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片状物料的上料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片状物料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片状物料的上料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片状物料例如偏光片、偏振片,超薄的眼镜片、层状复合片等,例如为了使显示器达到明亮、清晰等要求,偏光片作为显示器中的重要元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片状物料无法以肉眼轻易辨识出偏极方向,为解决该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在制造片状物料时,会在片状物料离型膜的角落的某一区域印上用于识别偏极方向的彩色图案或文字,统称为矢印。偏光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视觉检查设备对其表面缺陷(异物、气泡、划痕等)和其矢印缺陷进行检测,以获取合格的片状物料,由于无法以肉眼辨识出偏光片的偏转角及方向,因此传统往往采用在片状物料使用前,生产线人员进行人工矢印和自动Mark,但偏光片的粘贴程序是一贯性作业,若是其中有部分的偏光片倒置或者是入料方向错误的话,会降低整个生产输出的良品率以及提高制造成本,因此需要对片状物料在使用前进行有效的上料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片状物料的上料检测装置,实现了物料的机械化循环上料,提高了物料的检测质量和上料效率。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片状物料的上料检测装置,包括机架、上料装置和AOI检测装置,上料装置、AOI检测装置依次均固定于机架上;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输送装置、取料装置和送料装置,取料装置吸取输送装置供给的物料、并输送到送料装置中,输送装置固定于机架的相对两侧面上,机架上还设置有调整两输送装置之间距离的推动气缸,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上料平台和用于推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片状物料的上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4)、上料装置和AOI检测装置,上料装置、AOI检测装置依次均固定于机架(4)上;/n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输送装置(1)、取料装置(2)和送料装置(3),取料装置(2)吸取输送装置(1)供给的物料、并输送到送料装置(3)中,输送装置(1)固定于机架(4)的相对两侧面上,机架(4)上还设置有调整两输送装置(1)之间距离的推动气缸(123),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上料平台(13)和用于推动上料平台(13)上下运动的电机组件(11);/n所述AOI检测装置包括对物料的矢印缺陷进行图像获取的第一检测组件(30)和用于对物料表面缺陷进行图像获取的第二检测组件(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状物料的上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4)、上料装置和AOI检测装置,上料装置、AOI检测装置依次均固定于机架(4)上;
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输送装置(1)、取料装置(2)和送料装置(3),取料装置(2)吸取输送装置(1)供给的物料、并输送到送料装置(3)中,输送装置(1)固定于机架(4)的相对两侧面上,机架(4)上还设置有调整两输送装置(1)之间距离的推动气缸(123),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上料平台(13)和用于推动上料平台(13)上下运动的电机组件(11);
所述AOI检测装置包括对物料的矢印缺陷进行图像获取的第一检测组件(30)和用于对物料表面缺陷进行图像获取的第二检测组件(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物料的上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料平台(13)下方设置有用于放置上料平台(13)的第二固定板(111)和固定于机架(4)上的第一固定板(112),电机组件(11)固定于第一固定板(112)上,电机组件(11)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二固定板(111)底面上;
第一固定板(1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导柱(116),上料平台(13)下方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导柱(116)嵌套连接的第二导柱(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物料的上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1)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输送带(14)、设置于第一输送带(14)下方的第二输送带(15);
两推动气缸(123)分别设置于两第一输送带(14)的相对外侧,在与两推动气缸(123)的同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的运动方向与同侧推动气缸(123)的伸缩方向一致;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4)上的第一导轨(124)和与第一导轨(124)滑动连接的第一导向块(125),第一导轨(124)轴向与推动气缸(123)的输出方向平行,第一导向块(125)与第一输送带(14)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组件(11)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第二输送带(15)的轴向两端的下方,所述电机组件(11)包括固定于第一固定板(112)上的第一电机(114)和一端与第一电机(114)输出端连接的第一丝杠(113),第一丝杠(113)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11),上料平台(13)设置于第二固定板(111)上,第二固定板(111)通过第一电机(114)带动第一丝杠(113)转动而移动、以实现上料平台(13)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物料的上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装置(2)包括多个第一吸嘴(212)、带动第一吸嘴(212)相对于上料平台(13)移动的第一直线模组(211)、用于消除物料表面静电的离子风装置和固定于机架(4)上的压缩气腔(22),离子风嘴(21)与压缩气腔(22)通过离子风管连通;
在第一吸嘴(212)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吸嘴(212)运行位置的第一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状物料的上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直线模组(21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固定板(213),第三固定板(213)的轴线方向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吸嘴(212)的第四固定板(214),第四固定板(214)与第三固定板(213)滑动连接;
所述第四固定板(214)为L形折弯件,第四固定板(214)的一折弯面与第三固定板(213)连接,第四固定板(214)的另一折弯面上开设有第一腰孔(215),第一吸嘴(212)通过螺栓可移动的固定于第一腰孔(215)上;
所述第四固定板(214)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吸嘴(212)所吸取物料厚度的第二传感器和用于对叠片的物料进行分离的揉搓机构(25),第二传感器设置于在与第三固定板(213)连接的第四固定板(214)一折弯面上;
所述揉搓机构(25)包括第五固定板(252)和固定于第三固定板(213)上的第一气缸(251),第五固定板(252)的一端与第一气缸(25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固定板(214)连接,第三固定板(213)上开设有第二腰孔,第四固定板(214)通过第一螺栓穿过第二腰孔固定于第三固定板(213)上,第一气缸(251)驱动第五固定板(252)带动第四固定板(214)绕第一螺栓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物料的上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OI检测装置还包括第四输送带(20),第一检测组件(30)和第二检测组件(40)分别获取第四输送带(20)上的物料缺陷图像;
所述机架(4)上固定有检测框架(9),检测框架(9)包括两支撑框架(90),两支撑框架(90)分别相对固定于第四输送带(20)输送方向的两侧,两支撑框架(90)之间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礼诚,严静波,王勇,曾兵兵,任涛涛,程岩,徐琼,吴群策,廖延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利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