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087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种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该高速钢轧辊包括高速钢工作层,高速钢工作层位于基体层上外周,高速钢工作层与基体层之间还设有隔断层,基体层内设有延伸出基体层左右两端的辊颈,辊颈在基体层内的直径比基体层外侧的直径要大,所述隔断层为石墨钢制成,基体层为静态或离心浇筑而成,所述辊颈为球墨铸铁或高强度铸铁制成,辊颈为静态或离心浇筑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结构设置巧妙,且布局合理,在离心浇筑完工作层后静态浇铸隔断层,在隔断层稳定后离心或静态浇筑基体层,从而有效避免了同时采用离心浇筑时,基体层与工作层相互渗透,导致工作层元素成分组成被破坏的情况发生。

A new type of high speed steel roll with high wear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
本技术涉及轧辊设备
,具体是一种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
技术介绍
高碳高速钢轧辊简称高速钢轧辊,是问世时间最短、发展最快且应用前景最广的热轧辊材料。高速钢又名风钢或锋钢,意思是淬火时即使在空气中冷却也能硬化,并且很锋利。它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合金钢,含有钨、钼、铬、钒等碳化物形成元素,具有碳化物硬度高、较好的热稳定性、良好的淬透性、优良的强韧性、良好的形成氧化膜能力以及良好的抗热裂性等特点。传统的高速钢轧辊在制造时习惯性采用离心铸造,离心铸造具有方便快捷,成品质量稳定的优点,但在离心铸造时高速钢轧辊的表面接触工作层与辊芯往往同样采用离心铸造,虽然调整了铸造温度,避免互溶,但实际离心时,仍有辊芯成分向工作层迁移的情况出现,导致工作层成分变化,影响工作层的硬度、抗磨性等一系列质量指标,从而不利于轧辊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该高速钢轧辊包括高速钢工作层,高速钢工作层位于基体层上外周,高速钢工作层与基体层之间还设有隔断层,基体层内设有延伸出基体层左右两端的辊颈,辊颈在基体层内的直径比基体层外侧的直径要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隔断层为石墨钢制成,隔断层厚度为2~3.5cm,隔断层为静态浇筑而成。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基体层为普通灰铸铁制成,基体层为静态或离心浇筑而成。r>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辊颈为球墨铸铁或高强度铸铁制成,辊颈为静态或离心浇筑而成。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隔断层上紧贴高速钢工作层和基体层位置表面设有网格栅条。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高速钢工作层的各元素组分以及百分含量为:C1.1~1.8%,Cr2.7~3.5%,Ni0.6~1.1%,Mo2.8~3.2%,V2.7~4.5%,W0.98~2.13%,Si1.3~2.2%,Nb0.7~1.3,Re0.11~0.18%,P≤0.04%,S≤0.03%,Mn<0.5%,Fe余量。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隔断层的各元素组分以及百分含量为:C2.5~3.8%,Si1.3~1.82%,Mn0.58~1.0%,Cr0.6~0.8%,Ni2.5~3.45%,Mo0.67~1.23%,V0.2~0.5%,Nb0.1~0.5%,P≤0.03%,S≤0.02,Fe余量。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基体层的各元素组分以及百分含量为:C3.03.2%,Si1.231.65%,Mn0.741.11%,Cr0.080.21%,P≤0.15,S≤0.08,Fe余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本技术中,高速钢工作层与基体层之间通过静态浇铸的石墨钢隔断层相隔开,在离心浇筑完工作层后静态浇铸隔断层,在隔断层稳定后离心或静态浇筑基体层,从而有效避免了同时采用离心浇筑时,基体层与工作层相互渗透,导致工作层元素成分组成被破坏,影响工作层质量的情况发生。本技术中,通过隔断层将工作层进行隔开,基体层与辊颈就可以采用离心浇铸方法进行浇铸,离心浇铸与静态浇铸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工艺稳定可靠,成型质量好的优点,从而保障生产效率。本技术中,隔断层上的网格栅条增加与工作层以及基体层的熔接牢固度,从而保证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的剖视图。图2为一种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中隔断层的俯视图。图中:1、高速钢轧辊;2、高速钢工作层;3、隔断层;4、基体层;5、辊颈;6、网格栅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2,一种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该高速钢轧辊1包括高速钢工作层2,高速钢工作层2位于基体层4上外周,高速钢工作层2与基体层4之间还设有厚度为2~3.5cm的隔断层3,基体层4内设有延伸出基体层4左右两端的辊颈5,辊颈5在基体层4内的直径比基体层4外侧的直径要大,所述隔断层3上紧贴高速钢工作层2和基体层4位置表面设有网格栅条6。所述隔断层3为石墨钢制成,所述基体层4为普通灰铸铁制成,所述辊颈5为球墨铸铁或高强度铸铁制成。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2,一种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该高速钢轧辊1包括高速钢工作层2,高速钢工作层2位于基体层4上外周,高速钢工作层2与基体层4之间还设有厚度为2~3.5cm的隔断层3,基体层4内设有延伸出基体层4左右两端的辊颈5,辊颈5在基体层4内的直径比基体层4外侧的直径要大,所述隔断层3上紧贴高速钢工作层2和基体层4位置表面设有网格栅条6,所述辊颈5为球墨铸铁或高强度铸铁制成;所述高速钢工作层2的各元素组分以及百分含量为:C1.8%,Cr2.7%,Ni1.1%,Mo2.8%,V4.5%,W0.98%,Si2.2%,Nb0.7%,Re0.18%,P≤0.04%,S≤0.03%,Mn<0.5%,Fe余量;所述隔断层3为石墨钢制成,其各元素组分以及百分含量为:C3.8%,Si1.3%,Mn1.0%,Cr0.6%,Ni3.45%,Mo0.67%,V0.5%,Nb0.1%,P≤0.03%,S≤0.02%,Fe余量;所述基体层4为普通灰铸铁制成,其各元素组分以及百分含量为:C3.2%,Si1.23%,Mn1.11%,Cr0.08%,P≤0.15%,S≤0.08%,Fe余量。实施例三,请参阅图1~2,一种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该高速钢轧辊1包括高速钢工作层2,高速钢工作层2位于基体层4上外周,高速钢工作层2与基体层4之间还设有厚度为2~3.5cm的隔断层3,基体层4内设有延伸出基体层4左右两端的辊颈5,辊颈5在基体层4内的直径比基体层4外侧的直径要大,所述隔断层3上紧贴高速钢工作层2和基体层4位置表面设有网格栅条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其特征在于,该高速钢轧辊(1)包括高速钢工作层(2),高速钢工作层(2)位于基体层(4)上外周,高速钢工作层(2)与基体层(4)之间还设有隔断层(3),基体层(4)内设有延伸出基体层(4)左右两端的辊颈(5),辊颈(5)在基体层(4)内的直径比基体层(4)外侧的直径要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其特征在于,该高速钢轧辊(1)包括高速钢工作层(2),高速钢工作层(2)位于基体层(4)上外周,高速钢工作层(2)与基体层(4)之间还设有隔断层(3),基体层(4)内设有延伸出基体层(4)左右两端的辊颈(5),辊颈(5)在基体层(4)内的直径比基体层(4)外侧的直径要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层(3)为石墨钢制成,隔断层(3)厚度为2~3.5cm,隔断层(3)为静态浇筑而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徐达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亿星轧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