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水车水泵保温装置及喷水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633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喷水车水泵保温装置及喷水车,喷水车水泵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箱、水泵以及水泵进出水管;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保温箱内,所述保温箱上设有热气进气口和热气出气口;所述热气进气口与喷水车发动机的废气出口相连通,所述水泵进出水管分别与所述水泵相连通。区别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发动机的废气余热对保温箱内的水泵和水泵进出水管提供热能,使水泵和水泵进出水管不易结冰,从而使喷水车在低温环境下可以正常使用。

Water pump thermal insulation device and water spr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水车水泵保温装置及喷水车
本技术涉及喷水车领域,尤其涉及喷水车水泵保温装置及喷水车。
技术介绍
北方的冬季温度较低,在具有喷水作业功能的专用车中的水泵中存在的水在长时间放置时容易结冰,所以在使用后一般需要将水泵及连接管路内的水排出,目前通常是借助气力净管方法将高压气体引入管路内,同时打开管路的出水口,从而可以将管路里面的水吹出来,保证管路里面没有水或是残留的水量较小,但由于专用车载水泵特有的结构,导致高压水泵内的水并不能够排净,且现有专用车上的水泵都外置在车体上,周围并没有设置保温方法,环境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时导致高压水泵内的水结冰,尤其车辆在长时间放置后,会导致水泵启动困难甚至无法启动,这样会对水泵本身造成一定的损坏,增加维修成本,损害水泵和相关元件,而使整车无法工作。同时无法满足专用车辆在冬天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喷水车水泵保温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喷水车水泵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箱、水泵以及水泵进出水管;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保温箱内,所述保温箱上设有热气进气口和热气出气口;所述热气进气口与喷水车发动机的废气出口相连通,所述水泵进出水管分别与所述水泵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热气进气口上设有用于调节热气进气口大小的风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保温箱内设有用于检测保温箱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喷水车水泵保温装置设置有车载电控系统,所述车载电控系统控制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数据控制所述风门。r>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保温箱为双层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双层结构的内部隔层填充有隔热材料。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喷水车水泵保温装置还包括调压阀,所述调压阀设置在所述水泵进出水管上,所述调压阀设置在所述保温箱内。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泵设置在所述保温箱内,保温箱上设有热气进气口和热气出气口;所述热气进气口与喷水车发动机的废气出口相连通,所述水泵进出水管分别与所述水泵相连通。发动机产生的废气余热通过热气进气口对保温箱内的水泵以及水泵进出水管提供热能,使水泵以及水泵进出水管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温度而保证水泵以及水泵进出水管在低温环境下不易结冰,从而使喷水车可以在低温环境下正常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还提供了喷水车,包括车辆底盘和水泵保温装置,所述水泵保温装置为专利技术人提供的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水泵保温装置,所述水泵保温装置设置于车辆底盘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喷水车还包括发动机废气余热管路系统,所述发动机废气余热管路系统设置于车辆底盘上,所述发动机废气余热管路系统与所述热气进气口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喷水车还包括高压管路系统,所述高压管路系统设置于车辆底盘上,所述热气出气口与所述高压管路系统相连通,并用于对所述高压管路系统进行供热。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泵设置在所述保温箱内,保温箱上设有热气进气口和热气出气口;所述热气进气口与喷水车发动机的废气出口相连通,所述水泵进出水管分别与所述水泵相连通。发动机产生的废气余热通过热气进气口对保温箱内的水泵以及水泵进出水管提供热能,使水泵以及水泵进出水管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温度而保证水泵以及水泵进出水管在低温环境下不易结冰,从而使喷水车可以在低温环境下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喷水车的系统结构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保温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高压管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风门,2、保温箱,3、保温箱内部隔层,4、水泵以及水泵进出水管,5、温度传感器,6、发动机废气余热管路系统,7、高压管路系统,8、内部高压水路层,9、外层热气保温层,10、外层热气进气口,11、热气进气口,12、热气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喷水车,该喷水车包括车辆底盘和水泵保温装置,所述水泵保温装置为上述提供的水泵保温装置,所述水泵保温装置设置于车辆底盘上,采用这种喷水车可以使喷水车的水泵在低温环境下不易结冰而影响喷水车的使用。可选的,所述喷水车还包括发动机废气余热管路系统6,所述发动机废气余热管路系统6设置于车辆底盘上,所述发动机废气余热管路系统6与所述热气进气口11相连通,通过发动机的废气余热给保温箱2提供热能。可选的,所述喷水车还包括高压管路系统7,所述高压管路系统7设置于车辆底盘上,所述热气出气口12与所述高压管路系统7相连通,并用于对所述高压管路系统7进行供热,保温箱2的热气出气口12提供热气到高压管路系统7,通过高压管路的外层热气进气口10进入到外层热气保温层9,从而对内部高压水路层8提供保温的效果。如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喷水车水泵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箱2、水泵以及水泵进出水管4;所述水泵以及水泵进出水管4设置在所述保温箱2内,所述保温箱2上设有热气进气口11和热气出气口12;所述热气进气口11与喷水车发动机的废气出口相连通,所述水泵进出水管分别与所述水泵相连通,通过发动机的废弃出口提供热气,进入到保温箱2内,给保温箱2内的水泵以及水泵进出水管4提供热能,使在低温环境下,水泵以及水泵进出水管4不易结冰而影响喷水车的正常使用。可选的,所述热气进气口11上设有用于调节热气进气口11大小的风门1,通过风门1来控制热气的进入量,如设置手动控制风门1允许热气进入量的开关,防止温度过高时对水泵以及水泵进出水管4造成损坏。可选的,所述保温箱2内设有用于检测保温箱2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所述保温箱2内还设置有车载电控系统,所述车载电控系统控制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5传输的数据控制所述风门1,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智能的对保温箱2的温度进行监测和控温,温度传感器5在感知到保温箱2内的温度较低时,车载电控系统打开风门1,热气进入保温箱2,温度传感器5感知保温箱2内温度过高时,车载电控系统关闭风门1,停止提供热气进入保温箱2,从而可以智能化对保温箱2的温度进行控制。可选的,所述保温箱2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的保温箱内部隔层3填充有隔热材料,双层结构本身具有隔热的效果,在保温箱内部隔层3填充隔热材料可以获得更有效地隔热效果。其中,双层结构可以为中空,或者填充其他材料。可选的,所述喷水车水泵保温装置还包括调压阀,所述调压阀设置在所述水泵进出水管上,所述调压阀设置在所述保温箱2内,调压阀在图中未标示,调压阀连接着水泵进出水管,用于调节水压。本实施例中的喷水车,具体结构如下描述,热气进气口11连接着发动机废气余热管路系统6,热气出气口12连接着高压管路系统7的外层热气进气口10,如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喷水车水泵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箱、水泵以及水泵进出水管;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保温箱内,所述保温箱上设有热气进气口和热气出气口;/n所述热气进气口与喷水车发动机的废气出口相连通,所述水泵进出水管分别与所述水泵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喷水车水泵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箱、水泵以及水泵进出水管;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保温箱内,所述保温箱上设有热气进气口和热气出气口;
所述热气进气口与喷水车发动机的废气出口相连通,所述水泵进出水管分别与所述水泵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水车水泵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进气口上设有用于调节热气进气口大小的风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水车水泵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内设有用于检测保温箱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喷水车水泵保温装置设置有车载电控系统,所述车载电控系统控制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数据控制所述风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水车水泵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为双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水车水泵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结构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驹祥黄荣明魏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