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调节系统及发动机,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该冷却调节系统包括冷却回路、冷却水降温回路、第一补水系统和第二补水系统。其中,发动机连接于冷却回路中,冷却回路用于为发动机冷却降温;冷却水降温回路通过换热组件与冷却回路连接,冷却水降温回路用于为冷却回路降温;第一补水系统和第二补水系统均与冷却回路连接,第一补水系统用于为冷却回路补充冷却水,第二补水系统被配置为在第一补水系统中的水量不足时自动对冷却回路补充冷却水。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及与发动机本体连接的冷却调节系统。该冷却调节系统及发动机无需操作人员实时监测水箱的水位情况,降低人工成本,且保证冷却调节系统及发动机可正常工作。
A cooling regulation system and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调节系统及发动机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调节系统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船舶发动机燃料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约有30%~40%会通过气缸套、气缸盖和活塞等部件散向外界,发动机冷却水系统能够带走受热部件的热量,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与使用寿命。试验用单缸机是一种燃烧开发工具,通过单缸燃烧性能的开发,可节省多缸机燃烧开发的成本,同时可进行燃烧室部件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验证。试验用单缸机由电力测功器拖动,本身不具备起动功能。单缸机试验台的冷却水调节系统的作用包括:在启动之前,可对单缸机进行预热,使单缸机处于一种稳定工况;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冷却水带走受热部件的热量,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通过冷却水温的调节,定量研究冷却水温变化对燃烧室部件热负荷的影响,为多缸整机的冷却水系统设计提供数据参考。除此之外,冷却水调节系统中的流量、压力等也需要控制,使冷却水调节系统中的水流量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以减少对系统中水温的影响。现有技术中采用膨胀水箱对冷却水循环回路进行补水以调节冷却水循环回路中的冷却水流量,但是一旦膨胀水箱中的水量不足甚至用尽,如果不及时加水,就会导致整个冷却水调节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最终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通过实时监测膨胀水箱中的水位情况以保证整个冷却水调节系统可以正常的工作,但人工成本较高,人工劳动强度较大。因此,亟需一种无需操作人员实时监测膨胀水箱的水位情况的冷却调节系统及发动机,以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冷却调节系统及发动机,该冷却调节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能使冷却回路中的水量和温度保持稳定,降低人工成本,保证冷却调节系统及发动机可以正常工作。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却调节系统,包括,冷却回路,发动机连接于所述冷却回路中,所述冷却回路用于为发动机冷却降温;冷却水降温回路,通过换热组件与所述冷却回路连接,所述冷却水降温回路用于为所述冷却回路降温;第一补水系统和第二补水系统,均与所述冷却回路连接,所述第一补水系统用于为所述冷却回路补充冷却水,所述第二补水系统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补水系统中的水量不足时自动对所述冷却回路补充冷却水。其中,所述第一补水系统包括均连接于所述冷却回路中的第一补水箱、第一驱动组件、第一流量检测组件和第一压力检测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流量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一压力检测组件的上游,当所述第一流量检测组件检测到所述冷却回路中的流量小于预设流量时和/或所述第一压力检测组件检测到所述冷却回路中的水压低于预设压力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补水箱中的冷却水进入所述冷却回路中。其中,所述第一补水系统还包括第一液位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液位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补水箱内,所述第一液位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补水箱中的液位,所述第二补水系统根据所述液位对所述冷却回路补充冷却水。其中,所述第二补水系统包括均连接于冷却回路中的第二补水箱、第二驱动组件和开关组件,所述第二补水箱连接于所述第一流量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一压力检测组件的上游,所述开关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均与所述第一液位检测组件电连接,所述开关组件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补水箱中水量不足时连通所述第二补水箱和所述冷却回路,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补水箱中的冷却水进入所述冷却回路中。其中,所述冷却调节系统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冷却回路中的温度调节系统,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用于调节所述冷却回路中的水温。其中,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电连接的温度调节组件和第一温度测量组件,所述第一温度测量组件位于所述温度调节组件的上游,所述温度调节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上游,所述温度调节组件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测量组件测得的温度调节流量以调节所述冷却回路中的水温。其中,所述冷却调节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却回路中的预加热组件,所述预加热组件位于所述换热组件的上游,且用于为所述冷却回路中的冷却水预热。其中,所述冷却调节系统还包括排水开关组件,所述排水开关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流量检测组件和第一压力检测组件的上游,所述排水开关组件与外界连通。其中,所述冷却调节系统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冷却回路、所述冷却水降温回路和所述第二补水系统中均设置有所述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用于滤除管路中的沉淀物。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及与所述发动机本体连接的如上所述的冷却调节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调节系统,该冷却调节系统包括冷却回路、冷却水降温回路、第一补水系统和第二补水系统。其中,发动机连接于冷却回路中,冷却回路中的冷却水对发动机冷却降温;冷却水降温回路通过换热组件与冷却回路连接,冷却回路为发动机降温后水温会有所上升,冷却水降温回路为冷却回路降温,以保证冷却回路的水温维持在较为恒定的状态;第一补水系统和第二补水系统均与冷却回路连接,第一补水系统为冷却回路补充冷却水,当第一补水系统中的水量不足时,第二补水系统自动对冷却回路补充冷却水,以保证冷却回路中的冷却水水量保持稳定,从而使冷却水水温维持在预设范围内,从而保证冷却调节系统正常稳定工作,且不再需要操作人员实时监测水箱的水位情况,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及与发动机本体连接的上述冷却调节系统,通过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冷却调节系统,可以保证发动机本体稳定的工作,并延长其工作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水调节系统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如下:1、冷却回路;11、分流支路;111、第一节流阀;2、发动机;3、冷却水降温回路;31、第一压差传感器;32、温度传感器;4、第一补水系统;41、第一补水箱;411、第一补水口和排水口;42、第一驱动组件;43、第一流量检测组件;44、第一压力检测组件;45、第一液位检测组件;5、第二补水系统;51、第二补水箱;511、第二补水口和排水口;512、排污口;513、第三手动球阀;52、第二驱动组件;53、开关组件;54、第二液位检测组件;6、换热组件;7、温度调节系统;71、温度调节组件;72、第一温度测量组件;8、预加热组件;9、排水开关组件;10、过滤组件;101、第二压差传感器;200、阀门组;201、第一手动球阀;202、第二手动球阀;203、第二节流阀;204、蝶阀;205、第三节流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冷却回路(1),发动机(2)连接于所述冷却回路(1)中,所述冷却回路(1)用于为发动机(2)冷却降温;/n冷却水降温回路(3),通过换热组件(6)与所述冷却回路(1)连接,所述冷却水降温回路(3)用于为所述冷却回路(1)中的水降温;/n第一补水系统(4)和第二补水系统(5),均与所述冷却回路(1)连接,所述第一补水系统(4)用于为所述冷却回路(1)补充冷却水,所述第二补水系统(5)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补水系统(4)中的水量不足时自动对所述冷却回路(1)补充冷却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回路(1),发动机(2)连接于所述冷却回路(1)中,所述冷却回路(1)用于为发动机(2)冷却降温;
冷却水降温回路(3),通过换热组件(6)与所述冷却回路(1)连接,所述冷却水降温回路(3)用于为所述冷却回路(1)中的水降温;
第一补水系统(4)和第二补水系统(5),均与所述冷却回路(1)连接,所述第一补水系统(4)用于为所述冷却回路(1)补充冷却水,所述第二补水系统(5)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补水系统(4)中的水量不足时自动对所述冷却回路(1)补充冷却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水系统(4)包括均连接于所述冷却回路(1)中的第一补水箱(41)、第一驱动组件(42)、第一流量检测组件(43)和第一压力检测组件(44),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2)位于所述第一流量检测组件(43)和所述第一压力检测组件(44)的上游,当所述第一流量检测组件(43)检测到所述冷却回路(1)中的流量小于预设流量时和/或所述第一压力检测组件(44)检测到所述冷却回路(1)中的水压低于预设压力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2)驱动所述第一补水箱(41)中的冷却水进入所述冷却回路(1)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水系统(4)还包括第一液位检测组件(45),所述第一液位检测组件(45)设置在所述第一补水箱(41)内,所述第一液位检测组件(45)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补水箱(41)中的液位,所述第二补水系统(5)根据所述液位对所述冷却回路(1)补充冷却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补水系统(5)包括均连接于所述冷却回路(1)中的第二补水箱(51)、第二驱动组件(52)和开关组件(53),所述第二补水箱(51)连接于所述第一流量检测组件(43)和所述第一压力检测组件(44)的上游,所述开关组件(53)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沛,桂勇,夏倩,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