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PS烧结炉EM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351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TPS烧结炉EM板,包括基板、设于所述基板的感应线圈、与所述感应线圈串联的二极管和用以连接穿出所述感应线圈的加热导线的接线端子,所述基板开设贯穿所述基板、用以供加热导线穿过的装配孔,所述二极管在加热导线内的加热电流增大时使所述感应线圈所在的监测电路导通。上述TPS烧结炉EM板能够显著降低EM发热起火的风险,实现安全生产,减少企业损失。

A TPS sintering furnace EM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PS烧结炉EM板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片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TPS烧结炉EM板。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片制造工艺主要有:制绒、扩散、SE、刻蚀、热氧、氧化铝、PE、激光开槽、丝网、烧结、电注入等。近年来,光伏电池片发电成本越来越低,大量光伏制造企业迅速扩张,随之而来的是安全事故频发。烧结工序所使用的烧结炉因其加热线路的大电流、设备的高温及大量有机物的堆积等,成为了光伏行业事故发生的重灾区。TPS烧结炉正常工作中由EM板串联在加热电路中对加热电流进行实时监测。现有的EM板包括基板和设置在基本上的电流感应件,基板设有贯穿基板厚度方向的接线孔和两个接线端子,加热导线从基板的一侧通过导电螺栓固定于接线孔,实现连接至基板的另一侧,然后与其中一个接线端子串联、穿过感应线圈、通过另一个接线端子连接加热回路。经常发生因接线孔和接线端子处的装配不良或加热导线虚接导致连接处接触电阻过大,引发EM板发热起火。因此,如何解决EM板起火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PS烧结炉EM板,该EM板能够显著降低EM发热起火的风险,实现安全生产,减少企业损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TPS烧结炉EM板,包括基板、设于所述基板的感应线圈、与所述感应线圈串联的二极管和用以连接穿出所述感应线圈的加热导线的接线端子,所述基板开设贯穿所述基板、用以供加热导线穿过的装配孔;所述二极管在加热导线内的加热电流增大时使所述感应线圈所在的监测电路导通。r>可选地,还包括相对所述感应线圈和所二极管并联连接的电容、电阻以及稳压二极管。可选地,所述装配孔处设有装配凸缘,所述装配凸缘相对所述基板的上下端面凸出。可选地,所述装配凸缘与所述基板一体设置。可选地,所述装配凸缘相对所述基板凸出部分的外周设有绕线槽。可选地,所述装配凸缘开设连通所述装配凸缘的内壁至所述绕线槽的连接孔。可选地,所述连接孔设于所述装配凸缘紧邻所述基板的一端。可选地,所述基板为陶瓷PCB板。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提供的TPS烧结炉EM板包括基板,基板上开设供导线贯穿的装配孔,基板的一面设有感应线圈与感应线圈串联的二极管以及供穿出感应线圈的加热导线连接的接线端子。加热导线直接从装配孔穿过,有基板的一面到达基板感应线圈所在的一面,无需设置导电螺栓和加热导线穿入感应线圈的接线端子,避免了装配不到位、加热导线虚接产生的接触电阻过大引发发热烧毁,仅在加热导线穿出感应线圈的一端设置接线端子连接加热电路。当加热电流变化(增大)时,感应线圈内产生感应电流、通过感应电流值的大小反应加热电流的变化。加热电流增大或减小时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反。感应线圈串联二极管的目的是仅允许加热电流增大时感应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导通,一方面在加热电流增大时起到监测加热电流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避免加热电路断开时,也即加热导线内的加热电流突然下降为零时,感应线圈瞬时产生巨大的感应电动势形成通路烧坏感应线圈及基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TPS烧结炉EM板的直观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装配凸缘的结构图;图4为图1的电路图。其中:1-基板、2-感应线圈、3-二极管、4-接线端子、5-装配孔、6-电容、7-电阻、8-稳压二极管、9-装配凸缘、91-连接孔、92-绕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TPS烧结炉EM板的直观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装配凸缘的结构图,图4为图1的电路图。本技术所提供的TPS烧结炉EM板包括基板1,基板1上设置感应线圈2和接线端子4,基板1开设有贯穿基板1以供加热导线从基板1的一侧穿过至基板1的另一侧的装配孔5,当TPS烧结炉EM板用于监测TPS烧结炉的加热电流时,加热导线从基板1的一侧沿装配孔5直接穿过至基板1的另一侧,并依次穿过感应线圈2,穿出感应线圈2后通过接线端子4连接于加热电路。当加热导线的加热电流变化时,感应线圈2产生感应电流,加热电流增大或减小时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反,感应电流的大小则和加热电流的变化速度有关,结合变化前的加热电流值以及感应电流的电流值即可计算得到变化后的加热电流值。感应线圈2还串联连接有二极管3,二极管3的作用是使电流单向导通,该二极管3在加热电流增大时使感应线圈2产生的感应电流导通,实现对加热电流的监测,加热电流减小时TPS烧结炉EM板难以发生发热烧坏的风险,通常无需进行监测,也即感应线圈2无需输出监测信号(感应电流)。另一方面,该二极管3的设置的目的则是避免加热电流切断的瞬间,感应线圈2产生的瞬时感应电动势产生较大的感应电流较大烧坏线圈或基板1,该二极管3切断监测电路,对监测设备进行了有效的保护,提升了TPS烧结炉EM板的安全性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提供的TPS烧结炉EM板进行更加详细的介绍。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TPS烧结炉EM板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基板1为矩形的板状物,装配孔5开设在基板1的边缘,从而为感应线圈2、二极管3以及接线端子4的设置预留充足的空间。基板1的一面设置感应线圈2,感应线圈2靠近装配孔5固定,便于从装配孔5穿过的感应加热导线从感应线圈2中心的通孔内通过。二极管3串联与感应线圈2串联,接线端子4和二极管3设置在基板1远离装配孔5的一端。一方面便于穿出感应线圈2的加热导线通过接线端子4连接加热电路,另一方面避免接线端子4和二极管3的设置影响加热导线从装配孔5穿过后穿入感应线圈2的通孔内,在加热电流变化时在感应线圈2内产生感应电动势。加热导线通过装配孔5直接穿入感应线圈2的通孔内,避免了加热导线进入感应线圈2前加热导线、导线螺栓以及接线端子4的串联连接因装配不良导致基板1烧坏。二极管3单向连接在监测电路也即感应线圈2所处的电路中,仅在加热电流增大时,保持感应线圈2所在的监测电路的导通,通过二极管3和监测电路实时输出监测信号。当加热电流减小时,由于二极管3单向导通的特性,感应线圈2虽然能够产生感应电动势,但是监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PS烧结炉EM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设于所述基板(1)的感应线圈(2)、与所述感应线圈(2)串联的二极管(3)和用以连接穿出所述感应线圈(2)的加热导线的接线端子(4),所述基板(1)开设贯穿所述基板(1)、用以供加热导线穿过的装配孔(5);/n所述二极管(3)在加热导线内的加热电流增大时使所述感应线圈(2)所在的监测电路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PS烧结炉EM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设于所述基板(1)的感应线圈(2)、与所述感应线圈(2)串联的二极管(3)和用以连接穿出所述感应线圈(2)的加热导线的接线端子(4),所述基板(1)开设贯穿所述基板(1)、用以供加热导线穿过的装配孔(5);
所述二极管(3)在加热导线内的加热电流增大时使所述感应线圈(2)所在的监测电路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S烧结炉EM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所述感应线圈(2)和所二极管(3)并联连接的电容(6)、电阻(7)以及稳压二极管(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PS烧结炉EM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5)处设有装配凸缘(9),所述装配凸缘(9)相对所述基板(1)的上下端面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品君李南明夏飞何奎权敬鹏飞祝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展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