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采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柱塞泵,柱塞泵本体,柱塞泵本体上设置有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润滑油,延壳体内壁互动设置有冷却板,壳体内壁滑动设置有供冷却板滑动插入的冷却滑道,冷却板上设置有冷却水管,壳体上设置有调节冷却板滑动伸入润滑油深度的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在壳体内设置伸入润滑油中的冷却板,对润滑油进行冷却,通过调节组件调节冷却板伸入润滑油的深度,实现了对冷却效果进行调节;其次,冷却水管折线形分布在冷却板上,提高了冷却效果;再次,将推动杆穿过导向筒并通过调节螺母对推动杆进行轴向调节,提高了调节稳定性和调节精度。
A plunger pump with coo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柱塞泵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
,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柱塞泵。
技术介绍
柱塞泵是液压系统的一个重要装置。它依靠柱塞在缸体中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来实现吸油、压油。柱塞泵具有额定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和流量调节方便等优点,柱塞泵长时间在高压下工作需要在壳体内加入润滑油以减轻对零件的磨损,但经过长时间高负载的工作会导致润滑油过热,严重影响车桥的使用性能,现有技术为在壳体外部设置水冷装置对壳体进行冷却,冷却效率低,且无法对冷却效果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柱塞泵,具有可调节冷却效果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柱塞泵,柱塞泵本体,所述柱塞泵本体上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润滑油,延所述壳体内壁互动设置有冷却板,所述壳体内壁滑动设置有供所述冷却板滑动插入的冷却滑道,所述冷却板上设置有冷却水管,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调节所述冷却板滑动伸入所述润滑油深度的调节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壳体内设置冷却滑道,将设置有冷却管道的冷却板插入冷却滑道,向冷却管道内通入循环冷却水对壳体内的润滑油进行冷却,通过设置在壳体上的调节组件使冷却板在冷却滑道内滑动,对冷却板伸入润滑油内深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了对冷却效果进行调节。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推动杆,连接于所述推动杆与所述冷却板的连杆,所述连杆一端铰接于所述冷却板,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推动杆伸入所述壳体内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壳体外驱动调节杆,通过铰接在调节杆端部对设置在壳体内的冷却板进行调节,实现了对壳体内润滑油的方便调节。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水管折线形分布在所述冷却板上,所述冷却水管两端分别设置为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线形分布在冷却板上的冷却水管增大了冷却水管与润滑油的相对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却效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上分别连接有U形软管,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于所述壳体相连通的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两所述U形软管分别连接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伸入与所述壳体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分别连接U形软管,对进水管和出水管在冷却板滑动时提供余量,防止冷却板在冷却滑道内滑动时对进水管和出水管的过渡拉伸而引起泄漏。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水箱架,所述水箱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相连通的冷却水箱,所述进水管道上设置有进水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箱架上设置冷却水箱并通过设置在进水管道上的进水泵实现冷却水在冷却水管内的循环,提高了冷却效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板两端分别设置有插入所述冷却滑道的限位凸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却板两侧设置限位凸部,将限位凸部插入冷却滑道内对限位板在冷却滑道内进进行限位,提高了冷却板滑动的稳定性,减轻了冷却板在滑动时的震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供所述推动杆穿过的导向筒,所述导向筒上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上设置有与所述推动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推动杆穿过导向筒并通过调节螺母对推动杆进行轴向调节,提高了调节稳定性和调节精度。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螺母上设置有供所述导向筒嵌入的导向槽,所述导向筒上螺纹连接有限制所述调节螺母脱离所述导向筒的限位螺柱,所述导向筒上设置有所述限位螺柱嵌入并转动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螺母上连接限位螺柱并嵌入设置在导向筒上的限位槽,实现调节螺母与导向筒转动连接的同时限制调节螺母脱离导向筒,提高了调节的稳定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壳体内设置冷却滑道,将设置有冷却管道的冷却板插入冷却滑道并滑动伸入润滑油中,对润滑油进行冷却,通过调节组件调节冷却板伸入润滑油的深度,实现了对冷却效果进行调节;其次,冷却水管折线形分布在冷却板上,增大了冷却水管与润滑油的相对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却效果;再次,将推动杆穿过导向筒并通过调节螺母对推动杆进行轴向调节,提高了调节稳定性和调节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冷却水箱连接关系图。图4是本实施例调节螺母、导向筒和推动杆连接关系图。图中,1、柱塞泵本体;11、壳体;12、冷却滑道;13、水箱架;14、导向筒;141、限位槽;2、冷却装置;21、冷却板;211、限位凸部;212、U形软管;22、冷却水管;221、进水口;222、出水口;23、连杆;24、推动杆;241、调节螺母;242、限位螺柱;243、螺纹孔;25、进水管道;26、出水管道;27、进水泵;3、润滑油;4、冷却水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种带有冷却装置2的柱塞泵,如图1、图2所示,包括柱塞泵本体1,柱塞泵本体1上设置有壳体11,壳体11内设置有润滑油3,壳体11内设置有冷却装置2,冷却装置2包括延壳体11内壁设置的冷却滑道12,冷却滑道12内滑动插入有冷却板21,冷却板21两侧设置有限位凸部211,冷却板21通过限位部插接进冷却滑道12内实现了冷却板21在冷却滑道12内的稳定滑动,冷却板21上设置有呈折现分布在冷却板21上的冷却水管22,冷却管两端从从冷却板21上端伸出并分别设置为进水口221和出水口222,进水口221和出水口222上分别连接有U形软管212,壳体11上连通有进水管道25和出水管道26,与进水口221和出水口222相连的两U形管分别连接在净水管道和出水管道26伸入壳体11端部。如图3所示,壳体11上设置有水箱架13,水箱架13上设置有与进水管道25和所述出水管道26相连通的冷却水箱4,所述进水管道25上设置有进水泵27,通过进水泵27驱动冷却水在冷却水管22内循环流动。如图2、图4所示,壳体11内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一端铰接在冷却板21上的连杆23、滑动连接在壳体11的推动杆24,连杆23远离冷却板21一端铰接在推动杆24伸入壳体11内的端部,壳体11上设置有供推动杆24滑动伸出的导向筒14,导向筒14上设置有调节螺母241,调节螺母241底部设置有供导向筒14嵌入的导向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柱塞泵,柱塞泵本体(1),所述柱塞泵本体(1)上设置有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设置有润滑油(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内壁滑动设置有冷却板(21),所述壳体(11)内壁设置有供所述冷却板(21)滑动插入的冷却滑道(12),所述冷却板(21)上设置有冷却水管(22),所述壳体(11)上设置有调节所述冷却板(21)滑动伸入所述润滑油(3)深度的调节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柱塞泵,柱塞泵本体(1),所述柱塞泵本体(1)上设置有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设置有润滑油(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内壁滑动设置有冷却板(21),所述壳体(11)内壁设置有供所述冷却板(21)滑动插入的冷却滑道(12),所述冷却板(21)上设置有冷却水管(22),所述壳体(11)上设置有调节所述冷却板(21)滑动伸入所述润滑油(3)深度的调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1)的推动杆(24),连接所述推动杆(24)与所述冷却板(21)的连杆(23),所述连杆(23)一端铰接于所述冷却板(21),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推动杆(24)伸入所述壳体(11)内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22)折线形分布在所述冷却板(21)上,所述冷却水管(22)两端分别设置为进水口(221)和出水口(2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221)和所述出水口(222)上分别连接有U形软管(212),所述壳体(11)上设置有于所述壳体(11)相连通的进水管道(25)和出水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芸,黄波,雷道义,李凡娟,肖津,王昕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艾达石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