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11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喷射器,包括:喷嘴17,该喷嘴17具有:高压制冷剂自入口17a流入的高压空间18,以及高压制冷剂从高压空间18向喷射端口17b的通路面积变小的节流部分17c;针阀19,该针阀19通过沿节流器部分17c的轴向方向R产生位移而改变节流部分17c的开口;以及其中设置有喷射端口17b和气态制冷剂入口22a的吸入空间22,其中:作为与高压空间18不同的空间,位于喷射端口相反侧的针阀19的端部部分19c被设置在相反侧端部空间21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减小流体压力的作为减压装置的喷射器(参照JIS(日本工业标准)Z 8126,No.2.1.2.3.),并涉及一种通过由高速喷射的操作流体夹带而传送流体的动量传送型泵(momentum transportation typepump)。这种喷射器可有效地应用于将该喷射器作为减小制冷剂压力的减压装置和作为循环制冷剂的泵装置的冰箱、空调等。
技术介绍
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布No.2003-185275描述了一种用作制冷剂减压装置和制冷剂循环装置以及调整通过喷射器的制冷剂流速的喷射器。在如图4所示的现有技术实例的喷射器50中,由压缩机加压到高压的制冷剂经入口51而流入高压空间18。随着喷嘴17的节流部分17c收缩通路面积,高压制冷剂的压能被转换为速度能。因此,制冷剂被加速而从喷射口17b被喷出。通过高速喷射制冷剂流的夹带,在蒸发器中被蒸发的气态制冷剂被从气态制冷剂入口22a吸入。然后,制冷剂流经混合部分23而流入扩散器部分24。该喷射器在这一扩散器部分24中将制冷剂的膨胀能转换为压力能,提高了压缩机吸入侧制冷剂的压力,并减少了制冷剂流下游侧压缩机的功耗。在通过扩散器部分24后,制冷剂被气-液分离器分为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气态制冷剂被抽入压缩机,而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变为气态制冷剂而到达气态制冷剂入口22a。在现有技术实例中,位移装置52使针阀19沿喷嘴的轴向方向R(图3中的横向方向)移动以改变节流部分17c的开口,即喷嘴17的开口(制冷剂能够流经的流动通路面积),因此能够增加或减小通过喷嘴17的制冷剂的流速。在该现有技术实例中,当针阀19沿喷射端口方向R1(在图3中向右)移动时,喷嘴17的开口减小,而当针阀19沿喷射口相反(在图3中向左)的方向R2移动时,喷嘴17的开口增加。当压缩机高速运转时,即当流入喷射器50的制冷剂量较大时,该喷射器50可以增加喷嘴17的开口,而增加流经喷嘴17(喷射器50)的制冷剂量。由于沿制冷剂流动方向流经喷射器50下游的蒸发器的制冷剂量因此而增加,与流经喷射器50的制冷剂的流速不能增加或减小的情况相比,制冷容量能够得到提高,尤其当流经该循环的制冷剂量较大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检验了使用图4中所示电磁线圈20作为导致针阀19位移的常用方式的对比实例的喷射器53。该对比实例包括设置以沿喷嘴的轴向方向R可滑动地支撑针阀19的隔板54。因为隔板54被设置在分隔高压空间18与相反侧端部空间21(在喷射端口对面的针阀19的一个端部19c所处的位置)的位置处,连通通路54a将两个空间18和21彼此连通,以便两个空间18和21内部的压力实质上相同。因此,实际上允许针阀19沿喷嘴的轴向方向R移动。然而,在对比实例的喷射器的针阀19中,与喷射端口相对的相反侧端部19c(高压)与喷射端口侧端部19b(低压)之间的压差沿针阀19较大。因此,针阀19沿喷射端口方向R1(在图4中向右)受力(拉力),而移动针阀19就需要较大的力。因此,存在电磁线圈20较大而难以做到沿喷嘴的轴向方向R精密位移的难题,尤其是当流速较小时。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致力于减小喷射器中针阀移动所需的力,其中该喷射器通过针阀的移动而调节流体的流速或流量。为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射器,包括节流装置(17),该节流装置(17)具有从入口(17a)流入高压流体的高压空间(18),该节流装置(17)具有高压流体从高压空间(18)向流体喷射端口(17b)的通路面积变小的节流部分(17c);针阀(19),该针阀(19)通过沿节流部分(17c)的轴向方向(R)产生位移而改变节流部分(17c)的开口;以及吸入空间(22),该吸入空间(22)具有流体流入的第二入口(22a)以及设置在其中的喷射端口(17b),吸入空间(22)利用从流体喷射端口(17b)以高速喷射的操作流体的夹带操作而从第二入口(22a)吸入流体;其中喷射端口侧的针阀(19)的端部(19b)处的空间与位于喷射端口相反侧的针阀(19)的端部部分(19c)处的空间彼此连通。由于在上述喷射器中,喷射端口侧的针阀(19)的端部(19b)所在的空间与位于喷射端口相反侧的端部部分(19c)所在的空间彼此连通,两个端部(19b和19c)之间的压差很小。因此,与其中一个端部(19b和19c)压力较大的如图4所示的对比实例相比,因压差而作用在针阀(19)上的拉力较小,所以移动针阀(19)就可以利用更小的力。因此,可以防止用于产生位移力的位移装置较大。此外,尤其当通过节流部分(17c)的制流量较小时,也可以实现对针阀(19)的位移的精密调节。在当前专利技术中,位于喷射端口相反侧的针阀(19)的端部(19c)被设置在相反侧端部空间(21)(作为与高压空间(18)不同的空间)中,而相反侧端部空间(21)与吸入空间(22)彼此连通。顺便提及,在喷射器内部,高压流体流入的高压空间18,流体具有最高的压力。另一方面,刚从喷射端口(17b)喷射出的流体具有最低的压力,即在吸入空间(22)内。换言之,当流体喷射端口侧的针阀(19)的端部(19b)和与喷射端口相反侧的端部(19c)中的任一个位于高压空间(18)内部,而另一个端部位于吸入空间(22)中时,两个端部(19b和19c)之间的压差最大。一般而言,大多种情况中,针阀(19)的喷射端口侧端部(19b)位于流体喷射端口(17b)附近,或在流体流的下游侧的部分,更确切地说是在吸入空间(22)内。因此,当与流体喷射端口相反侧针阀(19)的端部(19c)位于高压空间(18)时,针阀的两个端部(19b和19c)之间的压差变得最大。在当前专利技术中,位于喷射端口相反侧的针阀(19)的端部(19c)被设置在相反侧端部空间(21)(作为与高压空间(18)不同的空间)中,而相反侧端部空间(21)与吸入空间(22)彼此连通。因此,针阀(19)的两个端部(19b和19c)的压力实质上彼此相同,所以能够减小两个端部(19b和19c)之间的压差,而实际上可以消除上述影响。在当前专利技术中,位于喷射端口相反侧的针阀(19)的端部(19c)被设置在作为与高压空间(18)不同的空间的相反侧端部空间(21)中,混合部分(23)实质上具有某一预定通路面积,而用于混合从喷射端口(17b)喷射的流体和从第二入口(22a)吸入的流体,该混合部分(23)形成在沿流体流动方向的吸入空间(22)的下游位置处;而相反侧端部空间(21)与混合部(23)连通。在混合部(23)中的流体压力远低于高压空间(18)中的压力,但略高于吸入空间(22)中的压力。因此,即使当其中设置有针阀(19)的流体喷射端口和相反侧端部(19c)的相反侧端部空间(21)与混合部(23)彼此连通时,也可以减小针阀(19)的两个端部(19b和19c)之间的压差,而实际上可以消除上述影响。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制冷剂的流体可以是二氧化碳(CO2)。参照附图,通过对下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其中应用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喷射器的车用空调系统制冷循环示意图;图2为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喷射器的横断面视图;图3为根据现有技术实例的喷射器的横断面视图;以及图4为根据现有技术实例的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射器,包括:高压流体自入口流入的高压空间;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具有所述高压流体从所述高压空间向流体喷射端口的通路面积变小的节流部分;针阀,所述针阀用于通过沿所述节流部分的轴向方向(R)产生位移而改变所述节流部 分的开口;以及吸入空间,所述吸入空间具有流体流入的第二入口以及设置在其中的所述喷射端口,并通过从所述流体喷射端口以高速喷射的操作流体的夹带操作而从所述第二入口吸入所述流体;其中:所述喷射端口侧的所述针阀的端部处的空间与位于所 述喷射端口相反侧的所述针阀的端部处的空间彼此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浦崇之武内裕嗣押谷洋渡边裕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