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夹持接线端子的卡盘及其活动卡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113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夹持接线端子的卡盘及其活动卡爪,用于夹持接线端子的卡盘包括卡盘体,其上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轨道;活动卡爪,设置在卡盘体的轨道内,用于夹持接线端子的轴体;卡爪驱动机构,设置在卡盘体内以带动活动卡爪相互靠近或远离;活动卡爪中用于夹持轴体的夹持侧上,安装或一体成型有两个沿卡盘体轴向间隔布置的凸起,所述凸起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要加工的轴体中扁位在轴体上的轴向长度。凸起顶压在轴体上与扁位相邻的端部位置处,使活动卡爪能够避开扁位所对应的这一段轴体,避免这一段轴体外表面与活动卡爪的夹持侧接触,从而利用两凸起夹持住轴体表面精度较高的两端部,减小了因装夹产生的加工误差,提高了加工精度。

Chuck and movable claw for clamping terminal b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夹持接线端子的卡盘及其活动卡爪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夹持接线端子的卡盘及其活动卡爪。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户外隔离开关内设置有相对运动的接线端子与接线座,接线端子的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接线端子10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底板12和垂直连接在底板12上的轴体11,轴体11与底板12为通过铸造得到的一体成型件。其中,轴体11的外圆面上设置有两个扁位111,接线端子在使用时扁位111用于与铜排连接,扁位111上设置有供螺栓穿入以连接轴体与铜排的轴体穿孔112。接线端子10上在铸造时先对扁位111所在位置进行造型,使轴体11上对应于扁位111的部位下陷,在得到铸造坯料后,再对轴体11上的下陷位置进行铣削以得到符合技术要求的扁位111。另外,底板12上也设计有用于与隔离开关中其他零部件连接的底板穿孔121。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在对由铸造得到的接线端子坯料进行机加工时,现以轴体11的外圆面为基准,使用三爪卡盘夹持轴体111外圆面,然后铣削底板12的底面,使底板12的底面在经过加工后作为下一步工序的基准。随后操作人员夹持底板12,利用底板经过铣削的底面作为基准,来对轴体11的外圆面、轴体上的扁位111及轴体上的轴体穿孔112进行加工。上述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在铸造时,轴体上用于形成扁位的下陷部位属于复杂造型面,铸造完成后难以保证尺寸精度,完成铸造时会使轴体形成中部鼓起的鼓形结构,利用三爪卡盘夹持轴体时,三爪卡盘中的卡爪可能仅夹持到轴体外鼓的凸点,导致三爪卡盘无法准确夹持轴体,在对底板进行铣削的过程中,会出现轴体在三爪卡盘中偏摆而影响底板加工精度的问题,在后续过程中利用底板作为基准来加工轴体时,会出现误差积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夹持接线端子中轴体的活动卡爪,能够解决接线端子的轴体在受到现有技术中卡盘夹持时出现的夹持不准确,加工精度差的问题;本技术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活动卡爪的卡盘,具有夹持精准,定位精度高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的用于夹持接线端子的卡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夹持接线端子的卡盘,包括卡盘体,其上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轨道;活动卡爪,设置在卡盘体的轨道内,用于夹持接线端子的轴体;卡爪驱动机构,设置在卡盘体内以带动活动卡爪相互靠近或远离;活动卡爪中用于夹持轴体的夹持侧上,安装或一体成型有两个沿卡盘体轴向间隔布置的凸起,所述凸起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要加工的轴体中扁位在轴体上的轴向长度。其有益效果在于:凸起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扁位在轴体上的轴向长度,在活动卡爪夹持轴体时,凸起顶压在轴体上与扁位相邻的端部位置处,使活动卡爪能够避开扁位所对应的这一段轴体,避免这一段轴体外表面与活动卡爪的夹持侧接触,从而利用两凸起夹持住轴体表面精度较高的两端部,减小了因装夹产生的加工误差,提高了加工精度。进一步的,活动卡爪为板式结构,两凸起设置在活动卡爪靠内的一边上。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板式结构的活动卡爪,能够增加活动卡爪沿轴体轴向的长度,两凸起具有足够大的间距来使活动卡爪避免与扁位所对应的轴体接触,增加了活动卡爪的适用性。进一步的,活动卡爪中由两凸起形成的凹陷形状为矩形。其有益效果在于:凹陷形状为矩形,结构简单,既便于一体加工加工,也有利于使用其他结构件组装形成矩形凹陷。进一步的,凸起具有与轴体外圆面顶压配合的内凹弧形面。其有益效果在于:凸起使用弧形面与轴体外圆配合,能够更好地抱合轴体,提高夹持的稳定性与准确性。进一步的,活动卡爪设置有三个。其有益效果在于:使用三个活动卡爪,能够利用活动卡爪的夹持作用来扶正轴体,避免轴体在夹持时出现偏斜的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的用于夹持接线端子中轴体的活动卡爪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夹持接线端子中轴体的活动卡爪,活动卡爪中用于夹持轴体的夹持侧上,安装或一体成型有两个沿卡盘体轴向间隔布置的凸起,所述凸起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要加工的轴体中扁位在轴体上的轴向长度。其有益效果在于:凸起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扁位在轴体上的轴向长度,在活动卡爪夹持轴体时,凸起顶压在轴体上与扁位相邻的端部位置处,使活动卡爪能够避开扁位所对应的这一段轴体,避免这一段轴体外表面与活动卡爪的夹持侧接触,从而利用两凸起夹持住轴体表面精度较高的两端部,减小了因装夹产生的加工误差,提高了加工精度。进一步的,活动卡爪为板式结构,两凸起设置在活动卡爪使用时靠内的一边上。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板式结构的活动卡爪,能够增加活动卡爪沿轴体轴向的长度,两凸起具有足够大的间距来使活动卡爪避免与扁位所对应的轴体接触,增加了活动卡爪的适用性。进一步的,活动卡爪中由两凸起形成的凹陷形状为矩形。其有益效果在于:凹陷形状为矩形,结构简单,既便于一体加工加工,也有利于使用其他结构件组装形成矩形凹陷。进一步的,凸起具有与轴体外圆面顶压配合的内凹弧形面。其有益效果在于:凸起使用弧形面与轴体外圆配合,能够更好地抱合轴体,提高夹持的稳定性与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接线端子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接线端子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卡盘与接线端子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卡盘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盘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活动卡爪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平口钳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底板夹具与接线端子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底板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接线端子;11-轴体;111-扁位;112-轴体穿孔;12-底板;121-底板穿孔;20-卡盘;21-卡盘体;22-活动卡爪;221-第一凸起;2211-弧形面;222-第二凸起;2221-弧形面;223-第一部分;224-第二部分;23-轨道;24-圆孔;30-平口钳;31-台阶;32-垫板;40-底板夹具;41-第二压臂;42-第一压臂;43-夹具主体;50-顶尖。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中用于夹持接线端子的卡盘及其活动卡爪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技术中用于夹持接线端子的卡盘的一种实施例:本技术中的卡盘用于夹持图1及图2所示的接线端子,以轴体10的外圆作为基准,加工得到的接线端子用于户外隔离开关中。卡盘的结构如图3、图4及图5所示,包括作为底座的卡盘体21,卡盘体21上设置有由沿径向延伸的直线型轨道23,轨道23内设置有与轨道23导向配合的活动卡爪22。本实施例中活动卡爪22设有三个,以两两相隔120°的方式均匀布置在卡盘体21上。卡盘20中还设置有卡爪驱动机构,用来带动三个活动卡爪22同时靠近或远离。活动卡爪22的结构如图6所示,由形状为L形板体的第一部分223和形状为条状的第二部分224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夹持接线端子的卡盘,包括/n卡盘体,其上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轨道;/n活动卡爪,设置在卡盘体的轨道内,用于夹持接线端子的轴体;/n卡爪驱动机构,设置在卡盘体内以带动活动卡爪相互靠近或远离;/n其特征在于:/n活动卡爪中用于夹持轴体的夹持侧上,安装或一体成型有两个沿卡盘体轴向间隔布置的凸起,所述凸起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要加工的轴体中扁位在轴体上的轴向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夹持接线端子的卡盘,包括
卡盘体,其上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轨道;
活动卡爪,设置在卡盘体的轨道内,用于夹持接线端子的轴体;
卡爪驱动机构,设置在卡盘体内以带动活动卡爪相互靠近或远离;
其特征在于:
活动卡爪中用于夹持轴体的夹持侧上,安装或一体成型有两个沿卡盘体轴向间隔布置的凸起,所述凸起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要加工的轴体中扁位在轴体上的轴向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夹持接线端子的卡盘,其特征在于:活动卡爪为板式结构,两凸起设置在活动卡爪靠内的一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夹持接线端子的卡盘,其特征在于:活动卡爪中由两凸起形成的凹陷形状为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夹持接线端子的卡盘,其特征在于:凸起具有与轴体外圆面顶压配合的内凹弧形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磊赵小莹程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