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升降电机转子轴的电枢压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160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升降电机转子轴的电枢压入机构,包括工作台以及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压装台;工作台上还安装有料筒,所述料筒上设有送料管,第一支架上安装有第一夹爪,第二支架上安装有第二夹爪;压装台包括驱动气缸和料架,驱动气缸上安装有压块,料架上设有弧形槽;工作时,第一夹爪将送料管中的电枢夹取至压块处,第二夹爪将电机转子轴夹取至弧形槽上,驱动气缸带动压块运动后将电枢压装在电机转子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升降电机转子轴的电枢压入机构,实现了自动化装料以及压装,该装置的工作效率高,无需手动操作,且加工时的精度更高,使电枢的压装更为方便快捷。

An armature press in mechanism for the rotor shaft of the automobile lift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升降电机转子轴的电枢压入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机转子轴电枢装配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升降电机转子轴的电枢压入机构。
技术介绍
电机转子轴应用于各种电机当中,而电机在各个行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汽车升降电机转子轴用于在汽车当中提供动力,目前,许多电机的电枢轴的两端均设有中心孔,电枢轴的一端外圆上通常还加工有蜗杆结构,其余部分为光滑轴段,组装电枢轴与铁芯依靠压装装置来完成。现有压装装置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板和底座,以及同轴设置的一对压块及施力头,底座和固定板上对应设置有通孔,压块上的通孔与底座和固定板上对应设置的通孔相对,电枢轴与压块上的通孔间隙配合,电枢轴与铁芯上的通孔过盈配合;但是现有压装装置存在的问题是工件需要人工手动摆放至工位处,导致压装的工作效率较低,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升降电机转子轴的电枢压入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枢压装过程中需要手动上下料导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升降电机转子轴的电枢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以及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上的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和压装台,所述压装台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与所述第二支架(3)之间;所述工作台(1)上还安装有料筒(4),所述料筒(4)上设有送料管(5),所述第一支架(2)上安装有第一夹爪(6),所述第二支架(3)上安装有第二夹爪(11);所述压装台包括驱动气缸(7)和料架(8),所述驱动气缸(7)上可滑动地安装有压块(9),所述料架(8)上设有弧形槽(10),所述弧形槽(10)与所述压块(9)位于同一中心线上;工作时,所述第一夹爪(6)将所述送料管(5)中的电枢(12)夹取至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升降电机转子轴的电枢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以及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上的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和压装台,所述压装台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与所述第二支架(3)之间;所述工作台(1)上还安装有料筒(4),所述料筒(4)上设有送料管(5),所述第一支架(2)上安装有第一夹爪(6),所述第二支架(3)上安装有第二夹爪(11);所述压装台包括驱动气缸(7)和料架(8),所述驱动气缸(7)上可滑动地安装有压块(9),所述料架(8)上设有弧形槽(10),所述弧形槽(10)与所述压块(9)位于同一中心线上;工作时,所述第一夹爪(6)将所述送料管(5)中的电枢(12)夹取至所述压块(9)处,所述第二夹爪(11)将电机转子轴(13)夹取至所述弧形槽(10)上,所述驱动气缸(7)带动所述压块(9)运动后将所述电枢(12)压装在所述电机转子轴(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升降电机转子轴的电枢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还安装有第一升降气缸(14),所述第一升降气缸(14)上安装有置物架(15),所述置物架(15)位于所述送料管(5)下方;所述第一支架(2)上安装有第一横向气缸(16),所述第一横向气缸(16)上安装有第二升降气缸(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丞达精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