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壳体,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相配合连接的上盖,所述上盖的内侧前端部并排设有若干个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上盖的前端部分割成若干个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插槽,所述上盖的内侧后端部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二隔板,所述上盖的内侧中端部设有手柄容置腔以及用于安装电路板的电路板安装腔,述底座的前端部并列设有若干个第三隔板,各第三隔板的上端均设有与插槽相对应的插片,底座的后端部间隔设有若干个第四隔板,第四隔板把底座的后端分割为若干个供接线座安装的第二安装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壳体,该壳体生产方便、快速,且内部结构紧凑、安装方便。
A kind of circuit breaker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壳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壳体。
技术介绍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其主要作用是保护用户的用电安全。现有市场上的断路器种类繁多,各厂家根据自己的产品型号设计产品外壳,但是这样需要根据每一款产品型号开发一个相对应的模具,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而且这种壳体其内部布局不合理,造成断路器的内壁结构在安装时也极不方便,影响产品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壳体,该壳体生产方便、快速,且内部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壳体,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相配合连接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内侧前端部并排设有若干个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上盖的前端部分割成若干个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插槽,所述上盖的内侧后端部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二隔板,所述上盖的内侧中端部设有手柄容置腔以及用于安装电路板的电路板安装腔,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手柄容置腔相通的第一通孔以及与电路板安装腔相通的第一显示口和第一按钮口,所述底座的前端部并列设有若干个第三隔板,各第三隔板的上端均设有与插槽相对应的插片,且第三隔板把底座的前端部分割为若干个供接线座安装的第一安装腔,底座的后端部间隔设有若干个第四隔板,第四隔板把底座的后端分割为若干个供接线座安装的第二安装腔,在上盖与底座连接时,插片插设在第一插槽中,第二隔板插设在底座内且与第四隔板抵触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盖与底座连接时,第一容置腔方便容纳安装在底座内的部件,使得壳体结构更加紧凑,电路板在安装时,先安装在一个安装板上,再将一整个整体安装在电路板安装腔内,这样使得电路板安装更加稳定,同时便于后续的维修,第一显示口与第一按钮口的设置方便操作,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均用于安装接线座,使得接线座安装更加稳定,第二隔板与第四隔板抵触设置使得底座内部密封性更好,防止其他物质进入。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三隔板向底座内部延伸,所述底座内设有可拆卸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第三隔板抵触设置,且支撑架上设有若干个与第三隔板的端部配合的支撑片,相邻两个支撑片之间设有供线圈放置的放置槽,所述支撑架与第四隔板之间形成安装空腔。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安装支撑架,放置槽和安装空腔均可用于安装断路器的线圈,使得底座内的线圈不易混乱,断路器内的结构更加紧凑,便于安装其他部件。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各第二安装腔的内侧壁上均设有第二插槽,在上盖与底座连接时,各第二隔板插设在对应的第二插槽中。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第二隔板插设在对应的第二插槽中方便安装,同时使得上盖与底座之间更加稳定。本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还包括有盖板,所述盖板包括固定板以及设置在固定板上的锁定面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上盖的外侧面上,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为平直面,固定板位于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的两侧设置有凹腔,两凹腔之间设置有供手柄穿出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对应,其中一个凹腔用于标示参数称为小凹腔,另一个凹腔为大凹腔,所述大凹腔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显示口与第一按钮口对应设置的第二显示口和第二按钮口,所述锁定面板铰接设置在大凹腔上。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可以非常方便把断路器的手柄漏在壳体外供使用者操作,另外很好的隐藏了操作按钮和显示屏,使断路器的外表面美观。本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锁定面板的上端为铰接端,锁定面板的下端设置有锁定块,锁定块的顶端设置有锁定小孔,所述凸起部的大凹腔下端设置有通孔,所述凸起部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与通孔贯通的锁定孔,锁定面板盖在大凹腔上时锁定块插入通孔,锁定块的顶端置于锁定孔中,从而可实现对锁定块的小孔锁定设置。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锁定面板采用上述方案设置在固定板上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便于锁定面板的开启以及关闭。本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大凹腔上端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锁定面板的上端对应的设置有铰接轴,锁定面板通过铰接轴与铰接孔铰接设置构成锁定面板与凸起部成隐藏式铰接设置。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可以很好的保护铰接轴,另外铰接轴通常采用金属的,也可以防止漏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上盖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底座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上盖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底座内安装有支撑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盖板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固定板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锁定孔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电路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9所示,一种断路器壳体,包括底座1以及与底座1相配合连接的上盖2,所述上盖2的内侧前端部并排设有若干个第一隔板21,第一隔板21将上盖2的前端部分割成若干个第一容置腔3,所述第一隔板21上设有第一插槽211,所述上盖2的内侧后端部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二隔板22,所述上盖2的内侧中端部设有手柄容置腔23以及用于安装电路板的电路板安装腔24,所述上盖2上设有与手柄容置腔23相通的第一通孔25以及与电路板安装腔24相通的第一显示口26和第一按钮口27,所述底座1的前端部并列设有若干个第三隔板11,各第三隔板11的上端均设有与插槽211相对应的插片111,在上盖2与底座1连接时,插片111插设在第一插槽211中,这样使得上盖2与底座1之间连接更加牢固,且结构更加紧凑,第三隔板11把底座1的前端部分割为若干个供接线座安装的第一安装腔12,底座1的后端部间隔设有若干个第四隔板13,第四隔板13把底座1的后端分割为若干个供接线座安装的第二安装腔14,第二隔板22插设在底座1内且与第四隔板13抵触设置,在上盖2与底座1连接时,第一容置腔3方便容纳安装在底座1内的部件,安装在底座1内的部件上端部可以放置在第一容置腔3内,使得壳体结构更加紧凑,电路板在安装时,可以先在外面将电路板安装在一个安装板10上,再将整体安装在电路板安装腔24内,这样使得电路板安装更加稳定,同时便于后续的维修,第一显示口26与第一按钮口27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对断路器进行操作,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4均用于安装接线座,使得接线座安装更加稳定,第二隔板22与第四隔板13抵触设置使得底座1内部密封性更好,防止水等其他物质进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隔板11向底座1内部延伸,所述底座1内设有可拆卸的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与第三隔板11抵触设置,且支撑架15上设有若干个与第三隔板11的端部配合的支撑片151,相邻两个支撑片151之间设有供线圈放置的放置槽152,所述支撑架15与第四隔板14之间形成安装空腔16,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安装支撑架15,放置槽152和安装空腔16均可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壳体,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相配合连接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内侧前端部并排设有若干个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上盖的前端部分割成若干个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插槽,所述上盖的内侧后端部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二隔板,所述上盖的内侧中端部设有手柄容置腔以及用于安装电路板的电路板安装腔,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手柄容置腔相通的第一通孔以及与电路板安装腔相通的第一显示口和第一按钮口,所述底座的前端部并列设有若干个第三隔板,各第三隔板的上端均设有与插槽相对应的插片,且第三隔板把底座的前端部分割为若干个供接线座安装的第一安装腔,底座的后端部间隔设有若干个第四隔板,第四隔板把底座的后端分割为若干个供接线座安装的第二安装腔,在上盖与底座连接时,插片插设在第一插槽中,第二隔板插设在底座内且与第四隔板抵触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壳体,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相配合连接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内侧前端部并排设有若干个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上盖的前端部分割成若干个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插槽,所述上盖的内侧后端部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二隔板,所述上盖的内侧中端部设有手柄容置腔以及用于安装电路板的电路板安装腔,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手柄容置腔相通的第一通孔以及与电路板安装腔相通的第一显示口和第一按钮口,所述底座的前端部并列设有若干个第三隔板,各第三隔板的上端均设有与插槽相对应的插片,且第三隔板把底座的前端部分割为若干个供接线座安装的第一安装腔,底座的后端部间隔设有若干个第四隔板,第四隔板把底座的后端分割为若干个供接线座安装的第二安装腔,在上盖与底座连接时,插片插设在第一插槽中,第二隔板插设在底座内且与第四隔板抵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板向底座内部延伸,所述底座内设有可拆卸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第三隔板抵触设置,且支撑架上设有若干个与第三隔板的端部配合的支撑片,相邻两个支撑片之间设有供线圈放置的放置槽,所述支撑架与第四隔板之间形成安装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各第二安装腔的内侧壁上均设有第二插槽,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青,陈淑浩,
申请(专利权)人:亨斯迈电力技术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