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机器手操作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612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铝合金机器手操作臂,包括底座、抓手、电机一、安装在手臂二和手臂三之间的伸缩机构以及安装在手臂一和手臂二的转向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滑块和电机三,所述滑块安装在手臂三内侧的下表面,所述滑块的中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安装螺杆,所述滑块的前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和螺杆的左端均安装在限位板一的右侧表面,所述导向杆和螺杆的右端均穿过限位板二,所述导向杆和螺杆的另一端均安装在固定板的左侧表面,所述电机三安装在固定板的右侧表面,所述电机三与螺杆的右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合金机器手操作臂具有机械手臂可伸缩、工作范围广的功能。

An aluminum alloy manip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机器手操作臂
本技术涉及机器手操作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机器手操作臂。
技术介绍
机械臂是指高精度,多输入多输出、高度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系统,因其独特的操作灵活性,已在工业装配,安全防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机械臂是一个复杂系统,存在着参数摄动、外界干扰及未建模动态等不确定性,因而机械臂的建模模型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对于不同的任务,需要规划机械臂关节空间的运动轨迹,从而级联构成末端位姿,传统的机器手操作臂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270914U的技术所公开的操作机机械臂,其通过油缸活塞杆前端固定设置的连杆式机械手夹爪对锻造进行辅助操作,提高了工人的安全,但其并没有解决操作臂工作长度固定、工作方向单一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铝合金机器手操作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机器手操作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机器手操作臂,包括:底座、抓手、电机一、安装在手臂二和手臂三之间的伸缩机构以及安装在手臂一和手臂二的转向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滑块和电机三,所述滑块安装在手臂三内侧的下表面,所述滑块的中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安装螺杆,所述滑块的前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和螺杆的左端均安装在限位块一的右侧表面,所述导向杆和螺杆的右端均穿过限位块二,所述导向杆和螺杆的另一端均安装在固定板的左侧表面,所述电机三安装在固定板的右侧表面,所述电机三与螺杆的右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齿轮一和齿轮三,所述齿轮一安装在电机一外侧表面,所述电机一安装在底座的上侧表面,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通过轮齿啮合,所述齿轮二安装在圆杆一的外侧表面,所述圆杆一安装在手臂一的内侧表面,所述齿轮三安装在电机二的外侧表面,所述电机二安装在手臂二内壁的上侧表面,所述齿轮三与齿轮四通过轮齿啮合,所述齿轮四安装在圆杆二的外侧表面,所述圆杆二安装在手臂二的内侧表面。优选的,所述抓手的左侧安装有圆台,所述圆台的另一端安装在手臂三的外侧表面。优选的,所述齿轮二与圆杆一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齿轮四与圆杆二之间通过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手臂一与手臂二的截面尺寸相同,所述手臂三左侧的截面尺寸与手臂二的截面尺寸相同。优选的,所述导向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杆与螺杆等间距布置在限位块一的左侧表面,两个所述导向杆与滑块的内侧表面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滑块固定在手臂三的内壁的下侧表面,所述限位块二固定在手臂二的内壁的下侧表面,所述滑块的右侧表面与手臂三的右侧表面重合,所述限位块二的左侧表面与手臂二的左侧表面重合。优选的,所述齿轮二的轴线与圆杆一的轴线相重合,所述齿轮四的轴线与圆杆二的轴线相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过电机三的转动带动螺杆的转动,螺杆的转动带动滑块的移动,滑块的移动带动手臂三的移动,手臂三的移动实现了机械臂可伸缩的功能。1.通过电机一的转动带动齿轮一的转动,齿轮一的转动带动齿轮二的转动,齿轮二的转动带动圆杆一的转动,圆杆一的转动带动手臂一的转动,从而实现了机械臂在纵向上转动。2.通过电机二的转动带动齿轮三的转动,齿轮三的转动带动齿轮四的转动,齿轮四的转动带动圆杆二的转动,圆杆二的转动带动手臂二的转动,手臂二的转动带动手臂三的转动,手臂三的转动带动抓手的转动,从而使机械手臂具有工作范围广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机器手操作臂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伸缩机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伸缩机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转向机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座,2、手臂一,3、电机一,4、手臂二,5、手臂三,6、抓手,7、齿轮一,8、齿轮二,9、圆杆一,10、电机二,11、齿轮三,12、齿轮四,13、圆杆二,14、限位块一,15、导向杆,16、螺杆,17、滑块,18、限位块二,19、固定板,20、电机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机器手操作臂,包括:底座1、抓手6、电机一3、安装在手臂二4和手臂三5之间的伸缩机构以及安装在手臂一2和手臂二4的转向机构,伸缩机构包括滑块17和电机三20,滑块17安装在手臂三5内侧的下表面,滑块17的中端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螺杆16,滑块17的前端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导向杆15,导向杆15和螺杆16的左端均安装在限位块一14的右侧表面,导向杆15和螺杆16的右端均穿过限位块二18,导向杆15和螺杆16的另一端均安装在固定板19的左侧表面,电机三20安装在固定板19的右侧表面,电机三20与螺杆16的右端相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转向机构包括齿轮一7和齿轮三11,齿轮一7安装在电机一3外侧表面,电机一3安装在底座1的上侧表面,齿轮一7与齿轮二8通过轮齿啮合,齿轮二8安装在圆杆一9的外侧表面,圆杆一9安装在手臂一2的内侧表面,齿轮三11安装在电机二10的外侧表面,电机二10安装在手臂二4内壁的上侧表面,齿轮三11与齿轮四12通过轮齿啮合,齿轮四12安装在圆杆二13的外侧表面,圆杆二13安装在手臂二4的内侧表面。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抓手6的左侧安装有圆台,圆台的另一端安装在手臂三5的外侧表面。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齿轮二8与圆杆一9之间通过焊接连接,齿轮四12与圆杆二13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手臂一2与手臂二4的截面尺寸相同,手臂三5左侧的截面尺寸与手臂二4的截面尺寸相同。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向杆15设有两个,两个导向杆15与螺杆16等间距布置在限位块一14的左侧表面,两个导向杆15与滑块17的内侧表面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滑块17固定在手臂三5的内壁的下侧表面,限位块二18固定在手臂二4的内壁的下侧表面,滑块17的右侧表面与手臂三5的右侧表面重合,限位块二18的左侧表面与手臂二4的左侧表面重合。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齿轮二8的轴线与圆杆一9的轴线相重合,齿轮四12的轴线与圆杆二13的轴线相重合。本技术中电机一3的型号为YL100L1-4,电机二10的型号为YL7114,电机三20的型号为64ZY0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安装完成后,当需要抓手6到指定位置工作时,启动电机一3,电机一3的转动带动齿轮一7的转动,由于齿轮之间啮合作用,齿轮一7的转动带动齿轮二8的转动,齿轮二8与圆杆一9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机器手操作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抓手(6)、电机一(3)、安装在手臂二(4)和手臂三(5)之间的伸缩机构以及安装在手臂一(2)和手臂二(4)的转向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滑块(17)和电机三(20),所述滑块(17)安装在手臂三(5)内侧的下表面,所述滑块(17)的中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安装螺杆(16),所述滑块(17)的前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导向杆(15),所述导向杆(15)和螺杆(16)的左端均安装在限位块一(14)的右侧表面,所述导向杆(15)和螺杆(16)的右端均穿过限位块二(18),所述导向杆(15)和螺杆(16)的另一端均安装在固定板(19)的左侧表面,所述电机三(20)安装在固定板(19)的右侧表面,所述电机三(20)与螺杆(16)的右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机器手操作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抓手(6)、电机一(3)、安装在手臂二(4)和手臂三(5)之间的伸缩机构以及安装在手臂一(2)和手臂二(4)的转向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滑块(17)和电机三(20),所述滑块(17)安装在手臂三(5)内侧的下表面,所述滑块(17)的中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安装螺杆(16),所述滑块(17)的前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导向杆(15),所述导向杆(15)和螺杆(16)的左端均安装在限位块一(14)的右侧表面,所述导向杆(15)和螺杆(16)的右端均穿过限位块二(18),所述导向杆(15)和螺杆(16)的另一端均安装在固定板(19)的左侧表面,所述电机三(20)安装在固定板(19)的右侧表面,所述电机三(20)与螺杆(16)的右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机器手操作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齿轮一(7)和齿轮三(11),所述齿轮一(7)安装在电机一(3)外侧表面,所述电机一(3)安装在底座(1)的上侧表面,所述齿轮一(7)与齿轮二(8)通过轮齿啮合,所述齿轮二(8)安装在圆杆一(9)的外侧表面,所述圆杆一(9)安装在手臂一(2)的内侧表面,所述齿轮三(11)安装在电机二(10)的上侧表面,所述电机二(10)安装在手臂二(4)内壁的上侧表面,所述齿轮三(11)与齿轮四(12)通过轮齿啮合,所述齿轮四(12)安装在圆杆二(13)的外侧表面,所述圆杆二(13)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祥胜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财鑫铝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