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自动驾驶及自动泊车技术的发展无人值守的自动充电成为电动汽车分支运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公路两侧等停车空间有限、适合离散充电桩的场所,针对电动汽车自动充电过程完全无人化、自主充电特点,需要对应地提升充电机构的性能,相关技术中的自动充电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相邻接点之间的距离较近,且散热效果不好,严重影响了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充电连接器不符合机械连接与拔插特性以及工作过程中散热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连接器。本技术为了解决充电连接器不符合机械连接与拔插特性以及工作过程中散热效率低的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配置在充电汽车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外接面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周向延伸的受电接点,且多个所述受电接点距离所述第一连接端中心的距离均不相同,在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径向方向上,相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连接端(2),所述第一连接端(2)配置在充电汽车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端(2)的外接面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一连接端(2)的周向延伸的受电接点(4),且多个所述受电接点(4)距离所述第一连接端(2)中心的距离均不相同,在所述第一连接端(2)的径向方向上,相邻所述受电接点(4)沿所述第一连接端(2)的周向间隔开设置;/n第二连接端(1),所述第二连接端(1)配置在驱动支架上,所述驱动支架驱动所述第二连接端(1)与所述第一连接端(2)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1)的外接面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二连接端(1)的周向排列的充电接点(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端(2),所述第一连接端(2)配置在充电汽车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端(2)的外接面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一连接端(2)的周向延伸的受电接点(4),且多个所述受电接点(4)距离所述第一连接端(2)中心的距离均不相同,在所述第一连接端(2)的径向方向上,相邻所述受电接点(4)沿所述第一连接端(2)的周向间隔开设置;
第二连接端(1),所述第二连接端(1)配置在驱动支架上,所述驱动支架驱动所述第二连接端(1)与所述第一连接端(2)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1)的外接面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二连接端(1)的周向排列的充电接点(3);当所述第一连接端(2)与所述第二连接端(1)电连接时,所述受电接点(4)与多个所述充电接点(3)中的部分所述充电接点(3)止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接点(4)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2)的中心构成的夹角为α,90°≤α≤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端(2)的径向方向上,相邻所述受电接点(4)的中心之间的连线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端(2)的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充电接点(3)分为多个充电接点组,每个所述充电接点组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二连接端(1)的周向排列的多个充电接点(3),在所述第二连接端(1)的径向方向上,相邻所述充电接点组沿所述第二连接端(1)的周向间隔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点组的数量与所述受电接点(4)的数量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钰鸣,金克,曹伟,郑隽一,张育铭,李德胜,
申请(专利权)人:国创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装备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