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扎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7431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6:16
一种结扎夹,所述结扎夹包括由一个第一弧形夹臂和一个第二弧形夹臂一体构成的V形夹体,所述第一弧形夹臂和第二弧形夹臂的自由端分别为卡钩和卡头,所述第一弧形夹臂和第二弧形夹臂相对的内侧具有两排错开布置的防滑齿,所述第一弧形夹臂在靠近所述卡钩的一端具有一个圆柱状的卡钩夹持体,所述第二弧形夹臂在靠近所述卡头的一端具有两个对置的卡头夹持体,所述两个卡头夹持体之间具有面向所述卡钩的导向凹槽,所述卡钩的外侧具有导向斜面,所述卡钩的内侧底部具有一个与所述导向凹槽的底部最高点卡扣配合的凹形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结扎夹具备改进的结构,使得该结扎夹具备更好的闭合力,并且闭合的可靠性更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扎夹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的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外科手术过程中用于闭合血管或组织的夹子,临床可用于体内外科手术时血管和组织的吻合和结扎。所述结扎夹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还被称为血管夹、结扎扣、手术锁夹、组织夹等。
技术介绍
外科手术过程中为充分暴露手术视野,需要对切口内的断裂血管进行结扎,以阻止出血。止血技术已经成为了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的核心之一,人体任何部位的外科操作几乎无一例外地涉及到出血与止血。一般是用止血钳夹住断裂血管后再用缝合线进行结扎,这种方法操作比较麻烦,降低了手术效率;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结扎夹来阻断血流,例如在动脉瘤手术中使用的动脉瘤夹,胆管手术中的胆管夹等。其材料多为银或合金,其次是医用塑料。目前各类结扎夹原理上虽然大同小异,但是结构上仍有改进的余地,具体来说,需要提高结扎夹的闭合力以及闭合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扎夹,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具体来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扎夹,该结扎夹具备更好的闭合力,并且闭合的可靠性更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扎夹,所述结扎夹包括由一个第一弧形夹臂和一个第二弧形夹臂一体构成的V形夹体,所述第一弧形夹臂和第二弧形夹臂的自由端分别为卡钩和卡头,所述第一弧形夹臂和第二弧形夹臂相对的内侧具有两排错开布置的防滑齿,所述第一弧形夹臂在靠近所述卡钩的一端具有一个圆柱状的卡钩夹持体,所述第二弧形夹臂在靠近所述卡头的一端具有两个对置的卡头夹持体,所述两个卡头夹持体之间具有面向所述卡钩的导向凹槽,所述卡钩的外侧具有导向斜面,所述卡钩的内侧底部具有一个与所述导向凹槽的底部最高点卡扣配合的凹形部。优选地,所述卡头背离所述卡钩的一侧具有一个卡头平面,所述卡钩的内侧具有一个可与所述卡头平面贴合的卡钩平面。优选地,所述卡钩平面与所述第一弧形夹臂之间的夹角为30-60°。优选地,所述卡头平面与所述导向凹槽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卡钩平面与所述第一弧形夹臂之间的夹角。优选地,所述卡钩夹持体为对称设置于所述卡钩的最外侧的圆柱,所述卡头夹持体对称设置于所述卡头的最外侧,并且所述卡头夹持体背离所述卡钩夹持体的一侧为圆柱面,所述圆柱面的直径等于所述卡钩夹持体的圆柱的直径。本技术所提供的结扎夹具备改进的结构,使得该结扎夹具备更好的闭合力,并且闭合的可靠性更好。【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扎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的是图1所示结扎夹闭合之后的状态示意图;图3显示的是本技术的结扎夹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4显示的是本技术的结扎夹的又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扎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结扎夹整体上为一体成型的V形结构,包括一个V形夹体1,V形夹体I由两个弧形夹臂11、12连接而成,具体来说,本技术的结扎夹包括由一个第一弧形夹臂11和一个第二弧形夹臂12 —体构成的V形夹体1,第一弧形夹臂11和第二弧形夹臂12的自由端分别为卡钩13和卡头14。手术过程中,为了止血,可以将结扎夹持在V形夹体I之间,通过将卡钩13卡扣到卡头14上使结扎夹闭合,将血管牢固的夹持在两个弧形夹臂11、12之间,所述状态可以参见图2,其中显示的是图1所示结扎夹闭合之后的状态示意图。第一弧形夹臂11和第二弧形夹臂12相对的内侧具有两排错开布置的防滑齿15,用于当结扎夹持在两个弧形夹臂11、12之间的时候,通过错开布置的防滑齿15将血管牢固咬合,防止血管滑脱。第一弧形夹臂11在靠近卡钩13的一端具有一个圆柱状的卡钩夹持体17,第二弧形夹臂12在靠近卡头14的一端具有两个对置的卡头夹持体16,两个卡头夹持体16之间具有面向卡钩的导向凹槽18,卡钩13的外侧具有导向斜面19。卡钩夹持体17和卡头夹持体16的设置是用于在闭合结扎夹的过程中,利用施夹钳之类的工具将卡钩夹持体17和卡头夹持体16夹持住,然后从两个弧形夹臂11、12的外侧向内侧施加外力,使得卡钩13和卡头14彼此接近,卡钩13外侧的导向斜面19沿着卡头内侧的导向凹槽18滑动,最终将卡钩13卡到卡头14上。为便于施夹钳之类的工具的操作,在一个优选实施里中,卡钩夹持体17和卡头夹持体16最好具有类似的外形结构,从图3中可以清楚看出,卡钩夹持体17为对称设置于卡钩13的最外侧的圆柱,而卡头夹持体16也对称设置于卡头14的最外侧,并且卡头夹持体16背离卡钩夹持体17的一侧也为圆柱面,该圆柱面的直径等于卡钩夹持体17的圆柱的直径,这样使得施夹钳之类的工具可以设计相同的夹持结构,便于从两个弧形夹臂11、12的外侧向内侧施加外力的时候,便于将同样直径的卡钩夹持体17的圆柱和卡头夹持体16的圆柱面夹持住。为了提供更好的闭合力并且使得结扎夹的闭合更可靠,卡头14背离卡钩13的一侧具有一个卡头平面141,卡钩13的内侧具有一个可与卡头平面141贴合的卡钩平面131。当卡头14和卡钩13卡在一起的时候,卡钩13的内侧与卡头14的外侧要相互接触,现有的结扎夹往往忽略了这种接触的重要性,在本技术中,特别设计卡钩13的内侧为卡钩平面131,而卡头14的外侧为卡头平面141,使得这两个平面131和141可以相互贴合,也就是说本技术的这种平面贴合设计提供了更大的接触面积,可以使得结扎夹闭合之后不容易滑脱,大大提高了闭合的可靠性。此外,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卡钩平面131与所述第一弧形夹臂11之间的夹角设计为30-60°,也就是说,为了获得更大的闭合力和可靠性,设计卡钩13向内勾住卡头14的角度为30-60°,角度很小,使得卡头14 一旦卡入到卡钩13内侧基本上就难以脱离了。当然,卡头平面141与导向凹槽18之间的夹角也要小于卡钩平面131与述第一弧形夹臂11之间的夹角,否则卡头13太大就难以进入卡钩14内侧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由于卡钩平面131是平面,而第一弧形夹臂11是弧形的,则在侧投影面上,卡钩平面131可以投影成一条直线,第一弧形夹臂11可以投影成一条弧线,因此,上述夹角定义的是卡钩平面131与第一弧形夹臂11的侧投影相交的位置处,由卡钩平面131与第一弧形夹臂11的切线所夹的角度。事实上,从图中可以看出,为了避免上述角度过大,第一弧形夹臂11在靠近卡钩平面131的部分弧度逐渐变小,类似于平面形状,从侧投影面上看,上述角度几乎是两条直线的夹角。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卡钩13的内侧底部具有一个与导向凹槽18的底部最高点30卡扣配合的凹形部20,具体可以详见图4。这种设计进一步使得卡头14卡到卡钩13的内侧之后,使得卡头14位于卡头夹持体16中间的凹槽18的底部的顶点部分(最高点30)可以全部滑入到凹形部20内部,使得卡头14基本上被牢牢夹持在凹形部20内,且卡头14的两个卡头夹持体16将卡钩13外侧夹住,使得卡头14完全无法左右晃动,大大提高了结扎夹的闭合力和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扎夹包括由一个第一弧形夹臂(11)和一个第二弧形夹臂(12)一体构成的V形夹体(1),所述第一弧形夹臂(11)和第二弧形夹臂(12)的自由端分别为卡钩(13)和卡头(14),所述第一弧形夹臂(11)和第二弧形夹臂(12)相对的内侧具有两排错开布置的防滑齿(15),所述第一弧形夹臂(11)在靠近所述卡钩(13)的一端具有一个圆柱状的卡钩夹持体(17),所述第二弧形夹臂(12)在靠近所述卡头(14)的一端具有两个对置的卡头夹持体(16),所述两个卡头夹持体(16)之间具有面向所述卡钩的导向凹槽(18),所述卡钩(13)的外侧具有导向斜面(19),所述卡钩(13)的内侧底部具有一个与所述导向凹槽(18)的底部最高点(30)卡扣配合的凹形部(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扎夹包括由一个第一弧形夹臂(11)和一个第二弧形夹臂(12)—体构成的V形夹体(I ),所述第一弧形夹臂(11)和第二弧形夹臂(12)的自由端分别为卡钩(13)和卡头(14),所述第一弧形夹臂(11)和第二弧形夹臂(12)相对的内侧具有两排错开布置的防滑齿(15),所述第一弧形夹臂(11)在靠近所述卡钩(13)的一端具有一个圆柱状的卡钩夹持体(17),所述第二弧形夹臂(12)在靠近所述卡头(14)的一端具有两个对置的卡头夹持体(16),所述两个卡头夹持体(16)之间具有面向所述卡钩的导向凹槽(18),所述卡钩(13)的外侧具有导向斜面(19),所述卡钩(13)的内侧底部具有一个与所述导向凹槽(18)的底部最高点(30)卡扣配合的凹形部(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扎夹,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洁徐刚毅郑海菁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铭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铭众生物医学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