入的方向,所述导向凸台的厚度逐渐增大。进一步的,沿所述公插接体插入的方向,所述导向凸台的尾端设置有倒角。进一步的,沿所述公插接体插入的方向,所述导向凸台的头端也设置有倒角。进一步的,所述锁扣凸台设置有两个,且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上臂及所述下臂上。进一步的,所述锁扣凸台的边缘形状与所述导向凸台的边缘相匹配。进一步的,沿所述公插接体插入方向,所述上臂和/或所述下臂上设置有便于导向凸台伸入的斜面。进一步的,所述公插接体和/或所述母插接体上均开设有用于供结扎钳夹持的夹持槽。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结扎夹,通过将结扎夹分为母插接体与公插接体两个部分,当要将细微管道进行结扎时,只需将母插接体与公插接体配合插接,使得公插接体的头部与结扎槽抵接,并利用锁定件将公插接体与母插接体锁定即可,在对细微管道结扎的过程中,无需结扎夹发生形变,成功避开了可降解镁合金不易变形的特点,从而能够对细微管道进行有效的夹闭。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结扎夹,通过将锁定件设置为导向凸台以及锁扣凸台,当要对细微管道进行结扎时,可将细微管道置于结扎槽内,然后将导向凸台置于滑槽内,并向前推动公插接体,在公插接体向母插接体所在一侧移动时,导向凸台首先与锁扣凸台抵接,由于上臂及下臂之间的间距与导向凸台的厚度一致,故此时在锁扣凸台的作用下,上臂和/或下臂会发生弹性形变而配合将导向凸台进行夹持,随着公插接体的进一步移动,导向凸台与锁扣凸台分离,此时,上臂及下臂会回复弹性形变,最终形成,锁扣凸台容置于结扎槽内且与导向凸台边缘抵接,公插接体的头部与结扎槽的槽壁抵接的位置状态,在导向凸台的阻挡作用下,公插接体无法再从母插接体中脱出,从而实现公插接体与母插接体之间的锁定,结构简单,且锁定操作简单方便,而由于在使用过程中,母插接体不会发生形变,而公插接体也只需发生略微的弹性形变即可,因此仍可以避免结扎夹因镁合金在常温情况下塑性较差而断裂的情况发生。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结扎夹,通过将导向凸台设置为两个,其相对分布在出入通道的两侧,可以使得母插接体与公插接体的插接配合更稳定。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结扎夹,通过将导向凸台的厚度设置为沿公插接体插入的方向逐渐增大,从而使得锁扣凸台能够与导向凸台抵接更紧,进而可以进一步防止公插接体从母插接体内脱出的情况发生,使得母插接体与公插接体的插接配合更稳定。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结扎夹,通过在导向凸台的尾端设置倒角,一方面可以便于细微管道的进入,防止因导向凸台边缘过于锋利而在接触细微管道时割破细微管道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可以便于导向凸台进入公插接体的滑槽中,从而便于实现完成公插接体与母插接体之间的插接配合。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结扎夹,通过在导线凸台的头端也设置倒角,可以便于细微管道在结扎槽内均匀分布。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结扎夹,通过将锁扣凸台设置为两个,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强公插接体与母插接体之间的锁定稳固度,另一方面,可以将公插接体所需要发生的弹性形变量均匀分配到上下臂上,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弱单个壁所需发生的弹性形变,进一步防止公插接体断裂的情况发生。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结扎夹,通过将锁扣凸台的边缘形状设置为与导向凸台的边缘相匹配,可以使得锁扣凸台容置在结扎槽内时与导向凸台形成面抵接,从而进一步增强锁定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结扎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的结扎夹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的母插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的公插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中的结扎夹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扎夹,其特征在于,包括:/n母插接体(1),其上开设有连通的出入通道(11)以及结扎槽(12),细微管道可沿所述出入通道(11)进入并容置在所述结扎槽(12)内;/n公插接体(2),其与所述母插接体(1)插接配合以活动式容置于所述结扎槽(12)及出入通道(11)内,所述公插接体(2)的头部形状与所述结扎槽(12)的形状匹配,所述公插接体(2)的头部与所述结扎槽(12)的侧壁抵接以将细微管道进行结扎;/n以及,锁定件,用于将所述公插接体(2)锁定在所述母插接体(1)的预定位置上以使公插接体(2)的头部与结扎槽(12)的侧壁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扎夹,其特征在于,包括:
母插接体(1),其上开设有连通的出入通道(11)以及结扎槽(12),细微管道可沿所述出入通道(11)进入并容置在所述结扎槽(12)内;
公插接体(2),其与所述母插接体(1)插接配合以活动式容置于所述结扎槽(12)及出入通道(11)内,所述公插接体(2)的头部形状与所述结扎槽(12)的形状匹配,所述公插接体(2)的头部与所述结扎槽(12)的侧壁抵接以将细微管道进行结扎;
以及,锁定件,用于将所述公插接体(2)锁定在所述母插接体(1)的预定位置上以使公插接体(2)的头部与结扎槽(12)的侧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插接体(2)包括平行设置的上臂(21)及下臂(22),所述上臂(21)及下臂(22)配合形成滑槽(23),所述锁定件包括:
导向凸台(13),设置在所述出入通道(11)上,且延伸方向与所述出入通道(11)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导向凸台(13)可沿所述滑槽(23)滑动,且所述导向凸台(13)的厚度与所述上臂(21)及下臂(22)之间的间距一致;
至少一个锁扣凸台(24),设置在所述上臂(21)和/或下臂(22)上,且位于所述公插接体(2)头部所在的一端,所述导向凸台(13)在滑槽(23)内滑动时与所述锁扣凸台(24)抵接以驱动所述上臂(21)和/或所述下臂(22)在所述导向凸台(13)的厚度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公插接体(2)与母插接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亮蒋屏山姜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