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温冷藏车制冷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079 阅读:5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温冷藏车制冷机组,有制冷和除霜回路。包括一台双级压缩带中间补气的压缩机、一台冷凝器、两台蒸发温度不同的蒸发器、一个回热器、一个过冷器、两个膨胀阀、两个气液分离器、一个油分离器、四个电磁阀,回热器的低压出口经第二电磁阀与进气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相连,进气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低压级进口相连,回热器输入端与过冷器输出端之间设置第一电磁阀,回热器输出端与进气气液分离器输入端之间设置第二电磁阀,高温膨胀阀输入端与低温蒸发器输出端之间设置第三电磁阀,油分离器输出端和冷凝器输入端之间与低温蒸发器输入端和低温膨胀阀输出之间设置第四电磁阀。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使一拖二制冷系统,经济性大幅提高,节约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冷藏车的制冷设备,具体是一种双温冷藏车制冷机组,属于制冷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冷藏车的冷藏温区不再是单一温区,为了能给运送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驾驶环境,现在对驾驶室空调也提出了要求。现有的冷藏车多为单冷机组,即由一个压缩机、一个冷凝器、一个蒸发器、和其他一些辅助设备组成,包括一台双级压缩带中间补气的压缩机、一台冷凝器、两台蒸发温度不同的蒸发器、一个回热器、一个过冷器、两个膨胀阀、两个气液分离器、一个油分离器、四个电磁阀组成。这种制冷机组只能用于单一温度冷藏的冷藏车,无法满足要求双温冷藏的冷藏车。大型冷藏车,可以设置两套单独的系统,冷藏和驾驶室空调分开,但对于在城市中逐渐占主导地位的中小型冷藏车,由于安装空间的限制,不可能设置两套单独的制冷系统。现在虽然也有用一台压缩机拖动两台蒸发器的所谓一拖二系统,但是它们大都是在空调蒸发器或高温区蒸发器的后侧安装一个蒸发压力调节阀来实现双蒸发温度的,由于蒸发压力调节阀的节流作用,压缩机的吸气压力与低温蒸发器的压力相近,整个机组的效率很低,一般情况下,当冷藏温度为-18℃时,制冷机组的COP小于1.0,用这样的制冷机组来同时拖动空调对于能源日渐紧张的当今社会来说是非常不经济的。经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德国BSH博施及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在中国于2000.10.26所提出的“制冷机”专利申请,专利公开号为1402825,申请号为00816410.X,即采用一台压缩机同时拖动冷藏和冷冻蒸发器,其虽然解决了冷冻蒸发器不工作时,冷藏运行时制冷剂不足的问题,但由于冷藏蒸发器和冷冻蒸发器并联,在冷藏蒸发器后有减压阀,系统的总制冷效率仍然很低,这是单级压缩的压缩机拖动两个蒸发器的固有问题,是单级压缩的压缩机所没法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温冷藏车制冷机组。使其可同时提供两种蒸发温度,而又可以提高空调效率的一拖二冷藏车制冷机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有两条回路制冷回路和除霜回路。本专利技术包括一台双级压缩带中间补气的压缩机、油分离器、冷凝器、高温膨胀阀、过冷器、高温蒸发器、补气气液分离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个电磁阀、回热器、低温膨胀阀、低温蒸发器、进气气液分离器,制冷回路连接方式压缩机出口与油分离器进口相连,制冷剂经油分离器后,润滑油经回油管回至压缩机,油分离器制冷剂出口与冷凝器进口相连,冷凝器出口分成两路,中压循环一路与高温膨胀阀的进口相连,高温膨胀阀的出口与过冷器低压进口相连,过冷器低压出口与高温蒸发进口相连,高温蒸发器出口与补气气液分离器进口相连,补气气液分离器出口与压缩机的高压级进口相连;从冷凝器出来的低压循环一路与过冷器的高压进口相连,过冷器的高压出口经第一电磁阀与回热器的高压进口相连,回热器的高压出口与经低温膨胀阀与低温蒸发器进口相连,低温蒸发器出口与回热器的低压进口相连,回热器的低压出口经第二电磁阀与进气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相连,进气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低压级进口相连,回热器输入端与过冷器输出端之间设置第一电磁阀,回热器输出端与进气气液分离器输入端之间设置第二电磁阀,高温膨胀阀输入端与低温蒸发器输出端之间设置第三电磁阀,油分离器输出端和冷凝器输入端之间与低温蒸发器输入端和低温膨胀阀输出之间设置第四电磁阀。本专利技术除霜回路的连接方式为气态制冷剂管道从冷凝器的进口经过第四电磁阀与低温蒸发器的进口相连,液态制冷剂管道从低温蒸发器出口经第二电磁阀与高温膨胀阀的进口相连。当系统制冷运行时,第一、第二电磁阀打开,第三、第四电磁阀关闭;除霜运行时,第二、第三、第四电磁阀打开,第一电磁阀关闭;当冷藏室内温度达到要求时,第一电磁阀关闭。从压缩机出来的气态高温制冷剂在经过油分离器分离后,润滑油经回油管返回压缩机,气态制冷剂经铜管至冷凝器内冷凝成高压液态制冷剂,高压液态制冷剂出冷凝器后分成两路,一路经高温膨胀阀后变为中压低温两相制冷剂,进入过冷器与另一路高压液态制冷剂换热后进入高温蒸发器继续蒸发,出高温蒸发器后经过气液分离器进入压缩机补气口完成循环;从冷凝器出来的高压液态制冷剂另一路进入过冷器过冷后经电磁阀进入回热器被低压级压缩机的回气进一步过冷,然后经过低蒸发温度的膨胀阀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两相制冷剂,在低温蒸发器内蒸发,变成气态制冷剂,经回热器升温后经气液分离器进入压缩机低压级。当系统除霜运行时,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气态制冷剂进入低温蒸发器中被冷却成液态后,通过高温膨胀阀节流进入高温蒸发器蒸发,再通过补气气液分离器进入压缩机高压级。高温蒸发器和过冷器的综合作用不仅起到调节高温区温度的作用,而且起到经济器的作用,从而可以提高系统的制冷效率;吸气管回热器可使得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大幅提高一拖二制冷系统的效率,在空调开启情况下,理论制冷效率可以提高60%以上,从而使一拖二制冷系统的经济性大幅提高,节约能源消耗。附图说明图1高效双温冷藏车制冷机组制冷循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高效双温制冷机组的具体实施作以下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一台双级压缩带中间补气的压缩机1、油分离器2、冷凝器3、高温膨胀阀4、过冷器5、高温蒸发器6、补气气液分离器7、电磁阀8、13、14、15,回热器9、低温膨胀阀10、低温蒸发器11、进气气液分离器12、电磁阀13、14、15,制冷回路的连接方式为压缩机1出口与油分离器2进口相连,制冷剂经油分离器2后,润滑油经回油管回至压缩机1,油分离器2制冷剂出口与冷凝器3进口相连,冷凝器3出口分成两路,中压循环一路与高温膨胀阀4的进口相连,高温膨胀阀4的出口与过冷器5低压进口相连,过冷器5低压出口与高温蒸发器6进口相连,高温蒸发器6出口与补气气液分离器7进口相连,补气气液分离器7出口与压缩机1的高压级进口相连;从冷凝器3出来的低压循环一路与过冷器5的高压进口相连,过冷器5的高压出口经电磁阀8与回热器9的高压进口相连,回热器9的高压出口与经低温膨胀阀9与低温蒸发器11进口相连,低温蒸发器11出口与回热器9的低压进口相连,回热器9的低压出口经电磁阀13与进气气液分离器12的进口相连,进气气液分离器12的出口与压缩机1的低压级进口相连,回热器9输入端与过冷器5输出端之间设置电磁阀8,回热器9输出端与进气气液分离器12输入端之间设置电磁阀13,高温膨胀阀4输入端与低温蒸发器11输出端之间设置电磁阀14,油分离器2输出端和冷凝器3输入端之间与低温蒸发器11输入端和低温膨胀阀10输出之间设置电磁阀15。除霜回路的连接方式为气态制冷剂管道从冷凝器3的进口经过电磁阀15与低温蒸发器11的进口相连,液态制冷剂管道从低温蒸发器11出口经电磁阀14与高温膨胀阀4的进口相连。权利要求1.一种双温冷藏车制冷机组,由制冷回路和除霜回路构成,包括压缩机(1)、油分离器(2)、冷凝器(3)、高温膨胀阀(4)、过冷器(5)、高温蒸发器(6)、补气气液分离器(7)、回热器(9)、进气气液分离器(12)、电磁阀(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热器(9)、低温膨胀阀(10)、低温蒸发器(11)、电磁阀(8、14、15),所述的压缩机(1)是一台双级压缩带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温冷藏车制冷机组,由制冷回路和除霜回路构成,包括:压缩机(1)、油分离器(2)、冷凝器(3)、高温膨胀阀(4)、过冷器(5)、高温蒸发器(6)、补气气液分离器(7)、回热器(9)、进气气液分离器(12)、电磁阀(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热器(9)、低温膨胀阀(10)、低温蒸发器(11)、电磁阀(8、14、15),所述的压缩机(1)是一台双级压缩带中间补气的压缩机,制冷回路的连接方式为:压缩机(1)出口与油分离器(2)进口相连,制冷剂经油分离器(2)后,润滑油经回油管回至压缩机(1),油分离器(2)制冷剂出口与冷凝器(3)进口相连,冷凝器(3)出口分成两路,中压循环一路与高温膨胀阀(4)的进口相连,高温膨胀阀(4)的出口与过冷器(5)低压进口相连,过冷器(5)低压出口与高温蒸发器(6)进口相连,高温蒸发器(6)出口与补气气液分离器(7)进口相连,补气气液分离器(7)出口与压缩机(1)的高压级进口相连,从冷凝器(3)出来的低压循环一路与冷器(5)的高压进口相连,冷器(5)的高压出口经电磁阀(8)与回热器(9)的高压进口相连,回热器(9)的高压出口与经低温膨胀阀(9)与低温蒸发器(11)进口相连,低温蒸发器(11)出口与回热器(9)的低压进口相连,回热器(9)的低压出口经电磁阀(13)与进气气液分离器(12)的进口相连,进气气液分离器(12)的出口与压缩机(1)的低压级进口相连,回热器(9)输入端与过冷器(5)输出端之间设置电磁阀(8),回热器(9)输出端与进气气液分离器(12)输入端之间设置电磁阀(13),高温膨胀阀(4)输入端与低温蒸发器(11)输出端之间设置电磁阀(14),油分离器(2)输出端和冷凝器(3)输入端之间与低温蒸发器(11)输入端和低温膨胀阀(10)输出之间设置电磁阀(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敬辉陈江平陈芝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