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水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13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冷却流体的热电式水冷却装置(20),包括一可给出冷却水、温水或冷却水与温水的混合水的混合阀。需要定期清洗的部件很容易从该装置上拆下。一由风扇冷却的热电模件组件被用来生成冷却水的冰块,用一温度传感器(142)控制一可调速风扇(142),从而当水冷却到预定温度时风扇转速下降而把冰块保持在最佳大小。该装置(10)可包括一冷却水的冷探头,该冷探头包括一用作辅助吸热器的盖。(*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技术的背景1.专利技术的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饮用水冷却装置,该装置特别适用于瓶装饮用水。水的冷却最好由比压缩型冷却器噪音低、不易发生故障的热电传热模件实现。2.相关技术随着人们对来自公用水管的水质的关心,瓶装水和水过滤器及其给水器日益流行。许多人发现所给的水最好经过冷却。种种方法被用来冷却水,例如使用由压缩机、蒸发机和冷凝机构成的现有制冷线路。还有用热电模件冷却给水器中的水的。一伸入水箱的水中的探头被用来把热量从水传给热电模件。通常,探头上会结起冰块而冷却水箱中的水。这类给水器存在若干问题。例如很难控制冰块的大小,若冰块伸展到给水器的龙头处,龙头就会冻住。此外,风扇会产生噪声,而且,这类装置的各部件不容易拆下进行清洗。最后,虽然某些热电给水器可给出冷却和非冷却水,但它们分别用两个阀给出的,因此既不美观,又不便于水的混合。专利技术的综述本专利技术即是要解决现有给水器的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水冷却器有一支撑一可卸下的主水箱的绝热外壳,该水箱包括一存装冷却水的下室和一装在该水箱中的界定一存装温水(热水)的上室的隔热组件。随着下室放水,上室的水就慢慢送到下室,一个可由用户调节的比例阀能确保从该两水室以一定比例取出水,以符合所要求的水温。一热电冷却装置包括一与吸热器(冷穴)接触的热电模件和其热量被由风扇驱动的室温空气带走的具有散热片的散热器。该吸热器与该主水箱的下室的一热交换表面直接接触。改变风扇转速和/或热电模件中的电流从而调节下室中的冰块的大小即可控制这一冷却装置的工作速率。在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该热交换表面包括下室底部的一金属板,它由吸热器冷却,从而它转向冷却水。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吸热器包括一从热电模件伸出的铝筒即一“冷探头”(cold probe)。热交换表面包括该主水箱中套在该冷探头上而与之直接接触的一突起,从而该突起用作该冷探头的一塑料盖。该冷探头总的呈圆柱形,但在面对出水口或龙头的一边压平。因此,在冷探头与塑料盖之间形成一空间。因此,形成在冷探头四周的冰块在面对压平面处没有塑料盖的其余地方厚。因此,即使冰块很大也不会堵住水从龙头流出。水箱和隔热组件用可脱扣的卡锁或夹子固定在外壳上,不用工具便可卸下,便于定期清洗。该可调比例阀也很容易从水箱上卸下进行清洗。附图的简要说明从作为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下述详细说明、后附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可看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特征及其工作和装配方法。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热电水冷却装置的剖面图;图2为第一实施例的底面图;图3为沿图2中3-3线剖取的剖面图;图4为沿图2中4-4线剖取的剖面图;图5为沿图2中5-5线剖取的剖面图;图6为该装置的主水箱的俯视图;图7为主水箱底板的平面图;图8为该装置一隔热组件的底盖和槽道部的立体图;图9为可调比例阀组件的放大剖面图;图10为该阀组件的外套筒的立体图;图11为该阀组件的内套筒的立体图;图12为该阀组件的可转动中套筒的立体图;图13为沿图9中13-13线剖取的剖面图;图14类似图13,示出阀组件的可转动套筒处于另一位置;图15为用热敏电阻控制送给热电模件的电能的一备选电路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图17为第二实施例的冷探头、热电模件和散热器组件的分解图;图18为图17所示组件的剖面图;图19为第二实施例的水箱组件的分解图;图20为第二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图;以及图21A-21D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卡锁机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图1-5示出一水冷却装置10,该装置有一由上壳12、下壳13和圆形底板14构成的圆柱形双壁外壳11。上、下壳界定一封闭环形空间15,其间最好充填聚氨酯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之类绝热材料。两壳在外部环形接头18处接合并用围绕上壳底端的两个或多个螺纹连接件19连接在一起。该装置支撑在四个脚21(图5)上,而脚21与底板14一起用螺纹连接件22紧固到外壳上。脚21在给水器上有两个用处。这些脚把该装置与放置该装置的表面分开,也可用来把该装置连接到一给水器架上。存装冷却水的圆柱形主水箱24的底部25向里倾斜而形成一中心圆孔26。该水箱的顶端有一沿径向向外伸展的环形唇27,如图1所示,当该水箱装入壳体之中时,该环形唇27座落在一紧抵上壳12顶端28的弹性密封圈上。该密封圈防止水或水汽进入主水箱24与壳体11之间空间中。箱底由一横跨孔26、用螺丝31(图5)固定的不锈钢圆形薄板30(图7)盖住。或者,也可用下文结合第二实施例详述的一锁圈之类把板30固定到箱底上。在该箱与板之间有一弹性圆形垫圈32用作流体密封件。一隔热组件35装在主水箱24顶部中而形成一下室和一上室。该隔热组件使得下室的冷却水与上室的水之间的传热最小。该组件包括一圆柱形侧壁36和一底壁37。一向外、向下伸展的环形唇38从侧壁36的顶端伸出而座落在主水箱顶端上。主水箱24与隔热组件35之间在主水箱顶端处可有一弹性密封。底壁37的底面上有一环形凹座39,一圆形底盖40(图1和图8)的顶缘(比方说用超声焊接)固定在该凹座中。该底壁与底盖之间的空间41充填一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之类绝热材料制成的圆盘42。如图1所示,一常见的五加仑水瓶44倒置地支撑在隔热组件的环形唇38上。因此,室温的瓶水灌满装置10的底壁37上方、侧壁36的上室并通过侧壁上的孔45流入下室。侧壁36也可代之以一系列撑条(未画出),水可从其间经隔热层(其直径可加大)周围流入下室。无论哪一种情况,目的是要保持温水与冷却水的分层,从而使主水箱下部的水冷却得更快。若从上室到下室的水流通道较小,则温水的引入速度低,随着冷却水的放出,水在下室中的涡流和混合就少。主水箱24和隔热组件35用至少一个卡锁组件46之类的沿圆周分布的连接件紧固在外壳11中。卡锁组件46包括一以枢轴装到上壳12上的中间件46a和一以把轴装到中间件46a另一端上的外部件46b。外部件46b有一唇与上壳12的一肩啮合而固定主水箱24隔热组件3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别部件是可调比例阀组件73(图4和图9-16),从而可从下室只放出冷却水、从上室只放出温水或放出以任何比例混合的冷却水和温水。阀组件套在一穿过外壳的上下壳的孔口75和76的水平外部圆管74中而受其支撑并由一紧抵一O形环密封78的扣入式定位环夹定。该阀组件包括其一端有一扩大且向外的锥形头部81的一圆柱形外套筒80(图9-10)。该锥形头部有一在圆周上伸展约100°的环形凹槽82。一孔83沿轴向穿过该套筒,该孔的直径在穿过内端壁84时稍稍减小。端壁上有一对相距180°且相对的键槽85,一对相距180°而相对的上下长方形孔口86和87在端壁旁穿过该外套筒的侧壁。套筒外表面上有供O形圈密封件嵌入的环槽88和89。一可转动中套筒91(图9和12)可滑动地套在外套筒的孔83中,其顶端有一安置在外套筒头部81一相配凹座中的径向伸展凸缘92。一O形环使中套筒91与外套筒80隔绝。一转动臂93从凸缘92沿径向伸出,该臂置于环形凹座82中,从而臂的转动(从而中套筒的转动)受到该凹座左右两边的限制。该中套筒包括一内部94,一个180°槽口95在该套筒内端旁穿过这一部分的侧臂。一位置固定的内套筒(图9和11)98可滑动地套在中套筒中,其内端有一紧贴外套筒80内端的扩大头部99。O形环使内套筒98与中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冷却装置,包括:一外壳;一支撑在所述外壳上并伸展在所述外壳中的箱;一在所述箱中界定一上室和一下室的隔层,所述隔层可使所述上室中的流体流入所述下室;一装在所述外壳上、连接到所述上、下室而可放出各种比例的所述上室的流体和 所述下室的流体的可调节比例阀;以及一冷却组件,包括一与所述下室进行热交换的吸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彭斯S戴维斯克拉克R鲁卡斯米歇尔J纳吉安东尼E耶尔金杰拉尔德M津恩鲍尔
申请(专利权)人:斯普林威尔分配器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