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续送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443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续送料装置,包括装置底座,装置底座的顶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切换固定杆、气泵固定座、支撑固定板、电机固定板与零件收集盒,切换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的底面与支撑固定板的顶面固定连接,调节板的顶面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入料管,调节板的顶面开设有入料孔,调节板的表面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调节转轴,调节转轴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调节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入料孔和调节盘,在零件从入料管滑落至入料孔中时,每个零件能够配合上料盘的旋转速度精准进入至每个零件上料孔中,达到了有节奏的上料,保证不影响零件后续加工的效果。

A continuous feeding device of horizontal axis double end grin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续送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零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续送料装置。
技术介绍
零件在加工时往往需要使用磨床对零件进行磨削,将零件上多余的材料去除,随着对不同零件的加工需要,磨床的种类也逐渐增多,双端面磨床就是其中一种,双端面磨床则能同时对零件的两个端面进行加工磨削,而根据双端面磨床的结构,能够分为卧式双端面磨床与立式双端面磨床两种,在卧式双端面磨床工作时需要使用连续送料装置来保证磨床能够不间断的加工零件。我国公开专利一种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续送料装置(公告号:CN206105610U,公告日:2017.04.19)公开了一种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续送料装置,包括振动入料斗、入料导管、上料盘和下料机构,上料盘上设有载料孔,所述振动入料斗包括壳体,在壳体内底部设有螺旋振动机构,在壳体内壁设置螺旋导轨延伸至壳体顶部,在螺旋导轨的出口端连接入料导管的一端,入料导管的另-端正对上料盘上的一个载料孔,且入料导管端部与载料孔之间有间隙。下料机构包括出料导管、收料盘、气泵和吹气管,所述吹气管与入料导管对应设置,吹气管的一端连接在气泵的输出端,另一端正对上料盘上的一个载料孔,该载料孔的另一侧对应设置出料导管的一端,出料导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收料盘。该装置上料均匀,卸料简单,实现了自动化上料和卸料,但每个载料孔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零件在入料导管内为一个挨着一个的排列方式,而载料孔中较为光滑,在零件不断从入料导管进入至载料孔中时,进入载料孔的零件容易被后面的零件推动从而在载料孔内移动过头,易卡在双端面磨床与送料装置之间,影响后续零件的双端面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续送料装置,具有保证后续加工不会出现问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送料装置容易出现零件上料位置不均匀而影响后续磨削加工的问题。本技术的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续送料装置,包括装置底座,装置底座的顶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切换固定杆、气泵固定座、支撑固定板、电机固定板与零件收集盒,切换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的底面与支撑固定板的顶面固定连接,调节板的顶面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入料管,调节板的顶面开设有入料孔,调节板的表面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调节转轴,调节转轴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调节盘、推动杆与传动齿轮,调节盘的表面开设有掉落口,调节转轴的底端贯穿调节槽的内壁并延伸至调节板的外部,传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上料盘转轴,上料盘转轴远离主动齿轮的一端贯穿支撑固定板与电机固定板的表面并延伸至电机固定板的右侧且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传动电机的表面通过固定架与电机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上料盘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料盘,上料盘的表面开设有零件上料孔,气泵固定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气泵,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喷气管。本技术的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续送料装置,其中掉落口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掉落口以调节转轴的中轴线为圆点均匀分布在调节盘的表面。本技术的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续送料装置,其中推动杆的表面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推动轮,推动轮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层。本技术的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续送料装置,其中推动杆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推动杆以调节转轴的中轴线为圆心均匀分布在调节转轴的表面。本技术的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续送料装置,其中调节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入料罩,入料罩位于入料孔的正上方。本技术的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续送料装置,其中电机固定板的表面镶嵌有出料导管,出料导管的表面与零件收集盒的表面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入料孔和调节盘,在零件从入料管滑落至入料孔中时,调节盘能够在上料盘的带动下不断旋转,并通过调节盘上的掉落口使落在上料盘顶面的零件掉落至调节板内部,随后零件被旋转的推动杆推动,从而即可滑出调节板进入上料盘内的零件上料孔内,不会受到后续零件堆积的影响,每个零件能够配合上料盘的旋转速度精准进入至每个零件上料孔中,达到了有节奏的上料,保证不影响零件后续加工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推动轮与橡胶层,使得在推动杆推动零件时,推动杆不与零件直接接触,并在推动轮的作用下,保证推动杆不会与零件的棱角卡住,更为顺畅的推动零件至零件上料孔中,通过入料罩,使得入料管内的零件能够平稳的下落并在经过掉落口时保证平直状态,方便后续被推动杆推动并进入至零件上料孔中,达到了在后续加工不被影响的同时保证上料过程中不易出现问题的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续送料装置正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调节盘俯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推动杆俯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底座;2、切换固定杆;3、气泵固定座;4、支撑固定板;5、电机固定板;6、零件收集盒;7、调节板;8、入料管;9、入料孔;10、调节槽;11、调节转轴;12、调节盘;13、推动杆;14、传动齿轮;15、掉落口;16、主动齿轮;17、上料盘转轴;18、传动电机;19、上料盘;20、零件上料孔;21、气泵;22、喷气管;23、推动轮;24、橡胶层;25、入料罩;26、出料导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4,本技术的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续送料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装置底座1的顶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切换固定杆2、气泵固定座3、支撑固定板4、电机固定板5与零件收集盒6,切换固定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板7,调节板7的底面与支撑固定板4的顶面固定连接,调节板7的顶面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入料管8,调节板7的顶面开设有入料孔9,调节板7的表面开设有调节槽10,调节槽10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调节转轴11,调节转轴11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调节盘12、推动杆13与传动齿轮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续送料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的顶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切换固定杆(2)、气泵固定座(3)、支撑固定板(4)、电机固定板(5)与零件收集盒(6),所述切换固定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板(7),所述调节板(7)的底面与支撑固定板(4)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7)的顶面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入料管(8),所述调节板(7)的顶面开设有入料孔(9),所述调节板(7)的表面开设有调节槽(10),所述调节槽(10)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调节转轴(11),所述调节转轴(11)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调节盘(12)、推动杆(13)与传动齿轮(14),所述调节盘(12)的表面开设有掉落口(15),所述调节转轴(11)的底端贯穿调节槽(10)的内壁并延伸至调节板(7)的外部,所述传动齿轮(14)的表面啮合有主动齿轮(16),所述主动齿轮(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上料盘转轴(17),所述上料盘转轴(17)远离主动齿轮(16)的一端贯穿支撑固定板(4)与电机固定板(5)的表面并延伸至电机固定板(5)的右侧且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18),所述传动电机(18)的表面通过固定架与电机固定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料盘转轴(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料盘(19),所述上料盘(19)的表面开设有零件上料孔(20),所述气泵固定座(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气泵(21),所述气泵(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喷气管(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续送料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的顶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切换固定杆(2)、气泵固定座(3)、支撑固定板(4)、电机固定板(5)与零件收集盒(6),所述切换固定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板(7),所述调节板(7)的底面与支撑固定板(4)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7)的顶面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入料管(8),所述调节板(7)的顶面开设有入料孔(9),所述调节板(7)的表面开设有调节槽(10),所述调节槽(10)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调节转轴(11),所述调节转轴(11)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调节盘(12)、推动杆(13)与传动齿轮(14),所述调节盘(12)的表面开设有掉落口(15),所述调节转轴(11)的底端贯穿调节槽(10)的内壁并延伸至调节板(7)的外部,所述传动齿轮(14)的表面啮合有主动齿轮(16),所述主动齿轮(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上料盘转轴(17),所述上料盘转轴(17)远离主动齿轮(16)的一端贯穿支撑固定板(4)与电机固定板(5)的表面并延伸至电机固定板(5)的右侧且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18),所述传动电机(18)的表面通过固定架与电机固定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料盘转轴(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料盘(19),所述上料盘(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毛清唐雪华徐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昊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